趙男男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婦女的調查:41%的育齡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而已婚女性發病率更高達70%。婦科疾病的種類有很多,包括宮頸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各種疾病不及時治療,給女性帶來的危害極大,除可能導致炎癥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還會帶來許多并發癥,甚至導致某些部位的惡性病變,對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是診治婦科病變的常用手段,經臨床實踐證明,能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中發揮積極作用,幫助女性更快、更早的得到疾病治療,促進機體康復[2]。本文選擇98例婦科疾病患者為分析對象,旨在探討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診斷婦科病變的價值。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所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本中心2019年1月~2020年2月治療的98例婦科疾病患者。年齡最大70歲,最小24歲,平均年齡(46.93±16.47)歲;疾病類型:42例患者診斷為陰道炎、占比為42.86%,28例患者診斷為宮頸炎、占比為28.57%,19例患者診斷為子宮肌瘤、占比為19.39%,9例患者診斷為宮頸癌、占比為9.18%。本次實驗已將相關事項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均表示自愿參與。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施行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主要措施如下。
1.2.1分泌物采集 在分泌物采集前的1 d內,為了保證檢驗質量和更真實地反映患者的情況,醫務人員應提醒女性患者在標本采集前注意以下幾點[3]:①患者應停用干擾檢測的藥物;②月經期間不宜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③檢查前24 h內禁止盆浴、性交、局部用藥及陰道灌洗等;④標本采集容器應清潔、干燥,不含任何影響檢測的化學藥物或潤滑劑;⑤采集細菌學檢查標本時,應無菌操作;⑥標本采集后防止污染;⑦檢查滴蟲時,應注意標本保溫,同時盡快送檢。在采集期間,要保證棉簽的無菌性,將其置入患者的陰道內,進行陰道穹隆、宮頸口及陰道深處的分泌物采集;注意將棉簽沾上生理鹽水,以擦拭或涂抹的形式來獲取分泌物樣本。在采集過程中,若發現患者的白帶出現膿性、血性、粘性和水樣等情況時,表示患者存在異常。
1.2.2分泌物檢驗 ①對患者進行pH值的檢測,正常女性的pH值指標為4.5~5.5之間,若患者的pH值出現明顯升高,則要考慮陰道炎等疾病的出現[3]。②對患者施行細菌性陰道疾病的檢測,儀器選擇廣州鴻琪光學儀器科技有限公司出產的全自動細菌性陰道病檢測儀,型號為型號:BV120;將采集的分泌物樣本制作成生理水平的涂片,借助婦科白帶涂片多功能染色液[三明市貝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注冊號:閩明食藥監械準(字)2009第1400006號]進行染色后實施顯微鏡檢查,觀察分析滴蟲、白細胞、淋球菌、清潔度及線索細胞等情況,判斷患者的疾病類型與病情程度;在清潔度方面,借助顯微鏡的呈現效果,對分泌物標本中存在桿菌、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等數量進行統計,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清潔度的分度。其中,分度在3~4度之間的則代表異常,表示患者存在婦科病變;反之,分度在1~2度之間的即為正常[4];在滴蟲檢測方面,根據顯微鏡的顯現結果,觀察分泌物標本若出現水滴或梨形蟲體,預示患者可能患有陰道滴蟲[4];若詢問患者的一般情況后,患者反饋存在外陰瘙癢等癥狀,則表示患者確為滴蟲病變;在線索細胞的檢測方面,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患者陰道鱗狀上皮細胞上依附著較多的短桿菌,則判斷患者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性[5];若觀察到患者線索細胞在所有上皮細胞中的占比達到了20%,且形狀為鋸齒狀,同時細胞核的呈現較為模糊,且有溶解情況,確診患者為細菌性的陰道炎感染[5]。
1.3觀察指標 綜合分析所有患者經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的結果,統計陰道炎、宮頸炎、子宮肌瘤、宮頸癌等疾病的陽性檢出率。
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的結果顯示,陰道炎陽性40例、陽性檢出率為95.24%,宮頸炎陽性27例、陽性檢出率為96.43%,子宮肌瘤陽性18例、陽性檢出率為94.74%,宮頸癌陽性8例,陽性檢出率為88.89%。見表1。

表1 98例患者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的結果分析(n,%)
女性的下生殖道是人體內重要的微生態系統之一。數據表明,處于正常育齡的女性陰道內,存在超過200種微生物,其中以乳酸桿菌為優勢菌,超過95%的陰道菌都是乳酸桿菌,其余5%是條件致病菌及過路菌,如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加德納菌、霉菌性陰道炎的白色念珠菌等常見致病菌就已經存在于女性陰道內,這些微生物在陰道內形成并維持陰道微生態平衡,使女性保持健康狀態[6]。同時,陰道微生態也是一個非常靈敏的系統,在受到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響時,很容易發生改變,繼而導致疾病的發生[7]。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發病率有了較大增長,如陰道炎的出現就表明機體的抗侵襲能力下降。白帶作為陰道內排出的分泌物。在正常情況下量很少,色白,帶粘性,無臭,內有宮頸分泌的黏液、陰道黏膜的滲出物、子宮和陰道脫落的表皮細胞,以及少量的白細胞和非致病性陰道桿菌等。當生殖器官有炎癥、腫瘤時,由于炎性滲出物或組織壞死,陰道排出物可增多,且呈膿性或血性,并帶臭味,宜及時進行檢查[8]。因此,在婦科病變的檢查中,白帶的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就較為普遍,通過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能夠為及早發現與治療相關婦科疾病提供參考和依據。一般而言,臨床女性陰道分泌物的檢驗要點主要有陰道分泌物常見病理性顏色、性狀變化,陰道清潔度判定和常見陰道炎的分泌物改變及病原微生物學檢查等,其主要檢測項目包括陰道清潔度、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螺旋體、雙球菌、滴蟲、霉菌、陰道桿菌、閃光細胞、吞噬細胞、上皮細胞、小圓細胞、線索細胞、支原體、衣原體、其他細菌等[9]。研究表明,經過長時間的臨床實踐,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主要用于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診斷,對于診斷各種宮頸陰道炎癥有重要意義,如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化膿性細菌感染、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和陰道內異物等;對于發現各種實質性病變有提示意義,如腫瘤、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宮頸癌、子宮癌和輸卵管癌、女性激素分泌功能異常等[10]。本文結果顯示,98例患者經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顯示,陰道炎陽性40例、陽性檢出率為95.24%,宮頸炎陽性27例、陽性檢出率為96.43%,子宮肌瘤陽性18例、陽性檢出率為94.74%,宮頸癌陽性8例,陽性檢出率為88.89%。
綜上所述,婦科病變行陰道分泌物常規檢驗結果的價值較高,在婦科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中對患者施行陰道分泌物的常規檢驗,通過分析分泌物的各項檢查指征可以為婦科病變的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在臨床中拓寬應用范圍的價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