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強
肺癌是臨床常見呼吸道腫瘤,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近年來肺癌患者發病率越來越高,現已成為男性惡性腫瘤首位[1]。肺癌患者臨床癥狀與腫瘤位置密切相關,中心性肺癌患者多表現為刺激性咳嗽、咯血及哮喘;周圍性大病灶腫瘤患者出現胸痛、憋氣及胸腔積液等癥狀。手術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圍手術期控制肺部感染及降低炎癥反應性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如何在肺癌圍手術期保護肺組織功能一直是臨床研究熱點。鹽酸氨溴索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增強肺功能代償及自身防御。研究報道,沐舒坦還具有抗炎、肺組織保護等多種作用[2]。但目前對于肺癌圍手術期沐舒坦劑量無統一標準,本院通過對104例圍手術期肺癌患者應用不同劑量沐舒坦治療,旨在對比臨床效果,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4例圍手術期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4例;年齡48~81歲,平均年齡(58.0±8.5)歲;平均病程(12.4±8.4)個月;中心型肺癌38例,周圍型肺癌1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6.0±9.1)歲;平均病程(15.2±7.6)個月;中心型肺癌40例,周圍型肺癌1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腫瘤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簽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會批準(20170121)。納入標準:所有肺癌患者診斷明確且病理結果一致且于本院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藥物無法耐受或過敏患者;②藥物等保守治療患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肺癌治療及護理措施,給予患者吸氧等處置,兩組患者均給予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314)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劑量沐舒坦,(說明書推薦劑量)90 mg/d,分為3次靜脈泵入,連續使用1周;觀察組患者給予大劑量沐舒坦,劑量選擇600 mg/d,分為3次靜脈泵入,連續使用1周。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術前和術后第1、7天CRP、TNF-α水平,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CRP采用本院Beckman Coulter 檢測試劑盒測定,TNF-α采用ELISA試劑盒測定。肺部相關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張、急性肺損傷、呼吸窘迫綜合征等[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對比(±s,d)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對比(±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各時間點CRP、TNF-α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CRP、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7天,兩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術前且呈下降趨勢,觀察組術后第1、7天CRP、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各時間點CRP、TNF-α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各時間點CRP、TNF-α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術后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肺癌患者臨床以肺部炎癥表現為主,患者肺功能下降,呼吸疼痛或受限。臨床可通過放療、化療及分子靶向藥物治療,但手術治療仍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根治性肺癌手術是目前唯一肺癌患者治愈恢復正常生活的途徑,但肺癌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多數患者伴有心肝等多器官疾病,對于術前評估患者一般狀態及圍手術期改善患者肺功能狀態,不僅有利于患者手術的安全進行,對患者術后恢復也有顯著效果。沐舒坦可用于多種肺部疾病治療,通過改善肺表面張力調節患者肺功能,且兼具化痰等作用[3]。臨床對于肺癌患者應用劑量無統一標準,各種劑量報道均有一定臨床效果,本院通過分析常規劑量與大劑量沐舒坦泵入在肺癌圍手術期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CRP、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7天,兩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術前且呈下降趨勢,觀察組術后第1、7天CRP、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11.54%(6/5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92%(14/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學者研究表明大劑量沐舒坦可提高患者肺組織免疫功能,減輕患者急性肺損傷,術后患者恢復快[4];沐舒坦還可促進纖毛擺動,促進痰液稀釋與排出體外,降低患者圍手術期肺部感染發生風險。有研究顯示,大劑量(100~300 mg/d)沐舒坦可提高患者圍手術期肺部炎癥抑制效果,降低血清內多種炎癥因子,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同時沐舒坦可舒張支氣管,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力,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對于伴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及老年體弱患者效果顯著。肺癌患者術前多應用二代頭孢類藥物控制感染,沐舒坦等應用可提高抗炎藥物效果,其主要是通過促進抗生素非特異性轉運,提高肺組織內抗生素含量,調控免疫球蛋白E(IgE)依賴性嗜堿細胞,降低炎癥因子釋放控制肺部炎癥反應。同時沐舒坦可抑制白細胞與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減輕肺組織水腫、損傷,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及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給予大劑量沐舒坦靜脈泵入治療可縮短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及抗生素使用時間,顯著降低患者術后第1、7天血清CRP、TNF-α水平,且術后肺部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