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瀟(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
研究型大學的科研成果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并產生社會經濟效益是考核研究型大學科技創新績效的一項主要指標。以知識轉移的形式將科技成果轉移到產業界,實現商業化,是研究型大學科技衍生能力的重要體現。大學衍生企業就恰好充當了高校與企業之間技術轉移和技術創新的橋梁角色,日益成為大學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業化的有效模式。
2017 年度,全國共有601 所普通高等院校參與興辦了校辦企業,涉及6129 家企業。經國家科技部2017 年統計,參與高校和校辦企業數量分別比2016 年增加了23.1%和62.2%。統計企業的次級,在6129 家校辦企業中,一級企業2107 家,二級企業2106 家,三級及以下企業1916 家。按組織形式統計,公司制企業4056 家,非公司制企業有2073 家。值得關注的是,2017 年的公司制企業相較于2016 年增加了91.2%,非公司制企業相較于2016 年則減少了15.9%,因此公司制企業是校辦產業的發展方向。按學校方控制力統計,國有控股企業4058 家,非國有控股企業有20714 家。2017年的國有控股企業相較于2016 年增加51.24%,非國有控股企業增加28.37%。

表1 按企業級次分類表

表2 按組織形式分類表

圖1 公司制企業與非公司制企業占比情況

圖2 2017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資產總額排在前五位的高校
2017 年度教育部直屬高校所興辦的校企戶數達到3106 家,占到全國普通高等學院興辦企業數的50.6%。其中,企業按照級次來劃分,一級企業有617 家,二級企業有1462 家,三級及以下企業共達到1027 家。相較于2016 年,2017 年的一級企業增加了23.6%,二級企業增加了19.7%。按組織形式來劃分,在全部3106家企業中,公司制企業達到2120家,非公司制企業則有986家。因此,相比于2016 年,2017 年的公司制企業增加了88.07%,非公司制企業增加30.17%。按學校方控制力統計,國有控股企達到1958 家,非國有控股的企業則是1148 家。2017 年國有控股企業相較于2016年增加80.1%,而非國有控股企業的增加比率是81.21%。
2017 年末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的資產總額為6891.77 億元,負債為5924.07 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318.02 億元。在2017 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資產總額為6891.77 億元中,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山東省、遼寧省的資產總額排在全國前五位。這五省市的資產總額達到4725.18 億元。而2017 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資產總額排在前五位的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如圖2(a)所示,這五所高校的資產總額占比情況如圖2(b)所示。
2017 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營業收入為4125.28 億元,凈利潤為201.24 億元,歸屬于學校方股東的凈利潤為98.12 億元。
2017 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營業收入為4125.28 億元。而在這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山東省、廣東省、湖北省是高校校辦企業營業收入排在全國前五位的省市。這五省市的收入總額達到2916.22 元,占全國總收入的70.69%。北京市、營業收入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分別是:北京市、山東省、上海市、遼寧省、廣東省。該五省市收入總計1792.71 億元,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營業收入86.16%。
2017 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實現凈利潤83.12 億元。凈利潤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分別是:北京市44.18 億元;上海市9.99 億元;遼寧省6.86 億元;廣東省5.44 億元;山東省4.96 億元。這五省市的高校校辦企業獲得的凈利潤總額為84.22 億元,占到全國普通高校的校辦企業凈利潤85.94%。
2017 年度,教育部共有74 所直屬高校(其中1 所高校沒有校辦企業)所屬的102 戶企業上交了國有資本收益,上交總額為33692.03 萬元。其中:94 戶國有獨資企業上交收益32851.08 萬元;7 戶國有控、參股企業上交收益837.83 萬元;1 戶企業上交清算收入3.12 萬元。2017 年度上交收益總額比2017 年增加19075.50 萬元(根據《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的通知》規定,中央級事業單位所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提高至10%,2016 年為5%)。2017 年年上交收益中國有獨資企業上交戶數比2016 年減少7 戶,上交收益總額增加18630.34 萬元;國有控、參股企業戶數減少6 戶,上交收益總額增加92.96 萬元;上交清算收入企業戶數減少1 戶,上交清算收入額減少13.91 萬元。
2017 年度,教育部直屬高校上交國有資本收益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十所高校上交收益共計23034.36 萬元,占全部直屬高校上交收益總額的68.37%
1. 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校辦企業科技創新成果
2017 年末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其獲得授權的專利數共2718 項,占到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擁有已經獲得授權的專利總數的50.26%。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共851 項,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的42.61%;2017 年末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獲國家級、省部級的獎項共738 項,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家級、省部級的獎項的37.18%。
2.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校辦企業科技創新成果
2017 年末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數共2069 項,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項的49.43%。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共970 項,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的48.57%;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獲國家級、省部級的獎項共724 項占全國普通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家級、省部級的獎項的36.47%。
1.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校辦企業科技創新
2017 年末教育部直屬高校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數共1180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項的40.90%;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共851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的44.62%;進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校校辦企業獲國家級、省部級的獎項共738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家級、省部級的獎項的38.43%。
2.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校辦企業科技創新
2017 年末教育部直屬高校企業中,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數共1282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擁有獲授權的專利項的44.44%;教育部直屬高校企業中,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共844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版權的48.57%;教育部直屬高校企業中,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高校校辦企業獲國家級、省部級的獎項共644 項占教育部直屬高校校辦企業登記的家級、省部級的獎項的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