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麗莉(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職員的有效管理手段,在增加企業價值方面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完成:首先是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從而促進企業價值的增值。眾所周知,內部審計是企業組織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改善企業治理機制,同時能夠對企業投資進行客觀的風險管控,對內而言,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是對職員監督審查。其次是表現對企業風險管控方面,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監控分析,達到有效預防公司損失的目的,例如在相關數值大于審計成本增加值時,公司的價值就會增加,反之,公司價值降低。最后是在價值鏈視角下的內部審計作用,通過對企業內部環節進行風險測評,總結并優化價值鏈,從而促進企業價值的增加。因此,對企業員工與管理層而言,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通過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與工作思維,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完善,從而實現對企業價值的增值。但就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功能而言,由于內部審計對企業價值起著間接影響的作用,傳統內部審計功能在促進企業價值升值方面并沒有被完全的發揮出來,導致內部審計在企業運行中仍然存在較多的缺陷。*
圖1 審計流程圖
就我國目前的生物醫藥產業而言,相關研究資金投入較少,缺少對科研行為的基本支持,導致生物醫藥研究在成果化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發酵,細胞培養,分離器設備等仍然需要進口,成果化成本過高,不可能進行大量的批量生產。其次就生物醫藥企業而言,不重視研究開發和投入,對相關醫藥生產設備和所需要的基礎產品的研發力度不夠,缺乏自身的主打特色。最后是關于生物醫藥產品的創新問題,在我國目前的臨床生物醫用藥品中,本身從概念上開始創新研發的產品少之又少,大多數是仿制而來,導致我國科研成果的轉化率較低。因此,在不和知識產權發生沖突的前提之下,我們仍然需要自身的要就探索,加大對相關科研成果的投入,從而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中大多是新興企業,在對市場的了解和對市場的導向能力上都有較大的缺陷,一方面,目前的生物醫藥產業缺少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對相關生物醫藥產品的研發力度較低,導致生物醫藥企業在發展中,缺乏鮮明的特色,缺少自主研發的“龍頭產品”。其次是對市場的導向能力的缺乏。市場網絡營銷不夠健全,對市場的開發力度明顯不足。就目前市場爭議較大的生長激素而言,在西方國家,生長激素的雖大賣點是抗衰老的作用,而在國內,受到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對該醫藥產品明顯缺乏賣點。在我國真正缺乏的不是市場,而是大手筆的市場運作能力。
對一個新產品的需要經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從理論到實驗,最后投入使用,進行大批量的生產,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在我國部分醫藥企業仿制一種新藥,都極大的減少了成本和時間上的花費,但盡管如此,醫藥產品在進入市場后,并沒有因為仿制成本低而降低價格,甚至還帶有較高的生物醫藥的附加值。同時同種藥品的多家生產,導致市場供大于求,繼而各個醫藥企業再進行相互壓價,變成惡性競爭。不僅造成生產力的巨大浪費,也阻礙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總體發展。
對生物醫藥相關技術人才的缺乏一直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一方面,生物醫藥教育專業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相比較于其他傳統專業而言要高出許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當前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傳統的技能型人才到現如今的復合型人才,也加劇了生物醫藥產業人才難尋的難題。
就價值鏈角度而言,在企業內部審計對成本框架的控制方式方面,首先需要在邏輯上構成完成的成本控制鏈條。而價值鏈管理作為企業實施低成本的戰略步驟,需要結合企業內部審計共同完整對企業內部資源的調整,在此過程中,內部審計則是通過梳理價值鏈,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作出相關的改進建議甚至是取消相關計劃,從而減少企業的資源消耗,達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的目的,保障企業的平穩運行。
實現企業價值增值首先需要對企業內部審計和價值鏈進行互動研究,通過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能力,達到減少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一方面,在價值鏈上,價值鏈上的經營活動相互練習又互不相干,作為企業運營內部的整體動態過程,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和組成部分都會對企業最終的價值升值造成影響,因此,需要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功能,對價值鏈上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逐一分析和研究,從而減少風險。另一方面,對風險管理和掌控能力是企業價值鏈中的重要內容,就企業而言,想要獲得越高的收益勢必會承擔越大的風險,因此,企業對內部審計的風險管控能力要求越高。企業內部審計在對企業價值鏈上的各項風險監測和評估中,需要及時,準確,客觀的發現企業價值鏈中的薄弱環節,并且給予相關的解決措施和風險評估,從而達到幫助企業改進價值鏈的管理體系和規避企業風險的目的,提高企業價值。
企業內部審計在對企業價值鏈進行審計時,可以通過將價值鏈切分后,通過價值鏈之間的聯系和相互影響兩方面,來進行資源和經濟技術的整合,使這些整合內容能夠構成新的價值鏈。從而實現企業整體的系統流程的優化和再造,達到降低成本和企業增值的目的,進而提高企業運行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
相比較于傳統的企業內部審計,現代企業審計需要向業務審計與管理審計兩方面進行轉型和優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就目前的企業內部審計功能之一是增加企業價值。在此基礎之上延伸出企業整體運作的價值鏈,以價值鏈為審計的基本內容。一方面,價值鏈作為企業各個部門組成的集合,對于企業內部審計而言,能夠清晰的了解和分析企業在當前運作中已經出現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給出相關的建議和意見,保障企業的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受企業價值增值要求影響,企業價值的增值首先體現在企業的效益和增值服務方面,如果企業內部審計消耗大于企業內部審計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增值時,企業內部審計結構就失去了意義。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在存在時間和存在要求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定。最后,在實現現代企業價值增值中,企業內部審計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在企業發展中,需要不斷的更新優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為醫藥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的不斷發展,醫藥企業在新時代社會經濟的促進下,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因此,在促進企業價值升值方面,仍然需要各個企業在基于企業價值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功能,通過有效的風險評估和市場預測功能,達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改善企業運營模式的目的,從而為企業增值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