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長森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隨著商業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國企業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何開源節流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很多企業都困擾的一個問題。企業稅負作為企業開支中的一個大項,而所得稅又在企業整體稅負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如何降低企業的所得稅稅負是很多企業關注的問題。本文以Q公司為研究對象,從企業銷售收入結算方式的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選擇和公益性捐贈這三個方面為切入點,找出Q公司納稅籌劃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問題為Q公司設計合理的籌劃方案。
Q公司屬于食品類生產企業,2001年8月9日成立,2011年3月2日Q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經營生產和銷售堅果炒貨。目前公司生產的食品傳統類的炒貨產品有西瓜子類、葵花子類、南瓜子類、豆類、花生類等十幾種。公司整體的發展勢態也較為良好,主營業務收入以每年7%的增速持續增長。
通過表1可以得知Q企業2015至2018年的整體稅負情況,企業的應交稅費總額逐年攀升,企業所得稅的增長在其中占據了主要原因。企業發展較好,主營業務收入不斷攀升固然也是企業所得稅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Q公司沒有很好的進行納稅籌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Q公司在銷售產品時可以選擇多種結算方式,不同的結算方式收入的確認時間就會有差異。如果Q公司選擇收入確認時間較晚的確認方式,企業就可以推遲繳納這筆稅款,獲得資金的時間價值。
Q公司作為一家生產制造類企業,其公司賬下的固定資產數量十分龐大。因此選擇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辦法,可以幫助企業有效的減輕稅負。目前我國可以使用的折舊方法中有直線法、產量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其中加速折舊法有前期多折舊,多列支折舊費用,后期少列支費用的特性,可以幫助企業起到延緩納稅的作用。而Q公司在很多可以使用加速折舊法折舊的固定資產上使用了別的折舊辦法。
依據稅收法律法規,Q公司納稅年度發生了公益、救濟性捐贈,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內的部分,可在稅前扣除。企業可以利用好這一扣除額度,在限額內多進行公益性的捐贈支出。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的知名度。
通過對Q企業的納稅籌劃問題進行梳理,我們看到Q企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上三個方面,因此本文將針對企業銷售收入結算方式的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選擇和公益性捐贈這三個方面進行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
食品類企業銷售結算方式的納稅籌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采取賒銷和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延緩納稅。采取賒銷或者分期付款方式銷售產品,其納稅義務時間以合同約定的日期為準。因此公司在銷售商品時可以將一部分短時間難以收回的款項,采取賒銷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延期確認收入,從而減少當期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另一種常用的銷售結算方式是委托代銷。受托方在得到委托方托付的具體商品后,按照合同上面寫明的具體要求,先將商品出售給賣方,然后開具銷貨清單給賣方,再將銷貨清單轉交給委托方,委托方確認銷售收入實現的日期以收到銷貨清單的當天為準。因此Q公司采用委托代銷的銷售方式同樣可以實現銷售收入的遲延確認,從而減輕當期的所得稅稅負。根據Q公司2018年的年報中可以得知,公司2018年年末的應收賬款總額為179,925,262.36元,而Q公司一直采用的直接收款的結算方式,需要將這筆沒有拿到手的款項都計入公司的當期收入,計算企業所得稅。如果采用賒銷或者委托代銷的銷售結算方式,將可以為企業節約179,925,262.36×25%=44,981,315.59萬元。雖然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存在無法自主選擇銷售結算模式的情況出現,但是四千萬的節稅空間企業僅實現一小部分都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入,因此Q企業需要在公司銷售結算方式的選擇上盡量避免使用直接收款的方式。

表1 2015-2018年Q企業總體納稅情況 單位:元
折舊作為成本的重要組成成分,可以起到“稅收擋板”的作用。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當期利潤,他因此存在較大的籌劃空間。目前Q企業所選用的直線法的計提模式下,每期的折舊金額為固定的,但是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會使得企業前期的折舊金額加大,利潤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減少,從而降低整體的所得稅稅負。同時由于貨幣時間價值的存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遞延納稅也可以幫助企業在經營初期獲得更多的利益。
以Q公司2018年采購的一項機器設備為例,該機器設備價值1760萬元,屬于高消耗、高腐蝕的生產設備,符合國家實施加速折舊法的標準。該機器設備預計殘值率3%,使用年限為10年。按照企業目前使用的直線法計提折舊,具體計算如下:
公司2018年購入機器的折舊額為1760×(1-3%)÷10=170.72萬元
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為170.72×25%=42.68萬元
而如果Q企業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當年的折舊,具體計算如下:
公司2018年購入機器的折舊額為1760×2÷10=352萬元
對企業的所得稅的影響為=352×25%=88萬元
88-42.68=45.32萬元
對比兩種折舊方案,加速折舊法可以幫助企業在當年節稅45.32萬元。同理,如果Q企業還存在其他的符合加速折舊條件的固定資產,也同樣可以通過改變固定折舊方式來達到節稅的效果。
依據稅收法規,Q公司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以在稅前扣除。根據Q公司2018年的年度報告中可知,公司2018年的捐贈支出為203,548.80元,當年的利潤總額為572,570,576.48,則根據稅法當年的扣除限額為572,570,576.48×12%=68,708,469.18元。這一數額遠遠大于公司當年的捐贈額203,548.80元,從納稅籌劃的角度出發,公司應該多進行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在多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慈善事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升企業信譽和知名度。
通過上述對Q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方案設計,可以為Q企業帶來數百萬元的稅收減輕,為公司節約大量開支,增加企業利潤。由此可見合理的納稅手段可以為企業帶來非??捎^的收益。然而公司財務人員在實際操作中要時刻注意,減稅并非偷稅漏稅,財務人員要加強自己對于稅收法規和相關會計政策的掌握,防止出現由于自身的知識漏洞而給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財務人員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認識到納稅籌劃的重要性,正視納稅籌劃的積極意義,同時要按照法律法規科學合理的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