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艷

在當前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的時代下,制造業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制造企業的會計轉型需要數據分析作為支持,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建立有效的數據分析平臺,解決規模性數據分析難度增大的問題,并改變企業資本結構,促進制造業企業的多樣化發展;
2)制造業企業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無論是來自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信息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且信息來源復雜多樣,企業需要做好信息虛實的判斷才能將內外部信息進行篩選和應用,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正是幫助企業分析數據的有效性、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同時,制造企業管理會計的目標和企業經營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傳統的會計在處理信息數據時常常是將數據靜態化,且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形成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已經遠遠跟不上企業的經營發展,也無法更好地預測未來市場和行業前景?;趯π畔⒓夹g的不斷應用下,企業在使用管理會計進行財務管理時,可以及時掌握動態數據,準確預測未來。而制造企業經營發展的后期統籌策劃離不開管理會計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會計從業人員職能的轉變與企業后續的管理、風險防控等工作息息相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市場需求,管理會計的應用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格外重要。但就目前來看,管理會計在制造業企業中的應用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制造業企業對外部環境依賴程度較高,其經營管理離不開信息資源的支持,這些信息資源既包括與各項經濟活動或業務開展所產生的成本信息、經營信息等,也包括與外部市場環境所銜接的政策信息、供求信息等,在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共同作用下,才能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支持。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內外部信息資源進行收集、加工、分析以及總結,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以保證各項信息的質量和真實,避免企業決策失誤。
管理會計的應用與企業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可以說,管理會計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發揮著指導作用,對制造行業市場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和分析,并依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制定有效的經營計劃、呈遞管理信息,直接參與各項業務活動,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也使得企業的發展與其戰略目標始終保持一致。
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要想保證各項經濟活動的效益產生與預期相符合,一方面要對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控制,另一方面也要對經濟活動完成情況進行嚴格的考驗和驗收。而管理會計本身具有監督職能,通過對生產經營各環節進行實時監督,并對經營目標完成情況以及實際結果進行數據對比,通過嚴格的預算考核來掌握企業的經濟狀況。此外,企業的績效考核要落實到各個部門,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夠為后續的生產經營計劃提供經驗支持,實現企業全面控制與管理。
為了保證企業的決策方針能夠貫徹落實,還需要切實細化經營規劃方案,對經濟活動進行嚴格把控。從制造業企業角度來說,企業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加強對成本、經營、收益等方面的預算控制,管理好預算相關成分,例如:物資采購、加工成本、銷售收益等,實現預算收支的平衡性。在這一過程中,管理會計可以利用彈性預算的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靈活性,促進制造業企業經濟活動高效運轉。
現代化制造企業要想使管理會計能夠充分發揮其財務管理職能,就必須要從組織結構、戰略目標以及實際應用方面進行合理規劃。首先,企業要改善內部管理組織結構,從傳統的上下級向扁平形式發展,要求管理會計能夠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層決策機制中,調整內部組織機構,并落實管理會計各項管理職能到各個崗位上,樹立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權威性;其次,管理會計要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發展戰略目標,在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下,有目的性地對企業后續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相關的生產成本、市場份額、銷售利潤等信息進行預測和評估,并指導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保證企業經營管理與戰略目標的相輔相成;最后,基于當前很多制造業企業對財務會計還有著基本的需求,企業在實現會計轉型的基礎上,也要保證傳統的財務會計與新型的管理會計之間的結合,由財務會計來完成基本的日常業務記錄、賬目登記、財務核算以及財務報表生成,在保證各項信息準確性的前提下移交給管理會計,對財務數據和報告進行分析,制定企業的經營計劃,實現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合理分工。
傳統會計在應用中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對市場的主動把握性不足,難以預測市場的變化趨勢,但制造業企業對市場依賴性比較大,因此,在管理會計的轉型與發展中要尤為重視這一點。在這一過程中,管理會計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僅僅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財務報告,可以拓寬信息獲取渠道,從信息終端上采集有效的信息,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訊息,并依據市場變化和政府的政策導向來編制經營目標和分析報告,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競爭對手信息、市場份額變化、原材料價格、產品成本等信息上,讓企業管理層進行投資決策時能夠全面把握市場動態,盡量避免企業經營風險。
很多制造業企業的管理會計在進行數據信息分析時,一般以企業的銷售數據為主,對產品生產、營銷渠道、產品數量以及成本金額等內容進行分析,這種數據處理模式只流于表面形式,無法落實到企業的產業鏈,可能會造成管理會計預測性能不足。因此,管理會計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可以立足于企業的產業鏈,將數據處理工作延伸至供應商和消費群體,從銷售終端來了解市場的供求情況以及消費群體的需求,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盡快調整企業的經營計劃。當然,對數據資源的多維度分析還包括多類型、多樣化數據的分析,在財務報表的數據支持下,管理會計還要從企業的發展歷史、財務狀況以及市場占有率等角度進行分析,以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為主,以內外部信息資源為輔,以保證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在大數據時代下,將信息化引入制造業企業經營管理中,是企業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的表現,也是企業強化管理會計應用的輔助工具。管理會計在其中的應用就是實現物資采購、生產制造、產品營銷等各個業務流程再造,以報告的形式編制經營方案和操作流程,針對企業的資金、資源和信息為分析板塊,建立以產品升級研究、項目開發、生產銷售、人力資源管理、信息資源共享等多個功能板塊,提升企業的系統化管理能力。同時,對于一些資本存有量較大或是規模較大的制造業企業,可以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優勢作用,通過對技術核心企業或機構的引入與并購,在產品的工藝技術方面尋求升級與轉型,運用管理會計來整合內部資源,發揮企業并購整合效益,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此外,信息技術的建構還要應用于信息傳遞方面,例如:通過建立財務信息共享中心,加快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融合,在實現財務管理智能化、系統化的基礎上,能夠拓寬信息傳遞渠道,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加強企業內部合作,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管理會計的應用與升級是企業發展的需求,也是順應大數據時代背景的表現。因此,制造業企業要基于管理會計的應用現狀,通過優化會計職能、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在市場預測與財務數據分析中的職能優勢,并結合信息化技術,積極促進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效應,從整體上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