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冬梅 伍林凡 董 霞
宜賓市擁有豐富的竹資源,在種竹、用竹、食竹的方面都有著久遠的歷史,竹文化的挖掘較為深入,竹產業鏈相對完整。
宜賓市竹林面積已達到了310萬畝,占四川省竹林面積的5/1,竹種達40屬、427多種。至2012年宜賓市蓄積竹林達到14.00萬hm,位列全省第一,現有蓄積大徑竹7037萬t,蓄積小徑竹6000萬t。
宜賓竹產品的加工方面:一是竹加工企業科技含量低以及產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二是經營機制不活,管理水平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不少竹加工企業在觀念、體制、管理和市場應變能力上不能快速的適應,經營機制過于刻板,管理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竹產業的快速發展。
竹加工企業規模大小發展不平衡,大企業經濟發展快科技含量高,小企業規模小,經濟發展緩慢科技含量低,加工設備落后,市場競爭力弱,竹加工特色不明顯,龍頭企業帶頭作用不強,缺乏創新型企業。

表1 宜賓市竹產業規模
以手工作坊式生產為主的小企業偏多,產品附加值低且多為半成品,竹資源消耗量大但是利用率不高,而附加值高的產品的加工項目開發才剛剛起步,還未形成初步效益。
由于種竹文化悠久,因此宜賓歷史文化與竹子緊密相連,尤其是以竹生態旅游為第三產業的竹林旅游業。經數據調查顯示,2018年宜賓市旅游業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全年接待游客6535.1萬人次,同比增長25.23%;實現旅游收入687.28億元,同比增長27.58%。
通過SWOT分析法,來分析宜賓竹產業的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并從中得出相應的結論。利用這種分析方法可以了解出該產業對的自身優勢、劣勢是什么,對于產業發展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宜賓市的優勢表現為:一是地理位置優越,處于云貴黔的交界處,交通發達,路況好,運輸能力強;二是氣候適宜適合竹子生長,對于培育優質竹種有一定的優勢;三是資資源豐富且分布地區集中,主要分布在江安縣、長寧兩縣,竹林面積占全省第一。
首先,竹林經營水平落后導竹加工科技水平低下、竹產業管理水平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宜賓竹產業發展還未達到期望水平,依舊處于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卻未得到高效利用、高收益。目前宜賓竹產業發展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有:竹林經營粗放,大面積的竹林卻沒有多少優質竹產。
其次,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竹企業科技含量低,缺乏創新型產業企業。全市從事竹業加工企業共計3000家,產值上億元的僅有2家,其余小規模企業。
最后,宜賓有大量的竹子資源,但是卻沒有合理的規劃,特別是對竹文化這一塊。要加強旅游業的開發就要重視竹文化的挖掘,宜賓歷史文化跟竹子緊密相連,對于開發竹文化對于宜賓有一定的優勢。
1、政府提供竹企業發展保障
宜賓市政府2019年發布大力支持宜賓市竹產業政策,發布文件中提出,加大力度對宜賓市竹林基地的建設的扶持,支持宜賓充分挖掘和展示竹文化。2018-2010年,市政財每年撥款1億元用于宜賓市發展竹產業。同時,出臺《宜賓市加快發展竹產業的獎勵扶持、補助優惠細則》,加大稅費減免、就業扶持、獎勵補助力度;加快規劃交通路線建設工程等項目,加快規劃建設竹產業重點聯戶路、產業路、運輸路,降低產業運輸成本。
2、資源存量豐富,竹林基礎厚實
宜賓市竹林資源豐富,竹產業又是潛力巨大的產業,使用竹類產品替代木材類產品的呼聲與行為越來越多,而宜賓市竹林資源豐富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
3、市場前景廣闊,受眾群體龐大
據統計,2017年我國地板銷售量約4.3億平方米,竹地板銷售量約為3360萬平方米。涼席、竹坐墊、竹椅、竹筷、竹枕等產品十分受市場歡迎。竹制品憑借純天然、綠色環保、價格低廉等優勢,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人們開始不斷提高生活品質,這也是從另一面打開了竹產業的市場,消費者對竹產品的需求越大,竹產業企業的機遇就越大。禁塑令也為竹產業帶來一定的發展空間。竹制加工產品逐漸迎合消費者的喜好而制造有特色、有內涵,消費者喜歡的竹產品,竹制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產業迅速發展。
竹產業是以竹子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無法避免自然災害的影響。由于林業生產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因此不同的自然災害都會對竹林生產造成巨大的影響。如2008年,浙江安吉就因為遭受異常的冰凍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6億元,由此可見,自然災害對竹林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
除了自然天氣災害外,病蟲害也是竹林經濟的威脅。據調查我國2012年均損失超過1100億元。因此,在我國預防病蟲害是為了減少在培育竹林過程中的重要手段。通過先進的殺蟲技術以及科學防止方法預防各種蟲害,使林業蟲害發生率不斷降低。也對保護森林起到了重要作用。
宜賓市竹產業發展雖然面臨問題和挑戰,但也具有不少優勢和機會,結合上述分析內容構建SWOT矩陣,進而實現宜賓市竹產業發展戰略體系的構建,如表2所示。

表2 宜賓市竹產業發展SWOT矩陣
綜上所述,宜賓市竹產業發展戰略實施,首先需要科技育林,積極做好竹產業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國各地竹產業科技交流,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大力支持專利技術開發,培養竹林人才,通過科技育林的方式提高竹子生長力和優質竹林的產量,加大普及科學蓄積竹、育竹、竹栽培措施加強林業現代化科技手段的應用和推廣,并對林農開展科技育林的知識培訓。
其次,樹立品牌意識,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對竹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抓好竹工藝加工企業,以科技技術著力開新工藝新產品實現傳統工藝同現代科技的家定結合保進價工區開發上物次、創品牌新體制機制推進規模化發展。
第三,因地制宜發展宜賓市竹資源優勢,大力開發以竹為特色的竹生態旅游項目,在其基礎設施上優化景區景點,優化旅游服務,擴展開發旅游竹文化、度假等服務項目。提高旅游工藝品、竹特色旅游食品的開發,形成獨具特色的竹文化、竹生態、竹食品多元化等生態旅游開發的新局面。
第四,目前宜賓市比較權威的竹產業協會組織是宜賓是竹林協會,利用宜賓市竹產業協會的組織功能,發揮它的作用,對竹產業合作項目進行促進和交涉,形成市場、林農、企業橫向交互鏈接、多方共贏的竹產業發展新局面。竹協會不僅促進林業基地建設帶動竹農致富,還組織全市竹加工企業開展規模、創品牌活動積極幫助企業與科研院校、市科協的銜接,也要做好筍竹深加工項目的篩選和項目的建設工作,極力促進全市竹加工業發展提供科技服務平臺。
第五,加大政府力度扶持林農,設立有獎政策支持林農工作;促進企業與林農之間的合作項目,并在極力做好政府的服務工作,統一林農、企業戰線,落實資金投入的事后工作,推出投資者來市投資的相關政策,加大力度對竹產業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