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生,王 強,周 浩,吳亞鑫,張元力,張馨予
(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漢市爆發,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救援物資不足,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嚴重缺少,立即生產出這么大批量的口罩、防護服是不可能的,只能靠從其他省份調運來維持,最終武漢靠著不斷地調運和全國各界人士及海外華僑的捐贈挺過了最艱難的一關,體現出了應急物流系統的重要性。而怎么保質、保量、保速的實現物資的調運,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北方,地質災害、洪澇災害、冰雹災害、事故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黑龍江省地質災害隱患點就有2 000余處[1-2]。黑龍江冬季天冷路滑,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同時黑龍江省是林業基地和礦業大省,2005 年七臺河11.27礦難、2009年鶴崗新興煤礦瓦斯爆炸[3],這些不可預估的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而對黑龍江省突發公共事件下應急物流發展模式進行研究,解決應急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迫在眉睫。
“應急物流”最初由歐忠文等[4]在2004年提出,其特點是突發性強、時間緊,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應急物流活動要依托應急物流的體系、軟件、硬件設備以及健全的法律規定才能進行。
目前來看,黑龍江省應急物流的發展情況與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匹配,應急物流理念、運作模式無法滿足應急需求,會出現物資“找不到,調不出,運不達”[5]的現象。同時,沒有形成專門的應急物流組織,應急物流的相關人員都是從政府和軍隊抽調而來[6],這就會造成人員之間操作不協調、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總之,黑龍江省應急物流體系落后,當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無法迅速進行反應,存在很多需要改善、優化的問題。
突發公共事件一旦發生,能保證在短時間內將需要的食品、藥品等應急物資輸送到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地,才能快速對醫護人員進行保護,實現對患者、傷者的救治,滿足市民的正常生活需要。然而,黑龍江省救援物資的種類和儲備量滿足不了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的社會需求,導致事件發生初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所需資源進行生產,從其他地方調運或通過捐贈的方式進行資源收集,其過程損耗了大量的時間[7]。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各部門很難精確地知道所需物資的產出、儲備量和散布狀況。物資流通信息不暢通,會造成應急物資供應量和需求量不協調的問題,進而呈現出事件發生初期應急物資極劇短缺、中后期應急物資剩余較多的狀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應急救援物資對物資運輸速度和運輸數量的要求較高,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以盡力縮短應急物資運輸時間是關鍵。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航空、公路、鐵路等重要運輸部門都要為應急物資開通“綠色通道”,優先運輸應急物資并簡化相關手續,保障應急物資在輸送途中一路暢通。目前黑龍江省對于應急物流“綠色通道”的機制不夠完善,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不能保證救援物資運送過程中暢通無阻。
法律體系的保障對于解決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關鍵時期到來時,要重新確立個人與政府之間的責任和義務。當前整個國家有關應急物流的法律規定只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等少數法律法規中有所提及。黑龍江省目前也欠缺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的束縛,部分物流企業不清楚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出現問題時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手段。
我國目前還沒有設立針對應急物流的指揮調度專門機構,黑龍江亦是如此。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只能臨時設立、組建應急物流指揮調度機構,這就造成了指揮人員缺乏指揮調度的經驗,對工作及責任不清楚,各部門之間不能達到協同合作的要求,各自為營,發揮不了各自的優勢,致使效率降低[6]。再加上指揮人員經驗少,指揮錯亂的現象就會隨之出現。
基礎設施和物流節點是應急物流中較為關鍵的部分,物流節點是整個應急物流系統最后的執行機構,對整個應急物流系統效率的高低影響較大[8]。黑龍江省與應急物流有直接聯系的物流節點相對較少,必須加快系統的基礎設施設備和物流節點的建設。應急物流節點的作用有:(1)當突發事件發生時,依據事件緊急程度、輻射范圍及影響水平,建立有效、科學的預案,規劃出最優的配送路線、配送工具以及合理安排相對應的人員。(2)應急物流節點的運作效率會較大程度地影響整個應急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黑龍江省目前的應急物流節點效率較慢,還需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來提高運作效率。(3)應急物流節點建設可以增加應急資源的種類和儲備量,適當緩解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應急物資緊缺的狀況。
總之,加強基礎設施和物流節點建設,可以提高應急物流系統運作效率,緩解各應急物流節點的壓力。
信息交互對于物流系統的運作是不可缺失的,包括車輛信息、物資分布信息等多方面信息。加快建設、完善應急物流信息平臺勢在必行。運用信息平臺,可以精準定位救援車輛位置、救援物資位置以及物資送達地位置,監控車輛實時運行動態。通過信息平臺,建立應急物資運輸配送網,可以快速、準確規劃設計出最優的物資運輸路線和物資配送路線,保證救援物資快速、高效運達目的地。同時運用應急物流信息平臺與其他部門進行實時溝通,可以避免救援物資運輸過量,形成不必要的浪費。相比之下,黑龍江省應急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較為落后,不能實現對救援車輛和救援物資的動態監控,這就需要加速建設應急物流信息平臺,保障應急物流系統高速運轉。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需要運輸大批的應急物資,如何將物資高效、快速地運送到物資需求地是關鍵。在運輸過程中會有一些必要的檢驗工作,影響運輸時間。突發事件發生時,各運輸部門都應該為應急物資開通“綠色通道”,適當簡化檢驗手續,保障應急物資運輸的通暢。“綠色通道”需要和信息平臺進行整合,第一時間將運送救援物資的車輛信息發送至車輛所經過的各檢查站、收費站,檢查站簡化檢驗手續,收費站提前為車輛開辟通道,甚至要求所運輸的救援物資在路途中做到零檢查、零停留,保證救援物資運輸的暢通無阻。
健全的法律保障機制是維持行業穩定的關鍵。應急物流中運輸的物資種類繁多、數量很大。一旦救援物資丟失,會對受災的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甚至對生命安全造成危害[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武漢市就出現了“物資去哪了”的問題。健全法律保障機制,充分運用法律保障機制對應急物資進行實時監控,統一對物資進行管理,保證應急物資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實現對救援物資的統一調度需要有專業的人員。目前都是從政府軍隊中臨時抽調指揮人員,在經驗上會有所欠缺,從而導致各種問題。成立指揮調度機構,專門培養對應急物流相關資源進行指揮調度的人才,才能化零為整,發揮專業優勢,協調統一,使效益最大化。
整個物流活動的最后一步就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無論前面的物流活動效率有多高,速度有多快,“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不夠高會影響整個物流活動的效率。應急救援物資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生活保障,因此絕對不能忽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相關機制。目前,中國郵政速運公司對應急物資進行優化運輸和配送,保證物資高效、快速配送至目的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應急物資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而這遠遠不夠,大量的救援物資屯聚在一起,給配送帶來極大的壓力。這就需要建設應急物資配送中心,整合現有的資源,依靠優勢物流公司,達到快速配送物資的目的,使應急資源配送機制得到保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