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復興鄉教育管理中心 劉增勇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而言具備一定的新穎性,若是利用得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經典誦讀現在已然是小學語文的一項常規學習任務,采用的形式就是給學生發一些經典誦讀的文章,比如《弟子規》等。每日安排誦讀任務,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文學經典的誦讀,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展的形式過于單一,較為無趣,經典誦讀整體效果不佳。為了提高經典誦讀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以群文閱讀的形式組織經典誦讀活動。教師可以組織經典誦讀詩歌朗誦活動,專門抽取一節語文課開展此項活動。在舉辦活動之前先給學生一個主題。如,教師可以開展“詠史懷古”為主題,讓學生自己利用課后的時間準備一首詠史懷古類的詩歌,然后自行練習。要求學生明確自己準備的這首詩歌的作者、朝代、讀音以及作者的感情,在進行詩歌比賽時要求學生在朗讀完詩歌后要為其他學生說明此詩的情感。然后讓其他學生評價學生朗誦的如何,教師再予以積極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通過讓學生自主準備詩歌然后進行詩歌朗讀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詩歌的印象。
無論是經典誦讀還是群文閱讀都是學生通過閱讀一定的內容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途徑。要想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學生必須對閱讀有興趣才可以。贊可夫曾經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小學生學習一向是以興趣為主,有了閱讀興趣才愿意主動閱讀,同時閱讀進去內容。若是學生未能產生閱讀興趣,即使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閱讀也不會在意閱讀內容,在閱讀時不認真思考,那么閱讀也就成了形式主義,沒有任何意義,還容易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若想要閱讀達到最佳效果,讓學生在經典誦讀中積淀文化底蘊,就需要先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在學校的角落準備閱讀角,在閱讀角中準備經典書籍以及學生喜歡的童話書籍,派出專門的學生按照輪班制度依次管理這些書籍的借還。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前準備一些背景音樂或者朗讀示范視頻等,先明確本節閱讀課的主題,同時將讀書角的書籍內容引入其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引導學生意識到經典書籍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分為低年級以及高年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很大不同。一二三年級尤其是一年級仍處于幼兒階段,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差,因此教師在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學習時選擇的文章內容就不宜過難,最好還是配之以圖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確定閱讀主題。
語文課堂是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場所,教師應該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將經典誦讀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如,在進行《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描述此段的文學作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然后再引入《三國演義》中引發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的內容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閱讀,讓學生發現經典的魅力,同時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也能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蛘咭宰匀簧剿疄橹黝},選擇《牧場之國》《威尼斯小艇》《祖父的園子》和經典古詩《四時田園雜興》這幾篇文章讓學生閱讀,讓學生自己分析古今寫景的區別、不同作者寫作風格的不同等,借此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將閱讀效率最大化。
將群文閱讀與經典誦讀結合起來,符合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更能夠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未來學習更高難度的語文知識奠定良好基礎。為此,教師要積極以群文閱讀的形式組織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熟悉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的融合經典的群文閱讀素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此外,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把經典誦讀與群文閱讀結合起來,開展經典誦讀群文分享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