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第十中學 馬登賢
群文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更多的內容,最直觀地讓學生看到同一主題下能夠創作出多種表達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閱讀方法,在初中階段運用這種閱讀教學方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確定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閱讀能力,先從較為簡單的同類型群文閱讀入手,并且在閱讀中不斷滲透群文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從同類型群文閱讀入手實際上就是教師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從語文教材中抽出相同主題的同題材文章,組合到一起讓學生重點閱讀、重點分析。這個題材可以是小說、散文或者詩歌等,總之,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涉及的文學體裁多種多樣,不同的體裁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不同。教師要根據不同體裁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在指導中教授學生閱讀技巧。比如,教師可以先確定體裁為古詩,古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能夠將文字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古詩的篇幅多數都較短,學生閱讀起來負擔較小,閱讀的難點在于將詩句翻譯成白話文。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法進行古詩教學能夠讓學生直觀比對同一體裁中同一主題,不同作者帶來的不同作品魅力,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詩歌背后蘊含的情感態度以及更易于學生背誦掌握詩歌。如,以“山水田園詩”作為群文閱讀的主題,教師就可以將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陸游的《游山西村》、翁卷的《鄉村四月》、陶淵明的《飲酒》這四首詩進行組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朗讀,讓學生明確這四首詩的正確發音,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朗讀這四首詩,接著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四首山水田園詩的意象,根據意象分析出這四首詩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樣的,有什么區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將詩歌分解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詩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水平。
在學生已經基本了解群文閱讀的學習形式,對同類型的文章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閱讀方法后,教師可以開始增加群文閱讀的難度,在確定閱讀主題的情況下,科學組合不同類型群文閱讀內容,幫助學生突破體裁限制,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采用不同類型的群文閱讀,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組合文章的有序性,教師在選擇文章時要挑選不同的文學體裁,也要具備邏輯性,科學把握每次群文閱讀的字數,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要讓學生一下子閱讀過多的內容。教師采用群文閱讀都是以一節課的時間為基準,閱讀內容過多,學生的思考與討論時間就會被壓縮,所以教師在選擇組合體裁時可以將篇幅較小的詩歌與散文結合起來,也可以是詩歌與故事等,若是要選擇散文與其他長篇的文章則可以控制文章篇數。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選擇同本教材中與秋有關的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讓學生一起閱讀,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讀文章分析這兩篇與秋有聯系的閱讀內容的區別在哪,兩個作者的著手點以及寫作手法有何不同,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學生對這兩篇文章產生初步理解后教師再進行系統歸納,引入古詩創作的背景讓學生對詩歌的情感加深了解,然后讓學生對這兩篇文章表達的情感進行歸納和概括,讓學生對前者的感情基調進行分析,對后者則讓學生從分析作者與母親兩次對話的心情入手。借此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情感把握能力。
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效果有很深的影響,因此在采用群文閱讀時教師也要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群文閱讀需要學生同時分析多篇文章,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個人閱讀分析的負擔,也可以采取詩歌朗誦比賽、小組閱讀分析競賽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深入分析文章的區別。
群文閱讀不應該只局限于教材之中,教師也要積極擴展課外閱讀內容,豐富學生的見識。而且初中教材中有許多都是一整部作品中的節選部分,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未被選出來的內容作為課外拓展內容,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先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這部分內容然后再讓學生在分享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借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群文閱讀最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對閱讀內容缺乏興趣,為了避免此類問題出現,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合適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熱情,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地運用群文閱讀對培養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積極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從同類型群文閱讀入手,教授學生閱讀方法,在學生掌握一定程度后再通過確定閱讀主題的方式科學組合不同類型的群文閱讀內容,以豐富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此外教師要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深入分析文章區別,拓展課外閱讀內容,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了解閱讀內容之間的更多聯系,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借助現代教學設備,激發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