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鎮雙橋學校 劉芳
就現階段而言,農村單親家庭的出現具有趨于提高的現象,但由于農村自身條件的限制,對心理教育還不太重視,因此,很多單親子女家庭面臨心理困境卻無法解決,甚至對其自身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正是心理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在農村,受傳統婚姻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離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因此,對于離婚的現象就沒有正確看待,這在無形中影響到了單親家庭孩子。其次,由于農村自身條件限制,對心理健康教育還不太重視,導致了學生面臨心理問題時無法解決,長久下來容易形成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要讓人們認識到學生心理問題是需要及時解決的,尤其是對農村小學生而言,小學生正處于童年階段,生理心理發育還都不成熟,在童年階段如果受到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其一生都產生影響。其次,家庭成員的缺失勢必會造成學生的情感缺失,這是毋庸置疑的,當學生的情感缺失后,如果不能科學地自我調節,就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很典型的就是自卑的問題。有些單親家庭是因為父母離異,如果是因為感情破裂,家庭爭吵不斷而無法解決,最后導致離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子女最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父母離異。因此,這類學生在學校中的外在表現就是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東西,更為嚴重的是,由自卑帶來的各類負面情緒的影響,如因為自卑,所以過分要強、敏感、甚至對其人格的健全造成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單親家庭的子女家庭教育而言,無論是因為何種原因導致其父母離異的,大體都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現象,一是因為父母離異后,都覺得對不住子女,因此子女的直系、旁系親屬都會產生溺愛的現象;二是因為父母離異之前,家庭氛圍本就不好,父母離異后,對子女采取冷淡處理,漠視子女的心理需求。
這兩種家庭觀念的影響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需要發揮學校的力量,和學生家庭積極溝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學校可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如采取家長溝通座談會、也可邀請家長參與心理健康的座談會等。由于離異情況涉及家庭隱私,學校在采取和家長溝通的方式時要注意到這一點,學校也可以采取致電聯系、家訪等方式,積極和家長溝通,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造成單親家庭離異的各類情況中,有一種較為典型且嚴重的現象,即學生父母,其中一個家暴,當父母離異后,學生由施暴者這一方撫養。暴力是一種較為惡劣的行為,為防止意外發生,教師在與這類家長進行溝通時,要加強對自身安全的保護。
對于學校而言,在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溝通在解決心理問題上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只有學生愿意溝通,教師才能夠了解清楚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才能對其心理問題進行科學的指導。因為每個家庭離異的情況不一,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單親家庭的學生大多內心比較敏感,教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更為注意語言、措辭的使用,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其次,當了解完學生的想法后,就要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學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如在學校校醫室設立專業的心理資源科,或者舉辦專業的心理知識講堂,讓單親家庭子女受到專業、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當其覺得自己擁有某種不太健康的心理狀態時,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最后,學校可以創設關愛的環境,讓單親家庭子女在學校能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幫助。對于教師而言,學校可對教師進行關于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讓教師在與學生的日常溝通和相處時,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疏導。對于學生而言,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小學生年紀較小,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干擾,可能會對單親家庭的學生有歧視現象。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要加強對學生友情觀念的引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有歧視,父母離異不是任何人的錯,相反,正是因為這些學生缺少父親或母親的關愛,同學之間,才更要和諧相處,關愛對方。
要進行農村小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提高人們對單親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其次,學校要和學生家長合作,雙管齊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