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永平小學 楊素英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體育常規對提升課堂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而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應用到許多運動器材,并且也會引入游戲教學,所以在教學進行過程中學生會有許多身體接觸、器械接觸。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練習前檢查自身和場地器材不安全因素,樹立安全第一意識,提升學生對自身、對同伴的保護意識以及提升課前器械檢查的正確意識。長期下去,學生就形成了一種自覺遵守常規的習慣。
由于小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熱情高漲,課堂氛圍比較活躍,所以體育課堂的秩序是教學重點,如果不能良好地掌控局面,就會導致課堂秩序出現混亂的狀態,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干擾,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接力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規定已接力的學生排在本隊隊末,學生就會無所顧忌地走動,雖然不會引起太過嚴重的后果,但一旦傷害事故發生,教學質量及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體育課堂教學倍受人們重視。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提出,徹底轉換了傳統體育課的教學觀念,實現了開放性的體育課堂,同時也讓教學具備一定的復雜性。
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成,讓我們的教師組織教學更順利,需要教師付出很多的心血,從課堂中的點滴做起,抓好課堂常規。
每學期的第一節課,都是作為體育課程的引導課,通常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明確本學期體育課程的教育目標,初步對后續的課程內容進行了解。課堂中學生一些問題行為的產生,往往是由學生自身原因導致的,教師要講清楚課的要求。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我們對各水平階段學生的了解,通過和學生溝通協商,制定一些合適的行為規范。
建立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離不開體育委員和體育小組長這些小助手。在進行體育委員和組長的選擇時,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特點,并選擇具備榮譽感和責任感的同學,同時也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并可以根據他們不同的優勢來分配教學任務。出勤情況的記錄需要有耐心又細心的學生擔任,搬運器材的任務則需要穩重且力氣較大的孩子擔任。在分組教學練習時,教師可以把課的重點、難點、組織方法傳授給一些活潑愛動且組織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扮演小教師的角色,也可以通過他們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為合理制定教學計劃提供依據。
體育課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其他文化課,它讓學生有一定的運動量,而學生在偌大的操場進行運動,不可避免會過于興奮,甚至會出現不聽從指揮、隨意打鬧嬉戲等情況,當吵鬧的學生過多時,教師的聲音很難被聽見,這時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特點給學生確定一些信號,利用這些簡單的信號來控制場面。
體育課堂常規管理是整節課順利進行的前提,更是基礎。要了解課堂常規執行效果,關鍵在于建立系統的評價制度。每節課結束的時候,要對本堂課的具體教學工作及學生的總體表現進行及時評價與糾正,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本堂課中的表現,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下節課的時候維持好的方面,糾正不好的地方。在每學期的最后一堂課中,教師應總結學生整個學期課堂常規遵守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及取得的進步。同時將學生的課堂常規表現情況納入學生的體育成績評價中,作為學生學期末體育成績的一部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遵守課堂常規的重要性。
總之,我們的體育教學實踐證明,體育課堂常規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是一個長期、艱巨、細致的工作,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持之以恒的態度,更要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培養行為。對于新課程下的課堂常規管理,我們應該做到持之以恒、多花心思多動腦,努力為學生營造健康、有序、愉快的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