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四房吳鎮坡里小學 張振強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環境和基本途徑,是否有效或高效是評價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依據;高效課堂教學的改革改變了以往教師上課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的講課方式;改變了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狀況;改變了教師發揮指導意識,學生實現主體意識;教師和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真實有效的“合作學習狀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小學數學教學在重視課堂教學全面性的基礎是注重趣味性。1.備課時候的教學設計十分重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的“文化層次”、明白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程度,合理有效地設計備課深淺程度,就是把學生思維按照最低、中間和較高層次劃分來確定備課的難易程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消化”一定的知識;2.講課之前的注意力“吸引”必不可少:必要的時候要在講課之前運用一些與本課堂內容有關系的故事、視頻和人物介紹(必須簡短,占用23 分鐘時間),讓學生進入聽課的“角色”;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至關重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充分發揮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能夠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專心聽講和加強理解和記憶;4.對于有些課程需要準備實驗教具:課堂實驗教具的實施和運用能夠把復雜的概念簡單化,使學生迅速理解難度比較大的課堂內容,教師講課也就比較輕松;5.數學課程教學的另外一種方式是課堂以外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好處是通過實際景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能夠“看得見”的“數學”或者數學內容。“看得見”的與數學有關系的教學內容處處可以見到,這就是教師在平時的觀察和思考過程中的積累,并且把這些積累運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因此,“小組合作狀態”的形式和方式都是為了促進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如何自覺學習、自覺思考以至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最佳方式,是實現新課改教育改革之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考查學生學到多少課堂知識的標準,是達到學生之間互相平衡學習方面的差距的另一種方式。
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狀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數學知識總歸來源于生活和社會實踐的不斷總結,那么這種社會生活的不斷總結就是探索、記錄和實踐應運。培養小學生的特殊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狀態”,這種“師生互動狀態”就是現在新課改理論指導下的新型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思考,思考課堂和課程不足的部分和沒有得到的知識,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堂“師生互動狀態”下提出新的、新鮮的問題,那么這種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定是比較滿意的,也是一定有收獲的,這種課堂教學具有效果或者是高效的。關于探索在學生來說主要有:1.結合生活實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運用于生活和社會實踐,把數學教學與實際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是強化數學教學的基礎;2.讓學生大膽想象。不能禁錮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讓學生大膽有“范圍”的想象,才能讓數學知識在學習和運用過程中記得牢固、產生興趣;3.小組討論、實驗操作、證實疑問。一個班的學生具有“好差”之分,合理地區別和分配學生的好差在每一個討論組里,就能夠充分發揮好學生的“好處”而補充差學生的“弱處”,達到平衡和互補的作用和目的;4.簡單應用、引導小結。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是對于教學過程中花費時間短、教學效果高和教師教學輕松三大功效,是在教師引導之中通過簡簡單單應用實踐教學方式的具體體現,特別是在學生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狀態”情況下進行行之有效的課堂討論引導,如果沒有教師及時有效的引導,那么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把課堂討論的議題就會跑偏,起不到真正分組討論的作用與效果。5.師生互動的作用:師生互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對于課本知識和與課本課程具有相當關系知識學習的作用,是考驗教師知識范圍和知識儲存量、知識量了解范圍大小以及多少的最好方式。這種方法就能夠“逼迫”教師熟悉教材、認真備課、專心講課和課后的經驗總結,確定自我教學評價。
積極主動的“自我參與狀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讓學生達到創新思維和創新性是小學教學難度最大的教學,這不是課堂教學的范圍,是引導學生學會認真聽課、聽懂課程內容、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提出問題、然后通過所學知識進行社會文化實踐所要達到的目的,當然這屬于創新思維的范疇。可是如果沒有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沒有課堂高效的效果所在,那么創新教學和創新性思維就是一句空話,必須是課堂高效前提下的創新思維,才能達到最起碼的課堂高效效果,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