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長征小學 顧振偉
由于學生處于中小學階段,作為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在人際交往、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控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當前在農村開展小學教育時,84%的農村小學沒有設置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組織。此外,91%農村小學沒有真正開展農村小學健康教育活動。一些農村小學設置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組織,基本是形同虛設。但是在調查報告當中顯示,8.5%的農村小學真正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然而這些學校通常為一些科研機構以及大學的課題實驗點,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農村小學領導和教師應充分意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部分農村小學教師通常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專業輔導教師工作,和自己教學沒有關系。許多農村小學的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心理健康系統性的培訓工作,因此沒有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內容進行全面了解。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直接降低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農村小學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不好,因此在教育孩子時寄托更多的希望,對自己孩子有了更高的期望值。并且,農村部分學生家長去城市打工,通常由爺爺奶奶照顧和撫養,但是這些長輩的自身文化水平較低,不懂得如何關心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壓力,不利于農村小學有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農村小學在開展教育過程中,當地教育部門應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農村小學應和教育科研機構和教育部門進行積極合作,構建完善的農村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有序進行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組織農村小學教師開展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相關講座,給學生策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活動,從而有效進行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師應遵循智育至上的教學理念,充分重視素質教育以及心理素質教育工作。農村小學教師和領導需要根據學生當前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創新農村小學教育理念,充分重視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全面提升教師自身心理素質,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識,從而有序培養小學生自身心理素質,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加強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構建一支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以及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鼓勵更多的專業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積極投入農村小學教育事業,引進更多的心理專業人才,有利于順利開展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逐漸完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家庭作為重要的影響因素,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心理品質,需要家庭充分重視心理輔導工作。因此,農村小學應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開展有目的和針對性的家長會,給家長講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同成長階段孩子在心理和生理存在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導家長應更多尊重學生的性格以及自身心理發展規律。由于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教師應給家長正確講解如何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家長和孩子之間產生代溝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在開展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能正確引導小學生自我調節以及認識自我,全面培養小學生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心理素質,充分展現出以人為本的小學課堂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