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中學 黃艷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主宰著教學的方向,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率無法提升。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有所轉變,學生將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還要將知識真正地應用于實踐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加強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寫作能力等,同時還要注重對語文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文化認識。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方法是比較單一的,大多數教師都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上,會讓學生練習寫字、語句、成語等語文基礎。然而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記憶的東西會比較厭煩,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提升。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展開語文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只是面對面的教學,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展開教學。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與廣泛使用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信息的傳遞既方便又快捷,各個行業利用信息技術不斷改進與創新發展,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育平臺的形式實現隨時隨地的教學,也可以創建網絡溝通與交流的工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及時詢問教師,教師予以解答,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將枯燥的語文知識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于枯燥的文字可能沒有興趣,但是對于圖片或者視頻會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視頻或者圖片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再引入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想要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時,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西沙群島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對西沙群島有一定的認識,接著再引出課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的呈現能使學生感受到西沙群島的風采,產生想要深入了解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世界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學習習慣也沒有養成,對于任何事物的興趣也沒有培養,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良好的引導,培養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將語文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與實際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件或元素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熱情,讓學生投入語文的學習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也應該實現分層教學,讓教學具有針對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小組合作教學法正好能完成此項任務,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根據教學內容給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合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會互相幫助、合作達到共同的目標,加強學生的溝通與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拓寬知識層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目標完成。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設置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形成語文思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文成公主進藏》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課文的內容利用演出的形式呈現出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樂趣,還增強了學生對歷史背景的理解與掌握。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改進與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