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晶
天津市河北區老年大學將鋼琴專業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本文僅就鋼琴初級班的一些教學經驗和做法作一點回顧和小結。
中老年人學習鋼琴多半是圓年輕時未完成的音樂夢,所以對于樂器的著迷程度甚深,對理論理解能力強、精神集中,這些都是中老年人學習鋼琴的優勢??烧且驗橹裕M軌虮M快獨立演奏,有時難免出現心急、彈曲子慢不下來、節奏不穩、處理細節不細致等問題。
針對老年學員出現的這些現象,我在第一時間囑咐學員要慢一點。不要剛學會一點就憑經驗、慣性超前練習下一步、甚至更多步的內容。大家所聽到的美妙音樂不僅是憑借感覺彈奏出來的,而是根據很多理論,運用專業知識處理出來的聲音。學員自學出來的那部分內容有的會因缺乏專業指導,走了彎路,不好調整,改錯會比重學更難。失誤、錯誤都是從快中產生的,因為速度一快就會產生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無形中就會增加曲子的困難程度,出現囫圇吞棗或不清楚的聲音,很多需要做出來的技巧也會無暇顧及導致樂曲呈現質量不高。所以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耐心,做到心態平穩。
對于鋼琴初學者而言,五線譜識讀是最重要的環節,因此,老年學員必須熟練做到五線譜識讀。老年學員記憶力減退,學習五線譜會慢一些,所以方法很重要。在課堂上,我將音符按照規律排列出兩組音,讓學員先看明白排列原理,熟悉規律??僧吘褂玫臅r候不是按規律排好的,有時音符會打亂單獨出現,于是,我總結兩套方案幫助學員盡快熟識:一是規律數音法。即按照大家理解的規律,從基點開始手動數到某個音符位置。這個方法慢,但把握性大,準確率高。二是口訣法。我編制了一套四句口訣讓大家分句背誦??谠E法見效快,當即就可以讓大家脫口說出各個位置的音,但同時忘得也快。所以,我讓學員將規律數音法和口訣法結合使用。兩個方法是相輔相成的。如遇口訣法記憶不清的時候,應靈活轉換手動數音,也可以得到正確答案。還有一個方法,是通過練習經常彈奏的常用音,讓學員克服困難掌握五線譜。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中老年人普遍不愛唱譜,有的不好意思唱出聲音,只在心里默讀,可卻總拿捏不準節奏,忽快忽慢談不上美感。讀譜不僅僅是念。我經常和大家說,心里聲音怎么想的,彈出來的聲音就是什么樣的。內心對音樂表達平淡如水,那么彈奏出來的聲音也將會是平淡的。所以我要求學員唱譜時要融入歌唱時的情感,將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拍子都充分唱足。順暢舒展的感覺才能使心境和手感踏實,達到心手一致,就不會出現忽快忽慢或對節奏感把握不清的情況。
例如,在教學中,我發現老年學員們對3/4拍節奏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中老年朋友大多聽過圓舞曲、華爾茲一類的舞曲,頭腦中有著“嘣嚓嚓”的印象,而實際在演奏鋼琴時卻又拿捏不好分寸,經常將3/4拍錯彈成4/4拍。為此,我通過唱譜一方面讓大家抓住并突出3/4拍的節奏特點——強弱弱,一方面教學員要讓這三拍建立位置感。我要求學員想象將第一拍和第二拍拉遠一些唱,第一拍唱出重拍后將第二拍拖長音唱足,好像過了一個圓拱橋一樣在“橋根”處再輕唱出第三拍。學員們將我唱的3/4拍語氣模式套用到具體的練習中,輕松度過了節奏感把握不準的難關。教學實踐表明,但凡認真按照譜子理順心境,邊彈邊歌唱的學員,對音符位置、音高音準的敏感度和樂曲的把握都會更勝一籌。
成年人的手比孩子的手稍微僵硬一些,靈活度較差,有些老年學員初學鋼琴時經常會跟我說,自己的手指“不分溜”,手腕僵硬。其實,手指的行走或跑動,也可以走點捷徑進行訓練。我常說,想要手指靈活,就要做一名“手指運動員”。體育運動員不僅是拼體力,也需要科學的訓練方法幫助他們了解運動原理,既能提高速度又保護自己不受傷。我們彈鋼琴也是一樣,一定要了解原理。
鋼琴之所以要“彈”,說明這個樂器是需要敲擊的,而不是摁或砸之類的動作,手指和手腕是最關鍵的,因為聲音和動作是密切相連的。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對待琴鍵它所發出的聲音質量是不同的。正確的方法是手指呈“9”字形,以第三關節為軸高抬出手,利用指尖與琴鍵的距離“狠準穩”擊打琴鍵,一定要一鍵到底,指尖著陸后迅速放松,每一個音符都要通過高抬手指去完成,這樣彈出來的聲音是有音頭的、通透清澈的、有生命力的。課堂上,我不僅讓學員通過聽、看分辨出不同手型彈出的不同聲音,還讓學員親自體驗這幾種手感的對比,讓他們親身感受應如何正確觸鍵。此外,還要注意手腕狀態。我常提醒學員,手指手腕一定要撐住,手腕手背要整體偏高于琴鍵“站起來”,這樣利于向手指傳送更為直接的力量。
大多數人平常練琴時,一般都是拿過來曲子,從頭到尾地毯式的反復練習。這種練習法耗時費力,存在問題的地方永久性存在,彈不好的地方還是彈不好。我告訴學員,練琴一定要“專病專治”,才能最終順利拿下整首曲子。老年學員大都兼顧家庭瑣事,空余時間少而散。因此我要求學員在練琴前先看透唱熟所彈曲目,對其大致音符動態曲調有所了解后再動手練琴。要采用“少食多餐”的練習方式,即將完整的曲子按照句法或者等比例分割成若干小組,范圍小了內在細致的知識點容易被發現并練習到位,這樣也降低了對陌生練習曲的畏難情緒。小范圍的重復再銜接起來,這樣分塊分段用10至15分鐘集中訓練,每天分多次由慢及快循序漸進練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筆者的練琴經驗和教學經驗,這個方法既省時又有效,適用于各年齡段學員。
最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學琴過程中大家都會有一種體會,就是有時已經很努力地練習一個難點了,可還是不通順。其實這是鉆進了練習的“牛角尖”。我們要放平心態,過一段時間后再彈這個難點,可能就會發現它自然就順了。這就是延遲性學習。要給克服難點一些消化吸收的時間,而不要一味著急拼命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