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亭林中學 王建洲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占據主體地位,通過言傳身教傳授學生知識及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是學生學習的標桿。青年教師剛加入教育事業中,對教育理念理解不充分,大部分青年教師將知識傳授和素質培養分開,加上欠缺學科教學經驗和未形成個人師德風范,導致教學中出現種種問題。由于剛進學校,受到自身限制,接觸的優秀教師很少,欠缺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請教的機會,限制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青年教師作為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影響。學校可以創建教師經驗交流平臺,讓校內有經驗的教師開展講座或培訓會,為青年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展現優秀教師的師風師德,為青年教師提供行為規范,并正面影響青年教師的師德構建。另外學校可以進一步發展交流平臺,讓附近學校的教師共同交流經驗,相互分享教學方式和方法,進一步充實學科教學內容,在交流中傳輸積極的教學觀念,分享師德形成的方法途徑,以個人經歷為實例,講述教師學科成長和師德風范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引導青年教師形成個人道德風范,使學校教育水平不斷發展,促進本區域教學質量的提升。
要想真正提高青年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及構建模范師德風尚,必須從青年教師自身入手。可以在校內成立教師工作小組,由優秀的教師帶領青年教師開展學習科研任務,為青年教師提供解決學生問題的方法,讓青年教師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優秀教師,觀摩優秀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和行為,感受優秀教師展現的師德魅力,進而引導青年教師掌握教學方法,以個人風范快速適應教學。
青年教師具有較強的可塑造性,在教師小組中學習到的經驗和方法,必須引導其親自在教學中實踐,將他人的教學經驗轉化為自身的經驗,在教學中參照優秀教師上課風范轉換為自己的師德素養,進而提升學科教育的質量和內容,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在教學中必須要將傳授知識和素質培養合為一體,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自身的專業知識,也要將個人品德規范齊頭并進,教師的專業知識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展現。師德最常見的表現為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好的學習氣氛,可以規避教學中出現的常見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在和諧的環境中發展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的學科教學提升。教師要與學生構建融洽的關系,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在課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學生做思想上的指導,引導學生形成學科學習素養和正確的行為觀念。同時教師自身要為學生做出榜樣,以認真負責、積極向上、熱情友好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在交流中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學生的積極反饋能進一步加深青年教師的教學責任心,提升青年教師的品德素質。
青年教師形成師德風范的主要因素是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只有教師自身的思想足夠高,才能提升品德素養,以個人師德引導學生發展良好的性格特征。閱讀是提升思想水平的重要途徑,青年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不斷學習,主動閱讀相關知識并進行思考探索,積極參與到科研工作當中,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思想高度,在學習中提高學科知識素養,使其在學科教學中可以拓展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科教學能力。學校也應該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的思想和品質,積極召開思想教育會議,提高青年教師對思想發展的重視,引導青年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知識,提高自我學科能力。學校還可以舉辦教師培訓活動,引導青年教師展開思想交流,探討對于學科發展的意見和自我感受,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文化活動,進行自我鍛煉挑戰,提升青年教師自身的修養和眼界。
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主干力量,學校必須緊緊圍繞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和師德風范建設的統一,指導青年教師充分理解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借助經驗交流平臺和青年教師自身的實踐應用,提升其學科教學能力,引導青年教師注重思想上的提高,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