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明 徐瑞謙
回津時,呢呢爸爸專門為呢呢捎回一本《井岡山精神代代傳》。他想,一定要把井岡山精神傳遞下去。
周六一早,呢呢爸爸帶著不滿6 歲的呢呢來到繪本館,和三十多個同樣熱愛閱讀的小寶貝們一起參加朗讀講座。
“眼睛看到哪里,手勢要跟到哪里,這樣聽眾才能進入我們所要表達的世界!”講座中,老師從發音、眼神、姿態等方面進行朗讀指導,并與寶貝們耐心地互動交流。
呢呢聽得真入神,坐在人群中的呢呢爸爸也不禁點頭,由衷地為這些充滿自信的小朗讀者們叫好。
當天下午,呢呢爸爸出差趕赴井岡山,開啟了紅色培訓之旅。一到井岡山,看到的便是滿眼的綠色——樹綠得青翠,山綠得濃郁,山腰間更是薄霧迷蒙,頗有“云共山高下”之感。
茨坪,這個小鎮雖然地方不大,卻擠滿了建筑。茨坪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斗爭的中心,如今保留了不少紅色革命舊址和遺跡。山道轉彎處,一步一風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巨幅標語,像是為這片青山綠水作的最貼切的“注腳”。呢呢爸爸心想:都說井岡山這片革命根據地發展成了紅色旅游城市,果然名不虛傳啊!
井岡山的清晨,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第二天一早五點多,呢呢爸爸醒了。站在窗前,向鳥鳴處張望,只見翠綠的群峰環抱著茨坪,鳥兒的叫聲愈發清脆悅耳。
來到庭院,三三兩兩健身的人群吸引了呢呢爸爸的目光。一位身穿練功服的白衣老者正在練功,一招一式仙氣十足。
“老人家,您練的是什么功啊?”“這叫‘回春醫療保健操’。”呢呢爸爸和老者攀談起來。
“您是井岡山當地人嗎?”
“我家在吉安,來井岡山避暑,要住上個把月。”
盡管老者滿頭銀發,但那爽朗的笑聲,充滿磁性的聲音,輕快的步伐,很難看出老人已年近九旬。
不遠處,舞劍的、打拳的、散步的、登山的……人們怡然自樂,過著恬淡閑適的生活。看著這些,呢呢爸爸的心變得很沉靜,仿佛自己也融入到這和諧的“青山綠水晨練圖”之中。
紅色之旅培訓開始,呢呢爸爸精神十足地投入到一天的學習中。
傍晚,呢呢爸爸和友人漫步在挹翠湖公園外。挹翠湖四周綠樹環繞,一路涼風習習,火炬造型的紅色路燈,各種紅色標志、標語,在遠山近樹中漸次而過,悅目怡人。
步隨神游,穿過廣場,同伴幾人來到茨坪天街的“紅色書店”。書店內部以“紅色文化”元素為主要裝飾風格,置身其中,仿佛被帶回了戰火連天、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
書店的“朗讀者計劃”閱讀分享活動開始了。幾位年齡不一的朗讀者輪流登臺進行閱讀分享,朗讀最愛的書籍片段,暢談自己的讀書感受。
看著臺下二十幾個靜靜聆聽的小朋友與家長,呢呢爸爸也來了興致和勇氣,朗讀了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在閱讀分享中,他說,“滔滔贛江,巍巍井岡。作為外地人,我深深地被井岡山精神感動,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天藍、山青、水秀、氣爽、路暢、城潔、人和而感動,更為大家的閱讀熱情所感動。有人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接下來的幾日,呢呢爸爸幾乎每晚都會光顧這家書店,做傾聽者、朗讀者、分享者。
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回津時,呢呢爸爸專門為呢呢捎回一本《井岡山精神代代傳》。他想,一定要把井岡山精神傳遞下去,讓呢呢知道《八角樓的燈光》《一根燈芯》的故事,讓呢呢知道——“和”就在綠水青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