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昂 吳智睿 劉 榴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江西 共青城332020)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為適應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趨勢,緩解公辦本科高校資源短缺問題,國家鼓勵公辦本科高校聯合社會力量舉辦獨立學院[1](74-74+84)。自此,我國獨立學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共有257所獨立學院。江西省獨立學院大多數誕生于2001年,目前13所獨立學院發展迅速,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創建于2001年7月,是江西省創立的第一批獨立學院。截至2020年6月,南昌商學院共設立了工、農、經、管、文、法、藝等7個學科門類32個本科專業。
(1)與江西省其他獨立學院比較
2001年,江西省9所獨立學院共設置了8個學科49個本科專業,南昌商學院開設5個專業,分別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學、園林和英語,其中開設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專業的學院6所,開設英語專業的學院6所,開設國際貿易學專業的學院3所。
2002年至2004年,江西省13所獨立學院全部創建并迅猛發展,學科門類增加到11個,專業布點數量達到175個。南昌商學院增加了13個專業。2005年至2008年,江西省獨立學院進入穩步發展階段,13所獨立學院在這三年發展中總共增加了55個專業布點,南昌商學院新增4個專業。2009年至2018年,江西省13所獨立學院共新增101個專業布點,南昌商學院新增專業10個。截至2020年6月,南昌商學院在江西省獨立院校中獨有的專業有園林、審計學和投資學三個專業,其余29個專業均有其他學院開設了類似的專業。
(2)與部分財經類獨立學院比較
鑒于南昌商學院以財經類學科為主的專業布局特點,本文選取了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大連財經學院和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進行比較分析。
從四所學院開設的專業數量來看,南昌商學院有32個專業,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有26個專業,大連財經學院有25個專業,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只有17個專業。
從專業設置的區別來看,四所學院獨有的專業分別為: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1個,南昌商學院7個,大連財經學院7個,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12個。可見,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設置的專業數量相對較少且與其他學院專業設置相似度極高;大連財經學院和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設置的專業較多,且均受母體學院影響較大,帶有財經特色和師范特色;南昌商學院以農商經濟研究為理念設置專業,以經濟管理為發展主線。
根據2015年—2018年四年的評價結果顯示南昌商學院共計22個專業參與首輪本科專業綜合評價。在首輪本科專業評價中,南昌商學院有7個專業在同類院校中排名第一;有16個專業在全省13所獨立學院相同專業中排名前三,總體專業排名結果在13所獨立學院中居于前列。
從學科角度來看,南昌商學院專業排名靠前的學科為管理學和文學,8個管理學專業排在前50%,文學專業中排在前三和前50%的專業達到了80%;農學的園林專業為南昌商學院的特色專業,在13所獨立學院中唯一布點;排名不太理想的專業所屬學科為經濟學、藝術學、工學和法學專業,四個學科沒有一個專業進入13所獨立學院相同專業的前33%。
獨立學院發展歷史較短,辦學經費不足,前期主要依托母體高校及專業設置受限等,造成專業設置必然存在趨同性很高的問題[2](27-29)。不論是與江西省其他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相比,還是與部分財經學院專業設置相比,南昌商學院專業設置均與其他高校高度雷同。與母體高校專業設置相比,南昌商學院32個專業有19個專業與母體學校雷同,除風景園林和商務英語兩個專業是2016年之后設立的之外,其他17個專業均為2008年之前設立;2015年之后,學院進一步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增加教學資源投入,注重打造專業特色。
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和《教育部關于近期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教高廳〔2000〕11號)標準,在國家控制布點的12種專業中,南昌商學院設置有4種,分別為法學、工商管理、會計和旅游管理,這四個專業在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依然被列為控制專業;可見,南昌商學院設置的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的種數偏多。毋庸置疑,是與經濟發展尤其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不相適應的[3]。從專業總數和國家控制專業數來看,南昌商學院專業數量增長過快,部分專業被列為國家控制專業,可能導致畢業生面臨較大就業壓力。
截至2020年,南昌商學院管理學專業13個,文學專業6個,經濟學專業5個,工學專業4個,藝術學專業2個,法學和農學專業各1個。根據江西省教育廳2015年—2018年對全省獨立學院首輪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南昌商學院共計22個專業參評,其中10個管理學專業全部排在13所獨立學院相同專業的前三,4個專業排名第一;文學專業中排在前三和前50%的專業達到了80%;農學的園林專業排名第一;然而,經濟學、藝術學、工學和法學四個學科沒有一個專業進入13所獨立學院相同專業的前33%。
從近三年(2016年—2018年)的招生數據來看,南昌商學院文學專業比較熱門,近三年6個文學專業招生錄取數持續增加的有3個,其中漢語言專業招生錄取數增長最快,分別為105、158、212,遠遠高于招生計劃數;冷門專業較多的為管理學專業,在近三年的招生錄取數中,14個管理學專業有5個持續減少,減少較為明顯的為工商管理專業,近三年錄取數分別為:104、90、60,持續增加的專業為0個。
可見,不管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結果來看或近三年招生錄取數據來看,南昌商學院各學科之間發展極不均衡。
通過與省內其他獨立學院比較,南昌商學院獨有的專業為園林、審計學和投資學專業,其中審計學專業和投資學專業為2014年和2016年新增的專業,近三年招生錄取數較為穩定,暫未形成品牌優勢;園林專業依托母體學院優勢,于2001年學院成立時開設,然而近三年的招生錄取數持續降低,專業品牌優勢不明顯。
南昌商學院以農商經濟、小微企業研究為特色,以經管類學科為主。然而,就目前學院專業而言,經濟類專業在專業綜合評價和近三年招生錄取數中均不理想;管理類和農學類專業在專業綜合評價中雖然較好,近三年的招生情況卻不理想。以上數據說明,南昌商學院還沒有形成專業學科的品牌優勢。
高等學校肩負著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的重任,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設置專業,實現差別化競爭模式,避免專業雷同等現象[4]。2003年,教育部印發《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指出: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主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努力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南昌商學院作為一所獨立學院,應當主要培養面向江西省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開設滿足江西省內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在專業設置時,應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找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定位,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打造一批“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專業,不斷優化現有專業結構。
獨立學院專業結構優化發展要統籌兼顧高等教育尤其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政策調整的形勢,權衡共性與個性、短線與長線、數量與質量、橫向與縱向等諸多關系,堅持科學發展,努力形成相互協作、各具特色、均衡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5]。當前,南昌商學院專業數量總量偏多,前期專業設置趨同性較高,與省內其他獨立學院重復設置的專業種類偏多,且各學科和專業發展不均衡。學院在優化專業結構時,應控制專業數量的盲目增設,逐步淘汰市場需求小、招生困難、專業綜合評價低、發展潛力小的專業,統籌各學科各專業的均衡協調發展。
近幾年來,獨立學院專業數量呈較快增長的趨勢,滿足了獨立學院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數量規模較快增長的同時,獨立學院應當強化質量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打造品牌專業。從專業數量和發展規模來看,南昌商學院已較為成熟,但在專業質量和品牌專業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南昌商學院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質量,打造品牌專業,一方面要注重努力提高各專業的辦學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優化專業結構[6](137-142)。學院應該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在整體優化專業結構的過程中,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原則,結合自身專業總體布局和結構定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有先后、有重點”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淘汰“弱”專業,強化“強”專業,打造具有農商特色的品牌專業,兼顧學科內專業均衡發展,實現規模與質量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