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道凱
教育督導作為我國法定的基本教育制度,在推動實現“兩基”目標、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是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應有之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教育督導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賦予教育督導新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把教育督導作為依法治教的重要環節,不斷強化教育督導的職能和作用。
2012 年,國務院頒布《教育督導條例》,標志著教育督導走上法制化的軌道。據此,依法對各級政府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情況開展監督,推動政府依法行政,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加快教育優先發展,初步形成與決策、執行相協調的、更為有力的教育督導制度。
2014 年,國家教督委印發《深化教育督導改革轉變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見》,對教育督導改革作出總體規劃,首次明確建立督政、督學和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督導體系。
2017 年,國務院印發《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首次明確對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內容并實施綜合督導;同年9 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強調完善教育督導體制,促進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職能,依法加強對地方各級政府的督導。
這次出臺的《意見》,是第一次以中辦、國辦名義出臺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對近些年一系列教育督導政策的全面深化提升,為推動教育督導“長牙齒”,建設“全領域、全口徑、全支撐、全保障”的督導新體系指明方向,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心和意志,對于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意見》強調以優化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強化結果運用為突破口,集中實現6 個第一次。
第一次明確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18 個中央國家機關組成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并明晰相關單位職責,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形成統一協調、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為省、市、縣健全教育督導委員會樹立了標桿。
第一次明確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要求到2022 年,基本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體制機制,并提出督導改革三大機制目標:分級督政機制、統分結合督學機制、評估監測歸口管理多方參與機制。
第一次提出學校(幼兒園)校(園)長在一個任期結束時,要接受一次綜合督導,同時要求對民辦學校開展全方位督導。
第一次系統提出建立教育督導問責的八項制度:完善報告制度、規范反饋制度、強化整改制度、健全復查制度、落實激勵制度、嚴肅約談制度、建立通報制度、壓實問責制度,要求整合教育監管力量,建立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審批、處罰、執法的聯動機制,確定壓實問責的三種情形等,針對性、可操作性都很強。
第一次明確督學配備的國家標準,要求將督學培訓納入教育管理干部培訓計劃,開展督學專業化培訓,提高督學專業化水平,妥善解決督學因教育督導工作產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勞務等費用,為破解相關困擾提供了政策依據。
第一次提出整合構建全國統一、分級使用、開放共享的教育督導信息化管理平臺,逐步形成由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支撐的智能化督導體系,深化了教育督導信息化發展方向。
《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教育督導發展站上新的起點。江蘇將全面落實新時代賦予教育督導的歷史任務,以學習貫徹為基礎,按照“把握方向、鞏固提升、創新突破、健全完善、建強隊伍”的總思路,優化落實思路,深化落實成效,破解落實難點,織密落實體系,激發落實活力,推動江蘇教育督導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九大關于新時代的重大判斷,要求我們必須立足新起點、確立新目標、明確新要求,瞄準建設教育強國,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概括的“九個堅持、六個下功夫”,是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形成了系統科學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為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改革,必須充分認識當前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一是社會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強烈,教育優先發展的認識更加統一、要求更加明確、氛圍更加濃厚;二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更加鮮明,為人民服務的立場更加堅定,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的要求更加堅決,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的使命更加光榮,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任務更加艱巨;三是教育的目的更加聚焦,教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的方向更加明確,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更加緊迫;四是全社會的育人作用受到更多重視,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為更加廣泛的共識,產學研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的取向逐漸成為主流。在這種背景下,教育督導要更加圍繞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落實“督政不忘政治,督法不忘方法,督學不忘學習,督事不忘求是”的工作要求,確保改革發展正確方向。
江蘇將高舉教育現代化旗幟,以督導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強化完善一級督一級的督政體系,更加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在率先完成“兩基”驗收和實現首個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全覆蓋基礎上,全力推動向優質均衡邁進,做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排頭兵;在基本實現省級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全覆蓋基礎上,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的督導評估,全面推進對每位校(園)長任期內綜合督導,全力推動義務教育規范辦學再上新臺階;進一步發揮評估監測的導向激勵作用,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監測、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監測和教育現代化監測,發揮好評估監測在教育資源預警中的作用;統籌好教育督導評估各方力量,在鞏固提升中共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既要抓達標示范,也要?;?、守底線,更要加強特色品牌建設,以特色塑造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影響力。
江蘇將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搶抓改革歷史機遇,以積極有為的實際行動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聚焦體制,加強統籌協調,全面落實省級教育督導委員會成員單位,明晰成員單位職責,完善機構設置,強化督政、督學和評估監測三大機制建設。創新督導方式方法,加強對市縣督導機構履職工作督導,壓實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機構履職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結果運用,樹立督導權威,推動督導“長牙齒”,在運行機制、理順職能、督導機構相對獨立上求突破。
健全完善督導工作制度體系、執行體系、評價體系,推動督導工作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有效。積極推動《江蘇省教育督導條例》立法工作,健全法律保障。制訂《江蘇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規程》《江蘇省教育督導機構工作規程》,進一步明晰工作職責,規范工作流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訂《江蘇省第三方機構參與教育評估監測管理辦法》《對設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考評工作指南》,不斷完善教育督導執行體系、評價體系。積極探索建立委托第三方評估監測機構和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教育評估監測的工作機制。以制訂出臺《江蘇省教育督導問責辦法》為抓手,推動深化教育督導問責機制改革。
出臺《關于加強教育督導隊伍建設的意見》,實施督學隊伍提升工程,完善督學培訓機制,不斷提升督學專業化水平,為推動督導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保障工作條件,落實相關待遇,建立省、市、縣責任督學激勵機制,激發責任督學的工作熱情。完善《江蘇省督學管理辦法》,規范督導行為,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努力建設一支覆蓋各級各類學校、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廉潔高效、專兼結合的督學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