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聶雁云老師一直致力于做自覺的教育者和學習者。多年來,她始終堅持全人教育理念,努力培養人格健全的學生。
豐富而有意義的班級活動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途徑。聶雁云老師相信,人是社會中的人,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指向“人”的健全發展,應該把培養社會人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而不能把教育僅僅局限為單一知識的教授。
基于以上的認知,聶雁云老師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了提升學生的研究意識、團隊合作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她指導六年級學生做“畢業論文”。她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和論證選題,讓學生組成小組開展調研。此外,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她還開展了“朗讀者”“閱讀閱美”“詩詞大會”等經典活動,以文化引領學生發展。
聶雁云老師在班級中推行項目化管理,她讓學生組成項目小組,以團隊的力量共同解決一個又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項目化管理增加了學生接觸、探索“Big Idea”(大觀念)的機會。聶雁云老師開展了好多經典的“管理項目”,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她的班上有“詩社項目組”,社長亦洪自己創作詩歌,同時也帶著班上喜愛詩歌的同學一起討論和創作詩歌;她的班上有“戲劇項目組”,這個項目組在經典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戲劇創作,項目組在2018 年和2019 年分別獲得了區級、市級課本劇評比特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如何指導學生獲取信息、辨析信息、利用信息,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何將學校教育和媒介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挑戰。媒介資源呈現的多樣化和靈活化,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媒介資源直觀多元的審美以及“真善美”的價值引領,對學生“完善自我”和實現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聶雁云老師利用“午間影院”,帶著學生一起觀看各種經典影片和電視節目,引導學生觀看后分析思考。
聶雁云老師在班級文化的主動建構中培養人,培養不斷創造生命的可能并不斷和自我、他人進行聯結,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的人。我認為,這是值得廣大班主任學習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