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江蘇南京 210016)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進工作作風,就是要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對于高校而言,全面凈化政治生態,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核心是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全面推進,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的全面加強,結合基層實際推進黨的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蓬勃發展,而這恰恰與巡視巡察工作的內在要求和最終目的不謀而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巡視工作富有成效,利劍作用充分彰顯。巡察是巡視向基層延伸、打通管黨治黨“最后一公里”的重大舉措,推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和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不斷糾治“四風”問題,是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高校開展內部政治巡察與凈化政治生態二者目標一致、使命相同、相互促進。
高校政治生態既指高校治理結構及制度體系,也指整體文化基礎及運轉環境,其基礎特征是系統性和生態性。高校政治生態的展現形式主要包括:黨政領導班子協調、黨員主體行為表現、紀檢監察體系運轉、選才用人機制、師德師風培養、機關作風建設、校園文化內涵與特色、大學治理結構設計、科研學術風氣、人才培養過程等。
1.2.1 是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要求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必須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校內黨委的領導地位不斷強化,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落實校長負責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營造高校風清氣正的環境、廉潔高效的氛圍。
1.2.2 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
高校具有學術自由、科研創新、思維發散等實際特征,存在一定的背離社會主義方向的風險,只有不斷凈化政治生態,抓緊抓實意識形態工作,將全面從業治黨落實落細才能確保高校社會主義性質,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政治保證。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艱巨任務,只有做好政治生態建設,才能為高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提供堅強保障。
1.2.3 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堅強保障
高校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開展各項工作,良好政治生態是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決定性因素,是貫徹落實高等教育事業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深化高校綜合體制改革,強化高校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的先決條件,是保證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中管29所高校實現巡視全覆蓋,根據巡視組反饋結果分析,目前高校政治生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3.1 二級單位黨組織政治意識有待提高
高校內部二級黨組織政治站位較低,黨委領導不夠有力的執行力,學習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也并不全面,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創新意識不夠突出。在學院黨領導弱化虛化的情況下,學院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強。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與中央和上級差距很大,“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不夠充分。存在重業務輕黨建,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力,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
1.3.2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并未根除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四風”問題進行了嚴肅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高校,特別是高校機關部門仍表現明顯,如學院議事決策過程中對重要事項討論多,落地實施少。學院領導存在官僚主義思想,密切聯系師生不夠,學院重大改革事項調查研究不充分,聽取基層意見少,未能積極回應教師關切,未能充分凝聚教師智慧促進學院改革發展等。
1.3.3 二級單位管理者不擔當不作為現象時有發生
現階段,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高校綜合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對公權力的監督和限制日趨嚴格,滋生出懶政庸政怠政和為官不為的消極情緒。主要表現為:對上級交辦的任務推諉扯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工作消極懈怠、放任自流。漠視群眾,長期擱置群眾的合理建議及訴求。自由散漫,對工作任務敷衍塞責,違反工作紀律。
1.3.4 不能腐的監督體系和不想腐的內在防線尚未完全構建
高校局部貪污腐敗行為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微腐敗”領域時有發生。不能腐的監督制度體系仍然存在漏洞,黨員接受監督的主動性比較薄弱。不想腐的心理堤壩仍不夠牢固,道德束縛和思想自制仍不夠堅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形式較為單一,崇廉尚潔意識尚未完全深入人心,黨內文化生態需要進一步優化。
巡察,是巡視這項黨內監督制度向基層組織的重要延伸,目的是發現黨的基層組織及其成員在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中的問題。學校黨委對所屬二級單位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開展的監督,是對被巡察黨組織的“政治體檢”。巡察工作必須從“三個政治”上抓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要問題:在政治高度上突出黨的領導,在政治要求上抓住黨的建設,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
開展高校內部巡察工作,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監督,使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對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凈化高校政治生態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2.1 強化基層黨的領導、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為凈化高校政治生態筑牢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而基層黨組織是黨的一線“指揮部”,是高校政治生態的“戰斗堡壘”,其領導力發揮如何,直接關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學校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直接影響高校政治生態凈化機制的運轉。開展高校內部巡察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基層黨委政治意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強了,各項工作就好開展了,干事創業的人心就匯聚了,政治生態的根基就堅實了。
2.2.2 精準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為凈化高校政治生態“治病開方”
高校內部巡察的工作方針就是“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發現問題是巡察工作的生命中線。通過開展高校內部巡察,進行自我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和找準內部各級黨組織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政治生態、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把影響基層單位政治生態的污染源摸清楚、找出來,開出政治生態的“體檢報告”和“治療建議”,進而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根源,認真查找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漏洞,通過督促整改推動問題的解決,確保上級和學校黨委各項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為推動學校改革事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2.2.3 提升辦學水平、提高治理能力,為凈化高校政治生態提供不竭動力
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高校都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規劃和辦學目標,而實現這些目標、推進“雙一流”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礎在基層。開展高校內部巡察,著力發現并糾正基層體制機制和工作執行不到位等問題,督促基層黨組織加強對共性、傾向性問題綜合分析和專項治理,不斷提升基層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用制度堵塞漏洞,可以提升高校政治生態自身免疫水平,強化高校政治生態凈化的新陳代謝能力,用制度完備、治理規范、管理科學的強大肌體為持續凈化高校政治生態提供動力源泉。
有了高校內部巡察這把“利劍”,就要善于利用,僅僅停留在花拳繡腿、走馬觀花是遠遠不能發揮其威力的,應該直抵病癥、切中要害,重點關注以下6個方面問題,用精準化巡察不斷助力高校政治生態凈化。
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決定著黨的各項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實際質效。巡察中要重點關注:一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高度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執行好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三是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以正氣充盈的政治文化涵養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凈化高校政治生態,必須把理想信念和意識形態工作作為凝聚人心的系統性工程來抓。巡察中要重點關注:一是切實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二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三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和育人功能,注重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和輿論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要把干部隊伍管理和基層黨建作為凈化高校政治生態的重要戰場。巡察中要重點關注:一是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二是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認真組織開展領導干部述職述廉;三是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突出政治標準,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
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追根溯源,強化政治生態上游源頭監管。巡察中要重點關注:一是馳而不息抓好作風建設,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重點整治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二是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用好用準“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同時做好違紀處理的后續跟蹤;三是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干部。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構建廉政風險防控動態管理機制。
高校黨組織要對管黨治黨的責任全面履行實施,紀委委員履行監督責任,強化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主體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一是壓實主體責任,加強對本單位政治生態建設的分析研判,將管黨治黨責任層層傳導到基層;二是擔負起監督責任,對“兩個責任”檢查考核辦法進行不斷完善,責任清單細致化分,從而推進主體責任考核、述職述廉、履職盡責全過程工作;三是分管責任落實到位,二級單位黨委班子成員責任擔當的意識要強化,主體責任進行分擔的同時,層層傳遞,從而把政治生態建設責任記于心、抓于手、落于實。
制度管黨,其本質意義是用流程化、制度化、可執行的制度文件管黨治黨。凈化高校政治生態,必須堅持思想自制和法紀管制相結合,內因外因共同努力。對思想根基的筑牢,進而推進制度建設,制度體系完善構建。一是要積極探索政治生態實時追蹤監控體系,監測常態化的政治生態,并建立起預警機制,來對政治生態狀況進行及時跟蹤了解;二是完善黨內法規體系,為凈化高校政治生態提供制度遵循。根據現行規章條例,尚未將所有教師納入監察對象范圍,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要加強,黨內法規關系要理順,才能防止黨內法規的漏洞的出現,進而營造出了風清氣正的高校政治生態,并給予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