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江蘇江陰 214433)
哈佛大學前校長陸登庭曾說:“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一種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們具有創造性,使人們變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弊晕錆h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率先提出“成功素質教育”這一理念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積極效仿與探索,努力嘗試將由應試教育選拔出來的大學生們引導到成功素質教育的方向上來。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最早一批推行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院校之一,通過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和管理措施,在培養“現代班組長型”人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創造性地提出“成功素質教育”這一理念的中南分校校長趙作斌教授認為:“成功素質教育”是一種以促進人的成功為最終目的,在高等教育階段,實行專業素質教育與非專業素質教育有機結合,有計劃、有重點地塑造學生的成功素質,確保學生學業成功與就業成功,并為其今后的創業成功和事業成功奠定素質基礎的教育理念,以及在這一理念的主導下所創立和形成的教育思想觀念與人才培養模式。他認為: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應是幫助和促進學生成人、成才、成功[1]。高校是校園與社會的橋梁,是為社會輸送人才儲備的搖籃。高校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理念與方法,對社會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正如趙作斌校長所述:教育就是要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只有那些得到社會認可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社會才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一定要培養經得起社會檢驗的人才[2]。尤其對于相對更側重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致力于學生成功就業的高職院校來說,成功素質教育可具化為: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有助于學生的職業成功。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一直秉持成功素質教育這一理念,明確提出了“魂系江陰,根植企業,為江陰及周邊企業群培養合格的具有‘班組長’以上潛質的生產、經營、管理者”的人才培養目標,隨著江陰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江陰職業技術學院與時俱進,將“班組長”修訂為“現代班組長”[3]。這一人才培養定位高度契合職業教育的要求,順應時代潮流,將人才培養的過程真正落到實處,完美地闡釋了大學教育必須實現兩個轉化:一是科學技術要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二是人才也要盡快轉化為生產力[4]。
而實現轉化的過程,卻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是艱辛而漫長的。任何的素質都不能直接傳遞,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內化而成。因此,成功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實驗、實習和實訓,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5]。這種“大量的實踐活動”正是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所探索出的“滲透式”德育模式,即主體參與活動、體驗成功感受、積極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而實現這一德育模式的落腳點,正是成功素質學分制。
3.1.1 測評體系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早在2005年就出臺《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成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為把我院辦成具有“江陰特色”和“鮮明個性”的高職院校,該院以開發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終身發展”的發展理念,“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成功理念,實施大學生成功素質拓展計劃。體現在“成功素質學分”具體實施過程中,即對學生在學習、生活、參加集體活動、遵章守紀等方面表現出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技能素質、人文身心素質和開拓創新素質等方面發展情況的綜合評價。學生在校所參與的各項活動分門別類歸為這4個方面,根據參加與完成情況按每項活動所規定的積點值進行記錄和累計。
3.1.2 賦值特點
在完善測評體系的基礎上,成功素質學分制有效實施的基礎就是建立一套合理的契合學生成功素質發展需求的制度,這就要依賴“成功素質積點”,做到有據可依、有據可查。在具體的積點賦值的設置上,需要服務于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滲透成功素質教育。
(1)全面均衡與側重發展相結合。
成功素質學分制實施辦法對積點賦值進行了體系化的整理,通過表格清晰呈現,要求學生應根據職業傾向心理測試結果,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從思想道德、人文身心、職業技能、開拓創新4個方面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原則上每學期在上述4個方面都應該至少獲得10個積點,否則即使積點累計已達60個,也視為不及格。將德育工作提升到與專業教學同等高度,從制度上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各種各樣豐富的活動,以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和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6]鑒于此,高職院校對技能掌握要求較高的特點,在活動項目賦值上采取一定的傾斜。這在《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素質學分制實施辦法(2018年7月修訂)》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如對學生作為聽眾聽取講座這類活動進行了細分,學生聽取人文教育類講座可相應獲得2個積點,相關專業學生聽取專業學術講座卻可相應獲得3個積點;又如對學生為某項競賽而參與的密集型訓練進行區分,院級文體集訓隊員可相應獲得16個積點,院級專業技能集訓隊員則可相應獲得23個積點。這樣的賦值區分,從具體積點賦值上對學生進行了“潤物細無聲”的引導,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各項專業活動,為專業教師開展專業活動提供了政策便利,也肯定了高職院校對技能要求的側重。
(2)人文素養熏陶與開拓創新能力相結合。
大學所學的某一門專業知識或技能不可能一輩子管用,而那些“專業以外”的非專業素質,在某些領域、某些階段,對于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起到重要甚至時決定作用。高職院校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較名牌院校學生來說處于劣勢。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代班組長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在具備專業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具備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落實到學生“終身發展”理論中來,就是用發展的眼光來觀察和看待自己。通過每聽一曲歌、每看一本書,都能成為比昨日、比他人、比自身更好的自己。在《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素質學分制實施辦法(2018年7月修訂)》中,在人文身心類項目考察中增加了“課外閱讀”這一考察點,具體設定為每借閱5 本圖書則計1個積點,限加4個積點。同時增加“閱讀之星”評選活動,積點值為3個積點。這兩項活動均由圖書館進行統計和評選,旨在引導學生放下手機、走進圖書館、增加閱讀量,切實提高人文素養的熏陶。在成功素質學分制制度中,所有的活動都有具體賦值及封頂值,唯獨開拓創新類項目中“志愿服務”這一項上不封頂。學生每參與2 h的志愿者活動,經活動組織部門負責教師認定之后,即獲得1個積點。充分體現出了成功素質積點政策在“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感受職場情境之后獲得的對企業文化的感知、理解甚至認同”上的導向性,促使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努力實現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班組長”型人才培養目標,真正體現成功素質學分制對于學校人才培養定位中的具體作用。
3.2.1 成功素質積點學分記載平臺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早在2005年就出臺《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成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意見》,最早使用紙質《江陰學院學生成功素質積點登記表》記載,通過班主任、系部、院級3個層面進行認證,并將登記表歸入檔案。紙質化表格的弊端在于不便修改、容易丟失、且認證工作存在滯后性,查詢和匯總存在工作量巨大的問題。通過2008 自主研發“學生積點管理軟件”,積點的量化工作實現了電腦化操作,能在校園網平臺上實現項目申報及審核、學生積點信息錄入、積點實施發布及在線查詢、輸出班級積點報表、打印個人項目清單等管理功能,為成功素質學分制納入學籍考核管理,提供了技術基礎。為實現數字化校園建設,2018年3月起立項開發“學生積點管理系統”(該系統數據庫采用ORACLE 數據庫技術,網上查詢采用JAVA 開發技術),通過增加積點項目搜索功能、數據生成功能、圖表直觀呈現、數據分享功能,實現對積點數據的多維度查看和圖表式呈現,經過進一步歸納提煉,實現數據有效分析。
3.2.2 平臺升級的意義與成效
成功素質學分制的使用平臺一直在不斷更新,一方面基于工作更高效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配合素質學分制具體制度實施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每個學生在每學期每條項目進行的系統數據記載,會產生個體、集體兩個維度在院級、系級、班級3個層面的龐大數據,對學生個體在校期間所參與的各項活動進行記載形成《成功素質項目拓展卡》,在于通過積點系統所呈現的多維數據對全院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引導,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更為直觀的依據、給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對全院教師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更有意義的數據分析,進一步完善該院素質教育學分制體系,并將成功素質教育的落實工作推進到一個新高度。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的成功素質學分制,由學工處負責組織實施。學工處教育管理科負責全院的成功素質積點管理工作,并指導各系積點工作的輔導員開展系部積點管理工作。通過設立院系兩級積點管理中心這一學生組織,協助分管教師開展工作。因此,加強對系部成功素質積點管理工作的考核,顯得十分重要。
3.3.1 活動開展過程與結果并重
對系部所開展的活動,院級積點管理中心采取常規與突擊相結合的督察模式,促進系部規范活動開展過程,如活動是否按時開展,若無特殊情況延遲開展20 min 以上扣除0.1分;活動開展現場是否有序,若現場秩序較亂又無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扣除0.1分。通過對系部活動開展的督察,促使系部開展有質量的規范的活動,獲得活動成效,真正落實成功素質教育實效。同時,通過抽查方式對活動現場所生成的學生信息采集數據進行核實,對學生的活動參與結果與成功素質積點政策進行核查,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成功素質學分的嚴肅性與權威性。
3.3.2 系統數據與材料數據并重
在剛開發完成的學生積點管理系統中,每位學生會生成一張動態的《素質拓展卡》,記錄學生所參與的每一項活動及相應積點值。這張《素質拓展卡》就是每位學生是否成功修滿成功素質學分的直接依據,等同于用于記錄課程成績的學籍卡。所以在進行成功素質學分制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求活動在學生積點管理系統中的精確記載,以實現《素質拓展卡》的精確呈現。如對活動申報名稱固定為:部門—活動具體名稱—活動負責教師—活動開展時間,若項目名稱申報不規范則扣除0.1分。同時要求妥善保存每項活動的紙質材料數據,并要求保存至學生畢業后三年。對原始紙質材料數據的保存,等同于學生各科考試卷的存檔,一來可以應對學生申訴,二來要求每項活動開展的負責教師擔負起相應責任,將成功素質學分制貫穿到全校的教育教學中去,實現全員育人大格局,深化成功素質教育成效。
成功素質學分制是實現成功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測評體系,需要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生源情況,在政策制度上不斷進行修訂,在技術載體上不斷進行開拓,在管理方法上不斷進行改進,需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去探索和總結,從而將成功素質教育的成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