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 400715)
《生活大爆炸》一直是備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喜劇,但該劇已在2019年5月完成了全部12季的播出。《小謝爾頓》作為《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以原劇中最受歡迎的男主人公謝爾頓·庫珀的童年生活為題材,講述了他和家人在得克薩斯州生活的系列故事,并成功引起一波新的觀劇熱潮。而十多年前,同樣是美劇經典的《老友記》所推出的衍生劇《喬伊》卻不那么令人滿意,只播出了2季后便宣布完結。《喬伊》也是通過使用原劇《老友記》中受歡迎的角色喬伊進行了繼續創作,主要講述了喬伊離開紐約,來到洛杉磯繼續追逐他的明星夢時的故事。同樣都是大熱美劇的衍生劇,收視結果卻大不相同。
衍生劇,是指從一部電視劇中發掘收視熱點,并根據收視熱點來制作一部新劇的電視劇類型。其形式一般固定,總體來說有以下3種情況。
(1)從熱門電視劇衍生出前傳或續集。這是衍生劇中最常見的改編形式,《小謝爾頓》便屬于此種,它沿用了《生活大爆炸》中的主角謝爾頓的形象,通過對時間、地點及演員陣容的改變來組合劇情,形成衍生劇。此種衍生形式可行性較高,因為與原作相近,觀眾的接受率較高。
(2)使用原劇中受歡迎的配角進行衍生劇創作。在此種情況下,并不會過多改變原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的設定,但主要故事情節會根據受歡迎的配角進行量身打造。例如90年代紅極一時的美劇《吸血鬼獵人巴菲》中深情吸血鬼形象安吉因備觀眾喜愛,華納兄弟專門以她為主角拍攝了五季的衍生劇《暗黑天使》。
(3)借用原劇題材,改變地點、時間、演員等方面內容。這類衍生劇與原劇之間的關系正如俗話所說,“換湯不換藥”。比如,《犯罪現場調查》與其衍生劇《犯罪現場調查:紐約》,衍生劇不僅沿用了原劇的故事風格和破案方法,還延續了原劇的人物特色,在這些基礎上才加入了紐約的城市特色。
2.1.1 收視率競爭的壓力日益增大
出品方和發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生共贏的立場。只有當出品方制作出受觀眾歡迎的電視劇,才會吸引電視臺的續訂。同樣,在收視率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電視臺也急需優質電視劇來提高競爭優勢,而衍生劇憑借其低風險、高回報的優點成了提高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之一。
美國三大全國性商業廣播電視網公司之一的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以下簡稱CBS)面臨的情況便是如此。其旗下金牌喜劇節目《生活大爆炸》迎來完結,如何填補失去《生活大爆炸》后的收視率成了令CBS頭痛的問題。此時推出《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前傳劇《小謝爾頓》,可以在《生活大爆炸》完結前吸引部分老粉絲,再通過宣傳包裝等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觀眾關注度。根據現在《小謝爾頓》的收視率來看,它的確為CBS帶來了不俗的觀眾效益。由此可見,衍生劇盛行的內動力是因為收視率競爭壓力日益增大。
2.1.2 衍生劇創作充滿創意,投資風險小,競爭力強
衍生劇制作的一個前提是母劇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在這樣龐大的粉絲群體下,衍生劇會依靠原有題材或人物等因素快速抓住部分母劇粉絲,從而在初播時取得競爭優勢,并通過通常的營銷手段吸引新觀眾。在老粉和新粉的保駕護航下,衍生劇往往會在同時期播出的電視劇中脫穎而出。就如《小謝爾頓》的第一季是同播出季的新喜劇收視第一,所有電視網喜劇的收視第二,僅次于母劇《生活大爆炸》。在這樣高的競爭力下,投資風險自然大大降低,投資方也更傾向于對衍生劇的投資。
同時,衍生劇因為有原劇制作的經驗指導,所以制作時更為快捷。但是衍生劇一味復制原劇必將受到觀眾的差評,只有進行創新才能不斷地吸引觀眾的眼球。CBS娛樂公司總裁曾表示,《小謝爾頓》雖然植根于《生活大爆炸》,但《小謝爾頓》卻以其獨特的基調、優秀的劇作和絕佳的演員陣容,在電視劇領域中立足了自己的位置。由此可見,創新是衍生劇可以立足于美劇圈中的一大因素。
美劇的制作與播出向來是以“觀眾至上”的。所以,觀眾是促使美劇衍生劇盛行于熒幕的重要原因之一。簡而言之,就是觀眾愛看促使了衍生劇的盛行。那么觀眾為何愛看衍生劇呢?
2.2.1 更高的觀眾接受度
首先,衍生劇繼承了原劇的某些核心內容,觀眾接受起來更為容易。《實習醫生格蕾》的衍生劇《私人診所》便是繼承了原劇中的醫療與生活的主線,選取了原劇中的婦科醫生Addison 作為衍生對象。在《實習醫生格蕾》所構建的心理預期之下,觀眾更容易接受《私人診所》,在《私人診所》中依舊可以看到醫生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依舊可以收獲滿滿的自我實現感。
其次,衍生劇已經在原劇的基礎上做過市場調查等科學分析,依據觀眾喜好對劇情、背景等設置進行改變,更加符合觀眾口味。就如,《執法悍將》的衍生劇《海軍罪案調查處》,該衍生劇為了籠絡年輕觀眾群體,依據觀眾口味,不僅精心挑選演員,還大量使用了在現實中都沒有普遍推廣的炫目高科技產品,最終大獲成功。
2.2.2 對原劇的熱愛和好奇
追尋《小謝爾頓》的粉絲有一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大爆炸》,他們開始看《小謝爾頓》的原因便是對原劇的熱愛和對原劇即將完結的不舍,希望借助衍生劇填補空白。《小謝爾頓》里的部分生活情節和《生活大爆炸》相照應,如謝爾頓愛打電子游戲是因為童年時期姥姥的培養等,這樣具有因果照應的環節更能激發老粉對衍生劇的熱愛。
同時,觀眾們在被謝爾頓和艾米之間的愛情故事感動時,也忍不住對謝爾頓的天才身份感到好奇,是怎樣的經歷塑造了現在的謝爾頓?制作方把握觀眾的好奇心理,將謝爾頓童年時期展現給觀眾,從而吸引觀眾觀看衍生劇。
《小謝爾頓》作為《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成功的引起了又一波謝爾頓風潮,其背后成功的原因也值得我們探究。
3.1.1 觀眾定位明確
《小謝爾頓》的觀眾定位十分明確,就是原劇《生活大爆炸》粉絲。
首先,在《生活大爆炸》完結之后,觀眾需要新的劇集來填補飯后的空閑時間,當觀眾選擇新的劇集時,會受到“選擇性接觸”心理的影響。“選擇性接觸”心理是指受眾并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而是更傾向于選擇接觸那些與自己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延伸到傳播學上,則是指大眾傳播更可能在加強原有態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導致原有態度的改變。《小謝爾頓》憑借對原劇主要人物謝爾頓的刻畫,減少了觀眾搜索并接受新劇的難度,所以說《小謝爾頓》憑借其題材已經吸引了一定數量的粉絲。
3.1.2 制作精良,加入新鮮元素
僅僅有好的題材是無法支撐觀眾們對衍生劇的熱愛的,《小謝爾頓》中豐富了許多原劇中沒有深入講述的人物關系。從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來看,《小謝爾頓》著重描寫了謝爾頓與母親、外婆之間的感情。而這兩段感情在《生活大爆炸》中也時不時地會被提及,在《小謝爾頓》中母親經常做給他吃,而謝爾頓對電子游戲的熱愛,通過《小謝爾頓》中也可窺見源頭,正是他的祖母所培養的游戲愛好。這些新鮮的關系處理,加之精良的制作,使第一季《小謝爾頓》成為全美2017年秋季最熱門的新劇集,成功俘虜了1 594萬觀眾。
《老友記》是史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之一,以生活在紐約曼哈頓的6個老友為故事中心,描述他們攜手走過的十年風雨歷程。全劇共10季236 集,于1994年9月22日至2004年5月6日在全國廣播公司(NBC)播映。十年《老友記》,已經成為一代美國人的記憶。可以說,《喬伊》和《小謝爾頓》有著共同的產生背景與任務:經典美劇的完結,承接收視率的空白。但《喬伊》的衍生劇之路卻走得不太順暢,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3.2.1 觀眾調查失誤
《老友記》之所以如此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因為6人之間十年的情誼動人。雖然喬伊也是頗受大眾歡迎的主角之一,但是這種歡迎是建立在6人不可拆分,紐約的大背景沒有改變的基礎上,當環境和6人行的組合被大幅度的改編后,喬伊便泯然眾人矣,失去了觀眾的吸引力。
并且,喜愛《老友記》的觀眾更傾向于6人之間的相遇,并非別離,相比之下,《小謝爾頓》選擇前傳進行拍攝在觀眾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因為觀眾是在已然知道后續發展的情況的心態之下進行觀劇的,而《喬伊》所拍攝的卻是一個缺乏觀眾熟悉感的未知情況,觀眾的接受度較低。
3.2.2 選擇角色失誤
喬伊雖然深受觀眾喜愛,但喬伊本身出場頻率較低,戲劇沖突也不多,只能算是一個有個性的角色,但并沒有超出情境喜劇的即成套路和人物塑造。他好吃懶做,有些天真,雖然重情重義,但是缺少可以進行衍生的人物沖突。與該劇其他人物相比,如錢德勒,更具有衍生優勢。錢德勒經常被提及卻很少出面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衍生劇的延伸點。與《小謝爾頓》相比,謝爾頓本身更加的糾結,更有喜劇的矛盾沖突點。對比之下,會發現制作組選擇的衍生角色失誤,從而導致了這部衍生劇的失敗。
衍生劇作為美國電視劇中的一大類型,在各大種類的電視節目競爭中逐漸崛起并盛行于熒屏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綜合以上分析,衍生劇能否把握原劇的核心傳遞內容,是決定該劇成敗的關鍵性因素。
反觀國產劇,雖然追著國內外熱劇和名作的腳步如火如荼地進行拍攝,但因缺乏創意和誠意而飽受國內觀眾詬病,如何學習美劇及其衍生劇的制作模式和經驗,創作出質量高且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是值得國產劇制作團隊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