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 教育學院,貴州銅仁 554300)
殘障人群的發展最終歸屬應該是主流社會,只有讓更多的殘障人融入主流社會才算是真正實現殘普一體,達到社會公平。在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文件中提到從2017—2020全面發展融合教育,而想發展好融合教育,就需要做好殘障兒童前期的康復訓練,就需要“康教結合”?!翱到探Y合”是把現代醫療手段和方法相結合并整合起來,對殘疾學生進行綜合康復、多重干預、缺陷補償、潛能開發等,可有效解決或改善智力殘疾、腦癱等學生在運動、感知、語言、言語、心理、認知和社會功能等方面的問題,提高相關方面的功能或機能,將技能進一步內化為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從而提高殘疾學生的生活質量[1]。隨著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關注,各種康復訓練措施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許多特殊學校已備受關注,例如,湖南省長沙特殊教育學校建立與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康復機構合作的“康教結合”模式[2];上海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對殘疾學生“康教結合”教育模式的探討與實踐等,均為更多的殘障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及康復。貴州省是西部地區的一個人口大省,根據我國第二次殘疾人口抽樣調查及占總人口的比例顯示,我省的殘疾人口有239.2萬人,占了總人口的6.4%[3],加之特殊教育領域師資較匱乏,就必須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康教結合”理念的應用以及教學技術、方法的改革,從多方面為特殊兒童的成長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讓貴州省的特殊教育跟上國家的發展水平[4]。
該研究借鑒了張慧在《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現象的態度研究》一文中的問卷,信度為0.723。該研究選取了銅仁市、盤州市、興義市、畢節大方縣、貴陽及遵義等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為調查對象。共調查到82名特殊教育教師,20~40歲的有66人,本科人數居多,調查對象多分布于聽障及培智班。調查的數據主要運用SPSS 24.0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
(1)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本職工作的認識情況。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在關于本職工作認識方面,24.4%的教師認為是單一的教育教學,6.1%的教師選擇教育教學、診斷評估,28.0%的教師選擇教育教學、康復訓練與治療,而選擇教育教學、診斷評估、康復訓練與治療的教師有高達41.5%的比例。
(2)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從事康復知識與技能的情況。在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運用康復知識與技能情況上,選擇“比較生疏”的教師占37.8%,59.8%的教師回答“部分熟悉”,回答“完全熟悉”的教師只有2.4%,無一人表示完全生疏。關于特殊教育教師是否適應學校所安排的康復訓練與治療工作方面,26.8%的教師表示“有些不適應”,而表示“比較適應”的教師占了總人數的50.0%,只有23.2%的教師表示“完全適應”,無一人表示完全不適應。關于特殊教育教師是否有能力擔任殘疾學生的康復訓練和治療上,認為“有些不能勝任”的教師占31.7%,64.6%的教師認為自己“比較能勝任”康復教育工作,而認為“完全能勝任”康復教育工作的教師僅3.7%,無一人表示完全不能勝任。
(3)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學習康復醫學知識和技能的態度分析。在特殊教育教師是否需要學習相關醫學知識和康復技能的問題方面,選擇“有些不必要”的教師占6.1%的比例,41.5%的教師選擇 “比較有必要”,約一半左右的教師表示“完全有必要”,占了總人數的52.4%。在特殊教育教師是否愿意接受有關康復技能培訓問題方面,選擇“非常不愿意”的教師無一人,9.8%的教師選擇了“有些不愿意”,回答“比較愿意”的教師所占比例高達47.5%,亦有42.7%的教師回答“非常愿意”。關于特殊教育教師應該學習的第二專業,即康復專業層面,9.8%的教師選擇“有些反對”,持“比較贊同”的教師占總人數的67.1%,23.1%的教師表示非常贊同。
(4)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含義的理解。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含義的理解程度上,表示一般了解的教師占總人數的48.8%,表示比較了解的教師占總人數的41.5%,表示完全了解的教師有7.3%,其中有2.4%的教師表示完全不了解。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在對“醫”的理解上,選擇“醫學或醫務人員”的占總人數的8.5%,選擇“對特殊兒童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占14.6%,選擇“康復訓練與治療”的約為總人數的1/3,占35.4%的比例,高達41.5%選擇了“以上都對”。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教”的含義理解上,選擇“教育或教學人員”和“針對特殊兒童的個別化特殊教育教學”的均占17.1%的比例,而65.8%的選擇“教”不僅指為特殊兒童提供的個別化教育教學,還包括滿足特殊兒童需要的相關服務。
(5)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實施“康教結合”的看法。關于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康教結合”的問題上,持有些反對的教師占2.4%,表示比較贊同的教師占總人數的52.4%,表示非常贊同的教師占45.2%的比例。在特殊兒童康復治療課程是否有幫于教學的問題方面,認為一般的也僅占了總人數的12.2%,認為比較有幫助的占47.6%,約為總人數1/2,認為完全有幫助的占40.2%,從數據上可看出,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肯定了特殊兒童的康復治療等課程,并相信康復治療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教學。關于康復治療課程是否可以幫助特殊兒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方面,認為完全沒有幫助的教師無一人,7.3%的教師認為一般,認為比較有幫助的教師占總人數的54.9%,認為完全有幫助的教師占37.8%的比例。
(6)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模式的看法。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在對各康教“結合”模式中,支持特殊教育學校人事制度改革,設崗聘任相關醫學專業人員與在職學習相關康復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師所占比例最高,均為26.8%,共占了總人數1/2的比例;其次,轉介特殊兒童到醫院或康復機構進行有關康復訓練與支持多學科專業團隊合作的所占比例均約為1/5,選擇外聘醫學專業人員實施康復工作的所占比例最低,僅占總人數的6.1%。
第一,從調查對象如何定義自己的本職工作方面來看,多數特殊教育教師認為他們的本職工作不僅僅只是教育教學,還包括了對特殊兒童的診斷評估、康復訓練及治療。由此可知,作為一名當今時代下的特殊教育教師不僅要會“教”,還需要學會許多康復治療知識和技能,以便為特殊兒童提供一些特殊服務,但這在無形之中也給特殊教育教師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對此,貴州省各師范類高??稍鲈O特殊教育專業,貴州省目前有76所特殊教育學校,而設有特殊教育專業的僅4所本科高校,2所??茖W校。因此有必要增設特殊教育專業,爭取從根源上解決貴州省目前特殊教育學校師資不足現象。
第二,從調查對象從事康復技能訓練現狀來看,目前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康復醫學知識及康復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況還是比較可觀的。
第三,從調查對象學習康復知識與技能的態度方面來看,絕大多數的特殊教育教師對學習和掌握相關康復醫學知識和技能持積極態度。但畢竟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目前所掌握的康復技能水平偏低,就業后所接受培訓的機會有限,時間有限,學習到的內容不是很全面。為此,目前一些設有特殊教育專業的高??煽紤]在特殊教育專業中多增設康復類課程,就業后可直接有效的運用大學期間所學的康復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各類特殊兒童。
第四,從調查對象對“康教結合”含義的理解程度方面來看,約2/3的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還并不是了解得很全面,應加強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及特殊教育專業學生對“康教結合”含義的理解。為此,各特殊教育學校及各高校之間可建立密切聯系,通過開展相關學術講座的形式共同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高校特教專業與醫學專業的合作,通過專業共享的方式實現互惠共贏。
第五,貴州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實施“康教結合”的看法方面,貴州省大多數特殊教育教師是比較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實施“康教結合”辦學模式的,因為這不僅可以促進他們的教學,還能提高特殊兒童的生活質量。
第六,從調查對象對康教“結合”模式看法獲悉,貴州省特殊教育教師對康教“結合”模式的看法各不相同且較為平均,這與當下的“康教結合”模式多樣化有關。目前,貴州省轉介特殊兒童到康復機構接受治療的模式已逐漸成熟,但仍需要繼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