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江蘇常熟 215500)
校園餐飲事關我國成千上萬的學生的飲食狀況,對學生們用餐情況有直接影響。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之后,食品安全問題逐漸成為我國關注的重點項目。一方面校園食材狀況需要從根源上加以保障,另一方面隨著針對校園食堂用餐效率的提升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化改善。然而上述問題的解決方式其實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加以實現。
食材的不透明一直都是制約學校學生對食堂產生信任感的主要問題。食材本身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飲食衛生,不在少數的學生都有過在校園食堂吃壞肚子的情況發生。這一問題的存在必然會讓學生生出校園為控制成本,隨意訂購食材的想法;加之各個地區校園食堂訂購“三無”食材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某市搗毀一個“黑豬肉”的制造和銷售窩點,并且發現這一窩點竟然是向該市的校園定向輸送豬肉的!
很多學生都會反映食堂廚房衛生情況非常差,如盛放廚余的垃圾桶永遠不會被蓋上蓋子;廚房油煙問題非常嚴重,異味非常大,甚至使用盛放飯菜的餐具都消毒不過關。
校園食堂多是承包給私人,而個人為追求經濟效益在招聘時更多地關注主要是從業者的個人能力,對身體狀況這方面關注程度相對較小。現階段國家對食品安全問題更加關注,所有的餐飲從業人員都必須持有健康證上崗,校園餐飲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對這部分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監督機制卻還未完善。
首先表現為用餐時間非常擁擠,體現在下課后的30 min~1 h 內,這一時間段的學生集中下課涌入校園食堂,造成短時間內校園食堂人流量大幅增加。其實這并不代表了校園食堂規模小或者窗口不夠,因為分析到現階段校園食堂存在的問題可知,除去用餐時間,剩余時間校園食堂人數屈指可數;另外還會出現部分窗口排隊擁擠,部分窗口排隊稀松,考慮到跟菜色相關。
菜品質量差幾乎是所有高校都會反映的問題,食堂承包給個人,并且個人每年會交很大一部分承包費用,承包商必然會考慮自身的盈虧問題,部分高校雖然會拿到國家的食品補助,但也是根據高校的實力和規模來給予相應補貼,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食堂承包商想要盈利,必然考慮從菜品著手,降低成本,這也就是無法保障菜品的質量的根本問題。
大部分高校食堂各個窗口也是使用承包制,運營人員通常是承包商自己負責,這也就導致了食堂經營人員在管理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外部環境對校園食堂的評價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這與食堂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有著直接關系。
高校本身便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高校附近很多商家為追求經濟效益,必然會在高校附近安排開店營業,賺取利益。這其中最為受歡迎的便是餐飲店,餐飲店投資小回報快,不缺客源,加之外賣平臺的崛起為這部分餐飲店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會,在各種各樣的外賣平臺沖擊下,校園食堂的發展空間被進一步的擠壓。
2017上半年工信部通信業運行數據顯示,我國移動手機用戶可達11億,手機持有率可達80.7%,并且隨著網絡數據傳輸行業的飛速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次。這其中外賣平臺也依托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上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例如,現階段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的平臺美團、餓了么等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現實生活。尤其對高校學生和校園食堂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傳統就餐環境屬于賣方市場,學生們的飲食與食堂餐品制作直接相關;而現在已經發展到買方市場,學生們的飲食可直接與自己的喜好掛鉤。
傳統高校就餐環境中,多是使用“三固定”政策,也就是固定時間點、固定菜品和固定劑量。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賣方市場,這種營銷方式無可厚非,但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的選擇逐漸增加,傳統“三固定”政策不利于提升菜品質量,無法對學生們的訴求有一個最基本的把握,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追求的高品質消費環境和服務。
然而依托電子商務對學生群體的消費行為展開分析,可通過數據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展開最為直接的判斷,例如搜集消費群體最喜歡哪一種餐品;三餐的消費習慣;三餐之外的其他消費點等多種行為都可以通過網絡推廣和信息收集的方式加以展示。
微信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網絡用戶首選的聊天工具,尤其是WeChat 中的微信小程序功能的不斷完善為高校餐飲電子商務貿易平臺的開展提供了機會。校園餐廳可依托校園或者外部環境的研發力量,構建屬于該學校餐廳的小程序,用戶關注小程序,即可從小程序中下達相關指令,信息處理系統接收到相關指令后,即可在餐廳終端設備中進行展示。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借助的是微信平臺,擺脫了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高昂的服務費用,同時微信小程序不受手機系統限制,Android和ISO 系統都可以使用。
這是基于現階段存在比較嚴重就餐時間集中和擁堵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集中涌入食堂必然會造成食堂擁堵,然而依托小程序可有效緩解這一問題。首先學生們可通過小程序瀏覽今日的菜品,看是否有符合自己口味的菜色,如果滿意,學生們可直接通過這一小程序下單,并標注是堂食還是帶走,如果堂食還應預約就餐時間,給予餐廳工作人員以充分的準備時間;另外消費者的消費記錄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這部分信息可作為支撐食堂優化產品的重要數據,搜集每天用戶最喜歡的餐品,如果這一餐品能夠長時間占據銷售最高紀錄,可適當增加同類餐品的數量,并搜集連續一月最不受歡迎的餐品,適當將其剔除,方便食堂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更新餐品,提升用戶的用餐質量。并且對學生下單量多的菜品進行多備份,下單量少的菜品少備份,很好地節約了食材。
校園內及時配送系統也是基于外賣配送飛速發展的產物,配送系統的發展在對校園餐廳造成一定沖擊的同時,無疑也是為校園餐廳創造了很大的機遇,配送機制并不是只有外部餐飲系統可應用,校園餐廳同樣可應用配送系統。餐廳可實施內外部配送機制同時發展的方式,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例如,餐廳本身可招收屬于自身的配送隊伍,這部分配送隊伍人數不宜過多,為的是在非就餐時間可通過這部分餐廳配送力量實現對餐品的配送,而就餐時間可大量借助學校力量實施配送,在校學生很多都會選擇尋找兼職來賺取生活費,校內配送便是一種非常好的盈利方式,學生們利用下課時間適當賺取也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
正如上文所述,校園本身便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校園內餐廳業務應不僅局限于校園內,可全面輻射整個校園所在區域。校園餐廳本身受社會認可度較高,單位、醫院、寫字樓都可作為校園餐廳的定點輸送對象。校園餐廳在非就餐時間內有著大量的閑置設備,若對這部分設備不加以合適利用,易導致資源浪費。為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可適當開發校外市場。但也要明確校園食堂的重點仍要放在校園學生就餐這一目的上。
粗放型食堂運營方式在現階段的高校就餐環境中所受評價非常低,高校餐廳想要改變現有的問題必然需要提升餐廳服務質量,以提升質量來贏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首先為保障學生群體用餐放心度,可將餐廳相關工作人員的健康證信息公布在小程序上;增加滿意度調查系統,學生們可以對此次就餐狀況進行評價,幫助餐廳基于學生的反饋進行改進。
安裝互聯網快速訂購系統設計方面,由于硬件鋪設成本高,平臺運行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與維護費用。平臺系統軟件開發還不成熟,一些程序算法還有待完善等,會造成部分程序方案難以執行,需要進定期維護。并且系統依賴于微信,因為數據循環是在微信系統內,依賴微信系統意味一旦微信系統發生改變與政策變更,平臺將面臨巨大危機。如果直接開發相應的餐飲APP軟件需要更多的費用以及維護成本。
平臺自身存在的線下服務能力是這方面的短板,會造成一定的經營風險。由于電子商務貿易經營方向定位模糊以及培訓輔導的不足,也可能會造成經營風險。因此,需要專業團隊設計、維護的基礎上,要加大工作人員培訓力度,讓工作人員熟練使用平臺系統,完善平臺功能并與承包商協商將平臺投入使用。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發展,高校餐飲行業的經營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校園餐飲電子商務貿易平臺的建設,為校園餐廳的經營模式轉變提供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案。雖然存在著技術的日益進步和環境的不斷改變等這些不確定因素,但仍有發展空間。實現校園餐飲電子商務貿易平臺的建設,有利于改變高校食堂經營模,有利于進一步整合食品業務,建設互聯網信息平臺,實現服務標準統一化、個性化,食堂菜單信息化、快捷化;這種模式下可有效提升我國的餐飲環境,高校本身社會地位較高,高校餐飲帶頭做出表率,規范好自身的餐飲環境,可以有效推動整個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