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博物館,江西九江 332000)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自身便具有文化旅游的特質,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館的旅游特性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為了更好的服務公眾,為公眾在博物館中的游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博物館應轉變自身的發展理念,積極從文旅融合中汲取營養,革新公眾服務理念,創新公眾服務方式,讓博物館內的豐富藏品不但能展示歷史文化,更可進一步拓展公眾服務空間,使觀眾在游覽博物館的過程的同時享受文旅融合下的精神洗禮。
文旅融合背景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旅融合的發展,不斷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和引導文旅融合的發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為博物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打造更具特色的博物館。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館在公共服務方面,將改變過去被動的服務理念和單一的文物收藏、展示模式,轉而在了解公眾對于博物館的需求的基礎上,運用旅游的服務理念,對博物館的平面布局進行統籌規劃,改變單一的文物收藏、展示模式,按照公眾的需求進行分類布局,從而迎合公眾的游覽需求,增強公眾在博物館游覽期間的情感體驗、知識體驗,使公眾的精神得到滿足。因此文旅融合有助于改變博物館傳統的管理方式,在充分利用館藏文物的基礎之上,凸顯博物館的特色。以2012年“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九江市博物館《九派云橫——九江歷史文化陳列》為例,大量利用圖表、場景復原、主題雕塑、聲光電的使用和多媒體互動演示等現代展示方式,大大提高了原本單調的600多件傳統文物的觀賞性、趣味性,充分將地區歷史知識用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出來,奠定了九江博物館作為地區歷史文化的殿堂地位,同時又確定了當代科技和藝術展示地的特別地位。由此可見,博物館公眾服務把復雜深奧的專業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手法介紹給觀眾,讓中華歷史文化無障礙地傳播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是衡量博物館公眾服務意識和水平的重要標準。(2)提高博物館的公眾服務質量。文旅融合下博物館的管理理念將得到革新,更多的關注公眾在博物館中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本著為公眾文化服務的原則,改善博物館的服務工作,不斷改進博物館的服務方式,讓公眾在博物館中感受到更加熱情、溫暖的人性化服務。(3)擴大博物館的公眾影響力。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館在公眾服務方面,其服務質量將得到大幅度的增強,公眾在游覽博物館時,因享受到高質量的公眾服務,對于博物館的認知將發生變化,從而認可博物館的公眾服務理念與服務工作,有助于在凸顯博物館的文化體驗價值的同時,進一步凸顯博物館的文化價值、美學價值、教育價值,從而大大擴大了博物館的公眾影響力。
雖然文旅融合為博物館公眾服務工作提供了發展機遇,提升了博物館公眾服務質量,受到了公眾的好評。但也要看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為提高公眾服務質量,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制約著博物館公眾服務工作質量的提升。當前博物館公眾服務理念與方式革新面臨的挑戰如下:(1)公眾服務理念落后。博物館屬于事業單位性質,并不是盈利單位,加之博物館作為文化單位,其主要的職責為文化管理,因此長期以來博物館在公眾服務理念方面創新不足,導致了公眾服務理念落后,限制了博物館公眾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2)公眾服務方式單一。博物館在公眾服務方式上,存在著服務方式單一的問題,未能根據公眾對博物館的實際需求,及時的轉變服務方式,導致所開展的服務工作只限于基礎服務,如在博物館的解說系統上,存在著解說不詳細、內容不詳實的問題。(3)公眾服務管理過粗。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精細化的管理是博物館公眾服務的主要趨勢,而部分博物館未能做好公眾服務管理工作,對待公眾服務管理工作不夠認真負責,導致了公眾服務管理工作較為粗放。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面對人們日益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博物館要樹立立足于公眾需求的服務理念。立足公眾需求的服務理念就是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借助大數據技術,了解公眾對于博物館服務的真實態度及建議,然后根據公眾的意見和態度,改進博物館的公眾服務工作,并在改進服務工作以后,及時的跟進公眾調查,以了解公眾對于改進后的博物館工作的態度,從而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的公眾服務工作。立足于公眾需求的服務理念,還要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關注公眾的行為,并及時幫助有需要的公眾,讓公眾能夠在博物館中感受到博物館的人文性。如九江市博物館在公眾服務工作上,將公眾服務工作放到第一位,不斷改進博物館的服務工作,為公眾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務。在文化服務工作中,九江市博物館十分關注公眾在博物館中的文化體驗、情感體驗,并根據公眾的體驗結果,不斷反思自身的公眾服務工作,從而構建起一套為公眾帶來個性化服務的公眾服務模式,如對于《皓月流光 鏡耀千秋——九江博物館館藏銅鏡展》《百年黃梅戲》等對外交流展覽,觀眾獲取文化知識的同時,又感受到文旅融合下用旅游方式宣傳九江歷史文化的良苦用心。
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館,博物館的豐富藏品是旅游項目發展的基石所在,旅游則是文化宣傳的有效方式之一,文旅融合把博物館的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有效的統一了二者之間的優勢,極大的推動了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博物館應樹立打造高品質文化旅游產品的理念。打造高品質文化旅游產品是擺脫博物館同質化的有效方式,博物館要基于自身的豐富藏品,深入挖掘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高品質的旅游產品。然后以服務公眾的視角,精心優化設計博物館的展區,讓公眾來到博物館后,能夠看到富有文化含量的旅游產品,并從旅游產品中學習到歷史文化。此外高品質文化旅游產品打造的理念,推動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拓展了博物館的藝術空間,提升了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如故宮博物院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優勢,在文創方面,運用故宮中豐富的藏品、文化元素,開創出許多具有文化價值的文創產品,如在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中推出了許多貼近公眾的文創產品,其文創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公眾們的追捧與喜愛,可見當前公眾對于高品質文化旅游產品是有著較為廣闊的市場。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館要立足地方、造福地方,要具備構建地方特色博物館的發展理念。博物館要將地方上優秀的文化,收集、整理后在博物館中開設展區展示出來,通過展示地方文化產品,使公眾能夠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進而凸顯博物館的旅游職能,使博物館成為地方上的特色景點之一,也是最具有文化氣息的場所。如九江打造的“跟著國學游九江跟著詩詞游廬山”2019中國旅游日九江文旅融合線路,深諳九江博物館中展現的九江地方人文和自然歷史精髓,開展如公益性非遺、文藝展演、西海漂流、千人品茗等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配合以名人、國學、詩詞和課本等主題旅游線路,使其成為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文旅融合下博物館和旅游的結合更加緊密,博物館要借助旅游這一形式,一方面改革博物館自身,提升博物館文化活動的趣味性、可玩性,發展博物館旅游;另一方面也要借助旅游這一形式,進一步宣傳和推廣博物館文化。因此博物館要立足于豐富藏品、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礎之上,打造博物館旅游產業。首先要改變公眾對于博物館的認知,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加強博物館的宣傳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公眾能夠了解到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豐富產品,感受到更加貼合大眾的博物館公眾服務氛圍。其次博物館要善于利用自身文化優勢,選擇適合文化旅游的文化項目進行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注意對文物的保護工作,協調好文物保護與旅游產品開發之間的聯系。
雖然文旅融合下博物館旅游有所發展,但要看到在博物館旅游方面,大型博物館的知名度較高,如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均有較高知名度,而地方博物館的文旅融合過程則較為緩慢,面對此問題,應積極創新博物館的文化旅游宣傳方式,擴大地方博物館的知名度。博物館要利用好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可開通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等,一方面可以在這些平臺中宣傳博物館的文化旅游產品、文創產品,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覆蓋更多的人群;另一方面新媒體平臺具有較好的互動效果,在與公眾互動的過程中,既可以了解公眾對于博物館文化旅游產品、博物館服務工作的意見,便于博物館及時調整公眾服務工作,開發更符合公眾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也有助于拉近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增強公眾對于博物館旅游的認可,提升博物館旅游的知名度。
文旅融合為博物館發展引領了方向,博物館要抓住文旅融合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緊跟黨和政府的政策,不斷革新博物館的公眾服務理念,切實將博物館打造成服務公眾的文化旅游場所,讓更多的人們能夠在博物館中收獲新知、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