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燕,車飛飛,王 燕
(1.山東榮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榮成 264300;2.山東省榮成市自然資源局,山東 榮成 264300;3.山東省泗水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東 泗水273200)
世界銀行貸款山東生態造林項目 (簡稱“SEAP”),于2010年7月啟動實施,2016年7月竣工驗收。SEAP布局于山東省的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和濱海鹽堿地改良區,涉及9個市、28個縣(市區),共完成投資102067.5萬元人民幣,其中利用世界銀行貸款6000萬美元,累計造林69155.3hm2,超額完成項目既定目標,世界銀行竣工驗收專家組給出了為數很少的“非常滿意”的評價結論。
隨著SEAP項目林后續經營管理的深入展開,項目的投資效益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盡管在SEAP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其投資效益進行了預測,但由于受當時的技術條件、經營管理、林業政策、物價波動、勞動成本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可行性方案中的投資效益預測數據很難與實際完全相符。因此,必須通過樣地監測與詳查,建立起多立地條件、多樹種、多造林模型等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其投資效益進行評估,確定更符合實際的后續經營方案。
1.1.1 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
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又分為石灰巖山區和砂石山區,其中石灰巖山區有4個造林模型(S1-S4),主要造林樹種有側伯、山杏、刺槐、花椒、柿子等;砂石山區有4個造林模型(S5-S8),主要造林樹種有黑松、板栗、桃、茶等;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共8個造林模型,造林密度在330~2500株/hm2,共造林36835.2hm2。該區涉及濰城、安丘、青州、諸城、曲阜、鄒城、泗水、嘉祥、新泰、東平、乳山、東港、嵐山、莒縣、五蓮、雪野、沂水、蒙陰。年降雨量在500~800mm;2016年8月,林分郁閉度在0.4~0.7。
1.1.2 濱海鹽堿地改良區
濱海鹽堿地改良區涉及濱城、無棣、惠民、沾化、昌邑、寒亭、高密、河口、墾利、利津,共有5個造林模型(Y1-Y5),主要樹種有白蠟、白榆、檉柳、棗、黑楊、刺槐、竹柳等;造林密度在330~1100 株/hm2,共造林30080.1hm2。年降雨量在500~700mm;2016年8月,林分郁閉度在0.5~0.8。
1.2.1 勞動力價格調查
于2010年、2013年、2015年分別調查 5個項目縣(市、區),其中在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選擇有代表性的3個單位;在濱海鹽堿地改良區選擇有代表性的2個單位;在造林季節,采取隨機采集的方法調查當地勞動力價格升降情況。
1.2.2 苗木價格調查
在項目建設期間,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實地調查造林苗木市場價的變動情況,記錄用于項目主要造林樹種苗木價格。
1.2.3 經營成本確定
建設期成本。由每年的財務決算報表與隨機抽樣調查相結合的辦法,獲得有關數據,經整理分析后,確定建設期單位投資成本。
后續經營期成本。項目后續經營期的經營成本(即各樹種第7年至27年)包括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整形修枝、間伐、主伐、采摘、運輸等組成。其經營費用采用連年(2008年至2016年)定點監測與隨機抽樣調查相結合的辦法,求算出單位投資成本,并確定為未來后續經營期的投資成本。
1.2.4 產量測算
在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和濱海鹽堿地改良區分別選擇與項目造林模型、立地條件、經營方式相似的有代表性的非項目林樣地12塊(其中石灰巖山地和花崗巖山地各6塊)和6塊進行調查,其立木蓄積和果品產量分別代表其每個造林模型的產量。
1.2.5 投資基準參數
根據2018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世界銀行貸款山東生態造林項目竣工報告與案例分析》,SEAP投資基本參數如下:
(1)貸款條件。貸款期為27年,其中寬限期為8年,先征費0.25%,貸款年利率直接用倫敦同業銀行拆借利率,每半年浮動一次。
(2)稅費。稅費按照項目林產品銷售收入的0.8%計算。
(3)立木蓄積、果品和碳匯價格。各造林模型、主栽樹種的立木蓄積、果品產量、碳匯量及其價格由28個項目單位采用樣地調查所得,詳見表2所示。
(4)財務基準貼現率按8%計算。
1.2.6 數據處理
使用sigmaplot圖形軟件作圖,用SPSS 21數據分析軟件對勞動力價格變化數據做單因素方差分析。項目凈現值(NPV)計算用公式(1)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計算用公式(2)計算

式中:NPV—凈現值;CI—現金流入;CO—現金流出;CI—現金流入;(CI-CO)t—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n—計算期;i0—基準折現率。

式中:FIRR——財務內部收益率;
CI——現金流入量;
CO——現金流出量;
(CI-C0)t——第t期的凈現金流量;
n——項目計算期。
2.1.1 建設期投資成本
項目建設期實際完成投資102067.5萬元人民幣,完成協議投資76275.2萬元人民幣的134%。其中防護林營建子項目完成投資99043.6萬元人民幣、技術服務與項目管理子項目完成投資3023.9萬元人民幣。項目建設期實際完成投資情況詳見表1。
(1)貸款資金。項目實際使用世界銀行貸款60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 39018.6萬元),其中造營林使用世行貸款5759.2萬美元,苗圃土建28.0萬美元,物資設備采購62.7萬美元,科研、咨詢服務和考察培訓135.1萬美元,先征費15.0萬美元。
(2)配套資金。項目累計完成配套資金63048.85萬元,其中省級完成配套資金3600萬元、市縣33472萬元、造林實體25976.85萬元。

表1 項目實際完成投資情況表
2.1.2 后續經營期成本
依據世界銀行山東生態造林項目的貸款協議規定,項目建設期為6年,后續經營期為21年,項目經營周期為27年。
根據SEAP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年度森林經營費用,按照2016年物價和勞動力價格,經測算,后續經營期成本313.77億元人民幣。
綜上所述,項目總投資323.98億元人民幣,其中項目建設期成本10.21億元人民幣,后續經營期成本313.77億元人民幣,分別占項目營造林總成本的3.15%和96.85%
項目建設期間,由于受匯率變化、當地勞動力價格上升、物價上漲(主要是苗木)等因素的影響,項目建設總投資大幅度增加。
2.2.1 美元匯率波動
項目執行期間,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從2010年貸款簽約時(參照2009年中期的匯率)的6.800下降到2013年的6.0969,之后匯率逐步反彈到2016年5月底的 6.5013,與2010年相比,匯率呈現較大的波動。項目執行期間各年度匯率變化情況詳見圖1。
由于美元匯率下降,導致項目竣工時實際使用世行貸款資金(加權平均匯率1:6.3063)的人民幣數比計劃世行貸款資金的人民幣數減少2962.2萬元,比計劃(40800.0萬元)減少了7.26%。為了保證項目質量,項目實際比計劃配套資金(35475.2萬元)增加投入1739.7萬元,比計劃增加了4.9%。

圖1 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圖
2.2.2 勞動成本增加
2010年至2016年度,項目區勞動力價格出現先穩定,后逐年攀升的趨勢,其變動趨勢詳見圖2。

圖2 項目區勞動力價格變化趨勢圖
由圖2可以看出,項目建設期間,當地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項目建設期勞務費成本大幅度增加。為了保證項目質量,按項目984.6萬個總工日,勞動力價格綜合平均上漲24元/天計算,項目實際比計劃增加配套資金投入23630.4萬元,比計劃增加了66.61%。
2.2.3 苗木上漲
項目執行期間,項目用苗價格前兩年基本保持不變,從第三年苗木價格開始上漲,其主要造林樹種苗木價格變化情況詳見圖3。

圖3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單價歷年變化趨勢圖
由圖3可知,項目建設期間苗木材料費成本大幅度增加。為了保證項目質量,按項目用苗量8518萬株,苗木價格綜合平均漲幅1.2元/株計算,項目實際比計劃增加配套資金投入10248.29萬元,比計劃增加了28.89%。
2.3.1 防護林林木蓄積量
根據項目的不同造林模型、不同主栽樹種面積、林分生長量以及世界銀行提供的經濟分析應用軟件,考慮項目經營期限等因素,按30年項目經營期,對項目林產生的立木蓄積量進行測算。經測算,項目營造的66915.3hm2防護林,其林分總蓄積量達658.39萬 m3。
2.3.2 經濟林果品產量
項目林果品收入主要包括山杏、花椒、柿子、板栗、桃、茶葉和棗等經濟林果品的產量。通過測算,項目營造的36411.2hm2經濟林,其果品總產量達47.45億kg。

表2 各模型各樹種蓄積量、果品產量及碳匯價值一覽表
2.3.3 項目碳匯價值
項目創造的碳匯價值,是按照不同造林模型的防護林林木蓄積量進行測算的。按2015年世行最新計算標準:碳匯價值(元)=活立木蓄積量(m3)×1.83×(1000kg/m3)×190(元/1000kg),經測算,30 年碳匯產出為1200000萬kg,其碳匯價值22.89億元。項目各模型、樹種林木蓄積量、果品產量及碳匯價值詳見表2。
根據項目建設期內各年度實際發生的投資額、項目林后期預計發生的管護費、化肥費用、勞務費等成本以及2015年省內活立木蓄積單價、果品價格和碳匯價值,對項目林活立木蓄積、果品產量和碳匯總量進行預測,按項目林產品稅費率0.8%和財務基準貼現率8%計算,整個項目稅費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5.8%,(略高于評估時的12.2%),項目稅后財務凈現值9.66億元。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濱海鹽堿地改良區以及整個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和稅后凈現值詳見表3。

表3 項目財務分析效益匯總表
在財務分析的基礎上,計算出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濱海鹽堿地改良區以及整個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詳見表4。整個項目經濟內部收益率為21%,比評估時的15.8%,上升了5.2個百分點,整個項目經濟凈現值17億元,說明項目建設經濟效益明顯。如把項目的釋放氧氣、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防風固沙等生態效益計算在內則經濟效益將會更加顯著。

表4 項目經濟分析效益匯總表
在對各個造林模型進行經濟敏感性分析時,考慮了以下因素:⑴活立木蓄積、果品及碳匯測算價值降低10%;⑵沒有碳匯價值收益。測算結果表明:如果10%產品價格的降低就會降低經濟內部收益率到13.6%。詳見表5。

表5 項目經濟敏感性分析效益匯總表
(1)結果表明,該項目能盈利,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整個項目稅費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5.8%,(略高于評估時的12.2%),項目稅后財務凈現值9.66億元;整個項目經濟內部收益率為21%,比評估時的15.8%,上升了5.2個百分點,整個項目經濟凈現值17億元,說明項目建設經濟效益明顯。
(2)研究表明,影響項目效益的因子較多。其中,匯率變化、勞動力增加、苗木價格上漲是影響項目建設總費用增加的主導因子。美元兌人民幣從評估時的1:6.80到2013年的1:6.09,建設期平均人民幣升值了7.26%,匯率變化是內資項目不具備的;勞動力上漲最多,比評估時增加了66.61%;項目苗木實際投資比評估增加投入10248.29萬元,比評估時增加了28.89%。
(3)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活立木蓄積、果品產量及碳匯量、單位經營成本、投資是對項目效益影響的關鍵因素。如果活立木蓄積、果品及碳匯測算價值降低10%或沒有碳匯價值收益,就會降低經濟內部收益率到13.6%;各因素對項目效益的敏感度大小為:單位立木蓄積價格〉單位果品價格〉單位碳匯價格〉單位經營成本〉投資。
(4)試驗表明,不同造林區域,其經濟效益不同。退化山地植被恢復區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分別是18.9%和7.4806億,濱海鹽堿地改良區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分別是23.8%和9.6859億。
(5)投資實效性分析方法不失為生態造林投資項目效益評價的一種方法。采用現金流量分析方法,能較準確測算出工業、農業、水電、房地產、旅游等行業基本建設項目投資回報率,是目前常用的項目經濟效益分析方法。但對于生態造林投資項目,單純采用現金流量分析方法測算項目投資效益是很難準確反映項目投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SEAP共設計了13個造林模型,其效益除直接經濟效益外,還包括防風、固沙、除塵、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吸碳排氧等方面。采用現金流量分析方法,SEAP中很多模型的IRR和NPV都是負值,不能準確測算出SEAP的實際投資效益。因此,建議在以后的生態造林項目中,可采用項目投資實效性分析方法,彌補現金流量分析方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