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貞 謝詩彤(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工業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經營靈活,在沈陽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如下表1,表2 所示。工業互聯網的到來加快了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進程,為今后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工業互聯網為沈陽中小制造企業帶來了許多優勢,例如推動了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融合,令一些中小制造企業也實現了整合機械制造技術以及電子控制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又如催化了跨界產品之間的融合速率,在許多傳統的制造技術中融入了新的技術,提升了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過程中的智能性與可控性,極大程度上豐富了產品的附加價值;還有實現了多種業務的交叉集成。當引入了工業互聯網背景下的新興生產技術后,沈陽地區各個中小制造企業的產業發展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節約企業生產成本的同時也節省了部分人力資源。

表1 2014-2019沈陽市中小制造企業總產值及其占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比例 單位:萬元

表2 2019年沈陽市中小制造企業經濟指標
中小制造企業是沈陽地區的制造企業集群的重心,找出中小企業在工業互聯網應用背景下存在的相關問題,關乎到未來整個沈陽市的制造業發展情況。因此,為了實現工業互聯網背景下,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在科技發展方向上的與時俱進,找到其中的制約因素刻不容緩。
在工業互聯網背景的長期加持下,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當中誕生了部分龍頭骨干企業,這些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保持了良性循環發展,在資金周轉與技術變革等方面游刃有余,將工業互聯網背景作為了推動企業飛速發展的“東風”,趁著這股浪潮實現了企業工業模式的質變。這些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發展迅速,在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行業內頗具知名度與帶頭作用的龍頭骨干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態與發展模式已經在行業與企業集群內部形成了榜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牽動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的良好作用,然而,在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中,真正能夠在企業集群中起到帶頭作用的企業屈指可數,龍頭骨干企業數量過少,致使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中“骨干企業帶動其他企業”這一發展方式收效甚微,不能夠維持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在工業互聯網背景下的穩定發展。
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中,各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投入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得以體現:
一方面,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缺乏創新性人才,老舊人才占比較高,新鮮血液的占比較低。沈陽地區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的發展步伐較為緩慢,并沒有完全適應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狀態,對于企業新鮮血液的需求尚停留在“有行業經驗”“相關專業畢業n年以上”等方面,導致創新型人才在中小企業集群中失去競爭資格,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整體創新投入出現明顯缺陷。
另一方面,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在創新投入環節準備的資金數額普遍較少,很多中小企業并不重視創新技術。這些企業的管理層更愿意考慮如何最大程度上節約生產成本,技術創新投資對于他們來說是成本的提升,與其拿出大量資金提升產業技術,不如用于企業周轉。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技術創新投資順應了工業互聯網大背景,完成了技術升級,升級過后的生產環節將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今后在生產環節中付出的成本會整體降低,這是一個回報遠高于投入的創新投資。
經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以發現,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對于基礎技術與零部件的生產依賴性較高,整體來看,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的價值鏈分工處于低端低位,這也是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在高端產業的價值分工極少的根本原因。在工業互聯網影響下,當其他地區、其他國家的制造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技術,逐漸分得高端產業鏈的價值市場時,沈陽地區的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仍糾結于零部件生產、基礎技術等低端價值鏈,久而久之,差距顯而易見。
龍頭骨干企業對于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的扶持作用不可忽視,而當前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中龍頭骨干企業數量較少,難以起到有效的推動與扶持作用。對此,本文的建議是采取企業幫扶制度,首先找到一些有潛力成為龍頭骨干企業的中小型制造企業,先解決這些企業在資金周轉、創新投入等方面出現的難題,加快這些企業成為行業內龍頭企業的速度,當這些企業具備成為行業內龍頭骨干企業的能力時,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企業幫扶。
首先建議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提升對于創新性人才的吸納,工業互聯網背景下,各個高校為企業輸送的都是新時代背景下的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在高校學習的內容更貼近現代社會工業發展現狀。換言之,這些高校人才雖然在社會經驗與行業閱歷方面存在提升的空間,但是這些高校人才一定比中小企業中老舊人才更能適應工業互聯網背景下行業高速發展的步伐,對于中小企業的幫助性要高于老舊人才。
其次是提升企業創新型投入,需要幫助沈陽地區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擺脫“創新投入是增加成本”的刻板印象,幫助這些企業實現創新性資金投入,讓這些企業看到投入后的利潤回報以及可節省的成本額,進入“創新投資-收獲回報-再次投資”的企業良性發展循環中。
針對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對于低端價值鏈的依賴問題,具體的解決辦法唯有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雙融合,發展產業品牌集群。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價值鏈分工較低這一問題是發展進度問題,只有提升發展進度,解決發展效率,才能夠在工業互聯網背景中實現中小制造企業的價值鏈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在工業互聯網背景下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本文認為沈陽地區中小制造企業集群找那個龍頭骨干企業較少,創新投入較少,且對于低端價值鏈的依賴程度偏高,對此本文提出的應對策略為推行企業幫扶制度、吸納創新型人才并提升創新投資以及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