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有效疏通了金融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令資金供需關系更為合理,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10 月15 日,央行發布的9 月金融數據顯示,9 月廣義貨幣(M2)余額195.23 萬億元,同比增長8.4%;9 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7 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增2550 億元和1383 億元;9 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3069 億元。
9 月金融數據充分表明中國金融形勢總體向好,高于市場預期。向好的金融數據,折射出中國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能力增強,所蓄積的發展動能在提升,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同時,也反映出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進一步加強,效果得到一定的體現。尤其是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在規范金融秩序的同時,加大宏觀經濟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效疏通了金融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令資金供需關系更為合理,投向實體經濟的資金明顯增加,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金融數據的全面回暖,是央行充分運用貨幣政策調整工具發揮靈活調控的結果。比如,央行會同有關金融管理部門,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豐富銀行補充資本的資金來源,適時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增強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能力,推動M2的回升。同時,認真執行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壓縮和控制房地產貸款規模,推動資金進一步向實體經濟領域和國家重點支持引導的領域集中,加大了金融流動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