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潔(臨汾市中心醫院)
2017年1月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指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要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科學評價為核心,以促進人才開發使用為目的,健全職稱制度體系,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創新職稱評價機制,促進職稱評價和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要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耕專業,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和獲得感。要向基層傾斜,對在艱苦偏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等,要有一些特殊政策。
山西省根據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推進評聘分開,增設基層報考層級,對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要求,職稱英語只要求三甲醫院及省直醫院,增設工作量、專題報告用以突出專技人員工作亮點。醫院的職稱評審、聘任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工作需要。
山西省S醫院成立于1950年,是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現職工總數1954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807名,編制數876,核定專技編制數813,設有53個臨床醫技科室,開發床位1650張,年門診量57.7萬人次,年出院4.7萬人次。(數據來自S醫院2019年二季度季報)

表1 醫院職稱結構
人社部門依據編辦核準編制數進行崗位設置,僅把控編制人員職數,編外人員由醫院自主管理,醫院未對編外專業技術人員設置職數。有限的編制數內,醫院通過公開招考,引進高職稱、高學歷專業技術人員,造成編制內專技人員占比大,中高級職稱多,同時高學歷晉升職稱所用年限短,再加之高職稱女性延長退休政策,職數問題突出。S醫院2011年首次崗位設置,因職數問題已在2015年變更崗位設置,專業崗位、高級職稱崗位比例已按最高比例執行,目前有6名正高、53名副高取得資質,未獲聘任。
以S醫院為例,醫院聘任工作以職能科室為主,成立考核專家組,設內科組、外科組、醫技組,從工作量和業務能力兩方面考核,同時設有一票否決及加分項目。在實踐中發現這種聘任缺少針對性,考核設置只能從基本面出發,缺少聘任的持續跟進及反饋。
以S醫院骨科為例,現科室共有三個病區,71名專業技術人員,詳見表2(骨科人員分析)。

表2 骨科人員分析
除上表外,科室有2個正高,5個副高待聘。該科室高級職稱(含待聘)15名,占全院高級職稱總數的7.1%,科室人數占全院專技總人數的3.9%。醫療隊伍高學歷扎堆,高職稱扎堆,人才梯隊不均衡。
該科室作為省重點專科,在人員上應有所傾斜,可作為一家綜合性醫院,我們需要結合醫院的整體發展考慮,每個科室管理者都應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診療。
在人社崗位設置的思路下,統籌兼顧編制、合同人員,科學進行全院崗位設置,統一管理編內外專業技術人員,以科室設置為基礎,兼顧醫院發展的超前性。
制定科室崗位層級比例,區別設置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科室崗位層級比例,對于省重點專科、兒科、全科科室可有所傾斜。例如臨床科室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占科室專技人員比例的18%,省重點專科高級占比可增至25%。各科室在層級比例范圍內,與職能科室、人事科室確定各科室及病區具體崗位數,制定細化考核標準,同時細分崗位,可設科研崗或教學崗。
在科學崗位設置的基礎上,考核不在集中于職能科室,權限下放至各科室,在職數范圍內科室根據考核結果確定聘任人員,醫院控制整體聘任比例及人數,對那些考核合格但科室未聘任的,職能科室統一考核。科室負責人不參加科室聘任,直接參加職能科室聘任考核。形成兩個考核層級,兩個層級互為補充,互不脫離。
在原有的業務能力、工作量考核的基礎上,增加教學、科研、創新能力、醫德醫風、科室表現考核項目。醫德醫風不再單作為加減分項目,增大其對考核結果的影響力度;創新能力的增設加強了新技術新項目的入科落地速度;科室表現是專技人員平時表現的體現,也促進科室的團隊建設。根據臨床、科研、教學、門診崗位的不同,合理設置考核項目權重,如科研崗的科研、創新能力權重大。在崗位靈活的基礎上權重的設置要體現客觀性,利于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
加大對考核的宣傳,讓專技人員了解考核崗位、指標、過程、目的,讓解聘、低聘、緩聘深入人心,減少考核結果執行的阻力。調到專業技術人員自身的積極性,利用聘任考核結果將職稱聘任做到能上能下。對于考核不合格,暫緩聘任,下個聘期考核仍為不合格,可根據考核結果降級聘任。對于一票否決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考慮降級聘任。
醫聯體由不同等級的醫院組成,對于低聘或緩聘的專技人員,可在醫聯體內根據其他醫院的人才需求進行人才流動,緩解聘任壓力的同時,增加醫聯體內其他醫院的專技力量,達到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