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彥超 顧耘 編輯/長歌
三十年齡段,正是男性筋骨豐隆盛實、肌肉豐滿健壯的時期。該年齡段男性平時飲酒、應酬機會較多。過量的飲酒能損害人體的多個器官,引發胃炎、胰腺炎、肝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神經病變、記憶力減退等疾病,增加食管癌、胃癌的發病率,同時還會影響性生活、降低精子質量。因此,在該年齡段控制飲酒對將來很有好處。
吸煙可導致多種肺系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腫瘤。為了健康,最好不要吸煙。如一時戒不了,最好使用過濾煙嘴,以盡可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平時,可多飲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等成分對香煙中所含的各種有害物質有降解作用,也可多食用像白蘿卜、胡蘿卜、木耳、蓮藕、菠菜、梨及橙黃色的水果等。
在起居上,需注意早睡早起,不熬夜,減少夜生活,不過度使用電腦、手機等,并時常做深呼吸,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如球類、短跑、慢跑、游泳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勞逸結合,增強人體新陳代謝。
四十年齡段,《黃帝內經》云:“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意味著男子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發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松動,身體逐漸從頂峰轉而開始下降。該年齡段的男性工作壓力最大、交際應酬最多,容易身心疲憊,出現亞健康狀態。
在飲食調護上,切忌暴飲、暴食或頓頓珍饈,避免攝取過多油脂誘發心血管疾病,應當飲食清淡,多食五谷雜糧及粗纖維食物,三餐合理,饑飽適當,甜食少量,飲酒節制。
該年齡段的男性腎氣漸衰,需開始注意保護腎氣,適當增加補腎食品,如黑芝麻、桑葚、黑豆、黑木耳、枸杞、核桃仁、栗子等干果類食物。
在起居上,宜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勞累,每日適量飲水。注意保護皮膚,避免暴曬,防止皮膚干燥。調節情緒和睡眠,適度鍛煉身體,逐漸降低運動強度,可以太極、步行、慢跑為主。

五十年齡段的男性到了事業高峰,身體負荷也到達頂峰。此時,“陽氣衰竭于上”,除見面部憔悴、出現白發甚至兩鬢花白外,聽力、視力逐步下降,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也逐漸多發。
這個年齡段的男性要戒除不良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或戒除危害健康的吸煙和酗酒。不要過多攝入油膩、高脂肪食物,飲食中適當增加蔬菜、粗糧和堅果的比重,多食補氣、補腎的食物,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需注意控制體重增長的問題。天命之年,新陳代謝減慢,易導致肥胖。過度肥胖除使人的身體承載過重的負擔外,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損傷等疾病。
生活上宜早睡早起,適度家務勞動,注意性生活的合理性和有節制性。平素可以養花、養魚,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忌欲、忌怒、忌愁,調適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使之和諧,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年齡段的運動,以打太極、散步、慢跑為主,步行每日一萬步左右為宜。
如出現視力下降,平時可多做一些眼部保健,上下左右慢慢轉動眼球,或按揉承泣(在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四白(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睛明(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等穴。
六十年齡段,這時候的男性多近退休年齡,生理上“肝氣衰,筋不能動。”“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身高、體重也逐步下降,皮膚松弛,牙齦萎縮,牙齒、頭發脫落,人體免疫系統機能進一步退步,較以往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由于退休后社會地位和生活節奏的改變,這時候的男性也可能出現情緒失落和不適應。
在飲食調護上,應加強營養,盡量少吃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和粗纖維食品,適量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
在清淡飲食的同時,繼續加大補氣、補腎的力度,多食燕麥、蕎麥、薏苡仁和豆類等對保護血管有好處的食物,適當攝入含鈣高的食物以延緩骨質疏松。
平素宜早睡早起,可增加一小時午休,適度家務勞動,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思想上要淡泊名利,以保養身體為主。
不要進行高強度體育鍛煉,以慢步走、打太極為宜,注意保護膝蓋,同時定期進行前列腺、睪丸、肝腎功能、血脂、牙齒和心肺檢查。

70歲的男性“脾氣虛,皮膚枯”,營養吸收逐漸不好,皮下脂肪儲備也慢慢消耗,出現皮膚更為粗糙、肌肉乏力、行動遲緩、反應遲鈍,記憶力也會變得愈發糟糕。
在飲食上,選擇清淡食物,可少量多餐,多食西紅柿、黃豆、胡蘿卜、南瓜子、核桃仁等有益于前列腺的食物。同時,為防止各種癌癥的發生,可多食用具有防癌作用的新鮮蔬果,如菠菜、番茄、芹菜、蘋果、豆芽菜、香菇、草菇等。注意盡量白天多喝水,晚飯后盡量少喝水,避免頻繁起夜。
居家環境宜寬敞明亮、整潔衛生,不宜獨居,盡可能減少爬樓以防止跌倒。平素可多與人交流、多閱讀書報,積極鍛煉大腦。
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每天堅持一刻鐘,主要進行屈膝、伸直的動作,堅持每天到戶外散步、做廣播體操等。同時,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凡事心胸開闊,使自己每天都心情舒暢,這樣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耄耋之年,此時的男性多已老態龍鐘、艾發衰容、行動遲緩、精神不濟。人體細胞、水分、骨質均減少,基礎代謝低,身體各臟器功能進一步衰退,因而各種疾病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較前明顯增加。
有些老人選擇“全素”飲食,這是不提倡的。實際老年人的蛋白質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因此,在飲食調攝上,還是要注意營養均衡,選擇易于消化、美味可口的食物。可適當多吃含蛋白質、鈣、鐵的食物,比如豆類、魚類、禽類、蛋類、牛奶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多食新鮮蔬果,增加膳食纖維防止便秘,同時還要注意食物衛生與平時服藥的禁忌。
平時注意不要久坐、久視、久睡、久立,可以做相對緩和的運動,比如散步、下棋等。在運動時要有人陪伴,避免運動損傷。外出時還要隨身攜帶常用藥品,如救心丸等,以備不時之需。此外,老年人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喪偶、空巢等造成心理上的孤獨,會使老年人變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從而喪失生活信心。因此雖遲暮之年,仍需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良好情懷,多參加社區活動,和其他老人在一起聊天娛樂,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心情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