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婭麗
產教融合是教育部門提出新的政策,對職業教育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有效實施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而基于電子商務領域的高速發展,高職院校應將產教融合的教學優勢最大化發揮,并結合科學的課程教學改革,制定更有效的教學手段。
立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必須緊跟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將產教融合落到實處。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要真正實現企業與學校專業之間的無縫對接,以企業需求開發課程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改革。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為能有效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針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進行了創新改革。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該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使其缺乏一定的經驗。而對于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而言,作為全國的重點高職職業院校,更應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其優勢,勇于創新,運用有效策略走出教學困境。
職業教育肩負著為國家輸送專業人才的重任,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若想能培養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進行專業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產教融合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與時代發展同步。基于電子商務領域蓬勃發展,各企業在尋求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他們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因此,企業與高職院校的發展,面臨著同一問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這不僅是有效開展教學內容的基礎,更是深化其產教融合的重要環節。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1994 年,截止今天具有25 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然而電子商務領域在我國起步較晚,導致其在教學課程體系構建上缺乏足夠的經驗。該院校的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教學業務能力也較強,但對于產教融合背景下開展的電子商務課程,卻缺乏正確的認知。他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偏向于在學校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在企業的實踐教學設置不多,沒有充分發揮其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優勢,因此,學校應在電商專業課程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活動中,雖在教學條件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發現,部分教師過于專注于教學內容本身,對電子商務領域的變化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他們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時,缺乏一定的時代性與應用性。特別是在課程教學中,未能及時的、充分了解市場發展和行業變化,使得教學內容與市場發展匹配度不高,不利于學生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考核體系主要是以過程性考核和課程結束后的期末考試成績為主,但是缺少企業對學生的考核。考試過程重點考核學生在學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導致學生考前臨時突擊,不能體現學生在企業的考核成績,這種考核形式嚴重偏離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立足地方經濟需求,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才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不同的專業領域,其中電子商務作為重點專業,在師資上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只是由于社會快速發展,使得他們在產教融合協同教學力度上仍有待加強。因此,雙方在共建育人、協同發展基礎上,應根據市場的需求,合理設置學校的理論教學與在企業的實踐教學課程比例。既不能只注重學校的理論教學,也不能只注重企業的實踐教學,要將兩者所占的比例進行合理設置。這樣,學生能更加了解電子商務行業的真實狀況,從而使其學習更具有針對性與方向性。
產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將學校與企業進行緊密聯合,雙方協同發展、實現共贏。而在此背景下,各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針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改革,應對雙方的需求建立正確的認知,并達成共識,協同共建課程體系,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企業若想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也必定是以創新為主要發展目標。因此,在產教融合視角下學校可選擇更具有特色的企業進行合作。在構建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時,學校可更多的發揮其優勢,根據企業實際運營特點,不斷優化其課程體系。并在合作過程中,通過企業的運營機制,密切關注電子商務市場的動向,并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調整教學內容,使其與市場發展匹配度更高,更具時代性、實用性。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應當將學校的考核和企業的考核結合起來。將考核方法融入企業元素,建立一套完善和可行的實踐教學考核標準,采用校內教師考核和企業考核相結合的雙重考核法。在考核中,內容上以“能力考核”為主,方式上以“學校和企業共同考核”為主,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這種考核形式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應用能力,以適應當前時代需要。
總之,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各高職院校應對當前教學課程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立清晰的認知,并能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行業動態,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同時校企應協同共建課程體系,從而促使學生不斷提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