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領導團隊發揮協同力,人們往往以“1+1>2”的公式形容其成效;但談及中西醫合作的效能,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岳陽醫院”)院長周嘉更認可的是“1+1>1”!
他向《中國醫院院長》雜志記者解釋,中西醫協同絕對可以在同一個患者、同一個病種的治療上協同發揮出更好的成效,那自然是“中醫+西醫,勝過任何中醫或者西醫單兵作戰”!
1989年自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系首屆重點班畢業后,周嘉長期在上海仁濟醫院胸心外科長期從事臨床及科研工作。在這家著名的綜合性醫院,他作為心胸外科醫生,在專業領域成就斐然,曾主刀實施了心臟移植等“皇冠”級別的手術。
十余年心胸外科醫師職業生涯,百尺竿頭如何在專業領域更加突破?周嘉立志在其心向往之的針刺麻醉心臟手術領域取得建樹。20世紀70年代,仁濟醫院曾經實施了全球第一例的針麻心臟手術。2000年,從美國進修學成歸來的周嘉,在新建的仁濟醫院東院,主導建立起心胸外科之后,也曾在該專業領域“小試牛刀”。 2005年,周嘉主刀的一例針刺麻醉無氣管插管心臟手術被英國BBC全球報道,讓中國原創的針刺麻醉技術重新走向世界。
“在中國,的確可以用中西醫結合最好的技術,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針刺麻醉就是中西醫結合的典范。”周嘉向記者回顧,秉持著這樣的醫者初心和對針刺麻醉事業的追求,他在2006年選擇調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另一家附屬醫院擔任心胸外科主任。
2006年起,周嘉帶領團隊在總結既往單純針刺麻醉優點的基礎上,將既往“清醒狀態下針刺麻醉心臟手術”的單純針刺麻醉技術,創新性地改良為“淺睡眠、自主呼吸狀態下針藥復合麻醉心臟手術”的現代針刺麻醉技術,開啟了我國針刺麻醉的“新發展期”,使針刺麻醉這一中國原創的技術得到了完善和發展。
2009年起,周嘉又帶領團隊將現代針刺麻醉運用到胸腔、肺部手術中。團隊重新確定優勢病種,制定了針刺麻醉臨床應用規范和手術指南,率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和實踐取得成功,證實現代針刺麻醉顯著減少60%~70%的麻藥量使用,提高了臟器的保護,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加速了術后康復,縮短了住院天數,同時也降低了醫療費用。
2007年,時任原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率團參加“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動,就將周嘉主刀的現代針刺麻醉心臟手術錄像帶到了現場,引起國際醫學界轟動。
在近20年的臨床研究和實踐過程中,周嘉領銜的團隊先后完成了各類病種的針刺麻醉手術10000余例,使上海成為全國最大的針刺麻醉臨床基地。2020年6月,他領銜的“針藥復合麻醉無氣管內插管在心肺手術中的麻醉技術”,通過了上海市醫學會的評審,被批準為中國原創的新技術項目。
創新成就獎
Innovation Award
1+1>1,是他的學術理念,亦是管理之道。開啟我國針刺麻醉“新發展期”,致力制定中西醫協同“中國標準”,一位外科醫生帶領一家中醫醫院,追求有中國特色極致醫療!
今年7月,國家衛生健生委發布《關于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在這項業界矚目的“國考”榜單上,岳陽醫院勇奪全國公立三甲中西醫結合醫院第一名。
采訪中,談及這項好成績如何達成,周嘉首先介紹起自己在醫院主導實施的六+一個臨床中心,包括心臟、腫瘤、婦科、骨傷、康復、五官中心及檢驗實驗中心(平臺)。他進而闡述道,“岳陽醫院的臨床診療中心建設,一定以疾病為主體, 以療效為評價體系。中西醫深度融合,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發揮出獨有優勢,實現‘1+1>1’!”
效率更高,療效更佳,在強調優質高效的同時,周嘉帶領岳陽醫院更加篤定中醫特色以及醫院特色的強化。
岳陽醫院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單位中唯一以非藥物療法為顯著特色的機構。醫院針刺麻醉心肺手術技術在全國領先的同時,推拿、針灸、皮膚入選國家中醫區域診療中心。
周嘉認為中醫特色技術的傳承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而讓傳統醫學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培養中西醫并重的人才梯隊,制定科學的中西醫協同的中國標準,這是三甲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的職責與使命所在!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018年,由岳陽醫院承建的“中國—毛里求斯中醫藥中心”開業,曾獲評“新時代健康上海典型案例之示范案例”。此次疫情中,中心在海外積極發揮中醫防疫、治療的優勢,讓這張上海名片更加閃亮。岳陽醫院近年來積極踐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規劃,作為盟主發起單位聯合長三角地區37家醫療機構,建立起“長三角心肺康復聯盟”;醫院名中醫工作室、友好醫院、遠程醫療會診和培訓中心相繼在寧波、舟山、義烏、余姚、溫嶺等地建立。
周嘉特別介紹,在長期緊密型合作、同質化管理的基礎上,確保高質量發展,醫院正致力于將處于長三角中醫醫療資源較薄弱區域的瑞安分院打造成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醫醫療中心。
彰顯宏大格局與強力擔當,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岳陽醫院陸續派出3支醫療隊馳援湖北前線,派出6隊人馬助力上海市定點醫院的患者救治。周嘉特別向記者介紹,從心逆行,堅持中西醫并重,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隨上海中醫醫療隊出征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岳陽分隊,是上海中醫醫療隊中最早收治患者的,除了常規西醫治療外,還有中藥及針刺、功法、穴位敷貼等中醫外治法,打出了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組合拳”。醫療隊更創新性地將管針帶入負壓病房使用,療效顯著,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贊譽。
岳陽雷神山1號方+岳陽針刺術,成為此次馳援抗疫前線的“上海經驗”突出亮點。周嘉進一步介紹,醫療隊實現中醫治療率100%,純中醫治療率是60.7%,且針刺、功法等非藥物療法統統上陣,取得了患者零死亡、零復陽、醫務人員零感染的成績。他感慨,此次抗擊疫情的實戰中,中西醫發揮出不同“兵種”的優勢:西醫就如同機械化部隊,攻城拔寨、攻堅克難、快速推進,中醫就如同步兵戰隊,鞏固陣地、清除殘余,為機械化部隊提供有力保障。中醫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理念可以貫穿新冠肺炎患者康復的全過程。中西醫協作共同貢獻了我國防疫抗疫工作舉世矚目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