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健康謀福祉”是醫者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同時也是日照市中心醫院煉強學科、找準新的發展路徑與突破口的初衷和落腳點。
無論是學科建設領域的內強外引,以醫護為主體推動醫共體建設,還是防疫抗疫背景下的有條不紊,日照市中心醫院都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山東省日照市中心醫院,2019年,醫院的人員支出占到全部支出的43.46%,醫院藥占比持續下降至25%左右,與此同時,臨床路徑出院人數達全院出院總人數的53.95%……醫院院長葉紅暉向《中國醫院院長》雜志記者介紹,圍繞各項公益性任務、約束性指標,日照市中心醫院經濟結構與運營能力進一步改善,實現了優質、低耗運行!
2020年以防疫、抗疫為序幕展開。醫療衛生機構作為防疫抗疫的一線,其承受的壓力與挑戰是巨大的。葉紅暉說,自1月21日,醫院接上級通知正式開始部署防疫抗疫的工作;1月23日起,全員無休、正式進入緊急備戰狀態,醫院全體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892名醫務人員遞交請戰書,自愿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一線;張繼超、尹霞前往武漢支援抗疫工作,為疫情防控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我們院領導班子意識到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因此第一時間成立了5個工作小組,分別為感控小組、救治小組、后勤保障小組、綜合協調與督導小組、院內秩序管理小組,由院領導直接擔任小組組長。”葉紅暉特別表示,院內秩序管理均以確保正常的醫療救治為目標而設。
事實上,這為疫情中的正常醫療需求的滿足發揮出巨大保障力。葉紅暉介紹,在嚴格院感措施背景下,在較合理的院內布局基礎上,醫院進行了發熱門診、感染病區的流程優化與設施強化,購買120負壓救護車2輛,并盡一切努力做好防護物資的保障。因此,疫情中,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檢查、胃鏡腸鏡等內鏡檢查一天未停,只有口腔科的非急診服務項目有短暫半個月的休停。
她進而舉例介紹,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每天近170多位患者透析,為保障患者透析需求,“特別是來自農村的患者,實施封村后,他們就醫更加困難;因此醫院實施一患一陪護、訂餐送餐制,安排患者住進病房安心接受治療,收獲了極高的滿意度!”
“讓患者受益,這是我們發展的初心!”葉紅暉表示,這同時也是醫院煉強學科、找準新的發展路徑與突破口的初衷和落腳點。
日照市下轄2區2縣,戶籍總人口308.21萬,日照市中心醫院位于市級機關駐地東港區,東港區市區面積只有57.4平方公里。“日照市區的兩家三甲醫院均在我院數公里半徑之內,競爭的態勢之下,‘不進則退’!”葉紅暉坦言,日照市中心醫院的發展緊迫性長期存在。
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哪里?人才和學科一定是必選項。在此基礎上,葉紅暉同時明確,醫院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謀求更大的進步,借力發展勢在必行。
因此,葉紅暉鼓勵全院各臨床科室主動尋求對外合作,借勢發展。她向記者表示,“只要科主任想做,由科主任提議、對外聯系,院里一定支持!”
自2016年開始,醫院陸續與北京、天津、濟南等10余所國內知名醫院的專家及團隊合作,構筑起長效合作機制,建成高水平的專科診療中心。其中,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肝膽胰脾外科的合作已滿四年,葉紅暉總結,這項合作不僅僅實現了肝膽胰外科本身的發展,比如該科室的三四級手術占比已接近70%,微創率達到90%,還帶動了一系列平臺學科的發展。她進一步解釋,為更好地發現早期肝膽疾病,醫院影像科“被迫發展”駛入快車道;因高難度手術對術中麻醉的要求,麻醉科整體能力得到鍛煉;而病理科也適應術前傳遞診斷、術中快速診斷的工作節奏,在密切跟進中得到進一步提高。
葉紅暉感慨,醫院的重視、各科室的積極協同,不僅起到了鞏固合作的效果,更讓專家們把日照市中心醫院的科室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傾囊相授。她介紹道,“我們醫院以前的學術氛圍并不濃,但在國家級專家的指導與帶動下,科室開始舉辦學術沙龍、文獻匯報會、病例分析會等活動。”
2019年,醫院強化腔鏡微創診療、放射介入、心臟介入、神經介入、內鏡下診療、無痛手術等業務,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5項。科研方面,全院成功申報市級科研成果12項,發表醫學論文115篇;檢驗科與病理科多個項目通過了國家級質量評估,創下多個全市唯一。當前,市內首家臨床醫學研究所“日照市肝膽胰脾外科研究所”已正式掛牌,配套實驗室的建設正積極推進。
招才引智的同時聯動基層,2019年,日照市中心醫院醫共體正式運行。日照市在醫共體領域探索較早、成效顯著,曾獲得國家層面關注。結合先期經驗,日照市中心醫院作為牽頭醫院,著眼遠程會診、心電、檢驗、影像、消毒供應、健康管理“五大中心”平臺建設與運行,為完善醫共體內上下醫療機構間的轉診綠色通道,深度落實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日照市中心醫院醫共體雙向轉診聯絡站”也正式成立。
“醫院明確了向醫共體單位派遣醫生的規范與機制,確保發揮出長效與實效:同時我們鼓勵高年資護士在業余時間到醫共體單位講課、培訓,一段時間內大家將諸如7S管理等理念推廣得很好,院內護理改善的行動也越推越快……”葉紅暉總結,幫扶基層的過程中,大家專業價值得到體現,精氣神十分高漲!
高質量發展,醫院在醫改中構筑了更好的收入支出結構后,葉紅暉想到的仍然是惠及患者,她作為神經內科醫生,出于專業敏感,認定要將康復的醫療鏈條做齊并夯實。
“康復的重要性,我太了解了!”葉紅暉介紹,醫院當前已經將早期康復融入術后患者的住院治療,還計劃推出康復的周計劃,做到長期跟蹤與指導,“康復可以大大縮短疾病治愈周期、促進愈后改善,效果十分理想。”
日照市中心醫院目前已建立一支面向兒童與成人的康復醫護隊伍,面向社區、指導社區的產后康復專業團隊也有了11人的規模。2019年,醫院首次承辦了中國疼痛診療康復產學研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基層疼痛診療康復高峰論壇。

院長語錄
讓患者受益,這是我們發展的 初心!
只要科主任想做,由科主任提議、對外聯系,院里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