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琳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蓮池幼兒園
跨入21世紀,互聯網快速發展,4G、5G相繼到來,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很大的方便。“互聯網+”理念影響著各個領域,打破了傳統的家教模式,家長和學校開始利用互聯網實現家園互動培養教育孩子。這種互動方便、快捷、高效,深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一個孩子,如果從小養成好的習慣,會讓他受用一生,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這個道理。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的潛移默化,都在無聲勝有聲處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因此,利用互聯網實現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實踐研究成了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網絡互動式教育目前在我國有很多嘗試。比如沿海地區和一些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她們利用網絡向家長開展名師家長講座,利用校園網站介紹幼兒園的概況,分享孩子的在園表現,幼兒園一日活動動態等。最初的嘗試更多的是單向的服務,即幼兒園面向家長的輸出,而對于如何利用互聯網實現家園雙邊互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幼兒階段,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一般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良行為習慣。我們對此進行家長和教師問卷調查,問卷中列舉了在幼兒階段多發的不良行為習慣的表現,家長和教師根據問卷內容進行選擇,整理分析后我們得出了如下結果:在幼兒階段,不良行為習慣大都表現這些方面:吃飯挑食偏食、啃咬指甲吮吸指頭、喜歡告狀、莫名其妙的生氣發脾氣、攻擊弱小、說謊話、膽小孤僻、過分依賴老師、抱著玩具或咬著被角衣物入睡。通過實踐研究,幼兒的這些不良行為習慣,通過適當的方法是可以矯正的,但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庭和幼兒園進行家園一致的教育,持之以恒的培養。
在日常教育中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多位家長苦于找不到好的教育與方法。他們都非常渴望能經常與老師溝通,但有時因為忙于工作、生活壓力大,孩子留守不在身邊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耽擱,使得他們不能及時與老師溝通,幼兒不良行為習慣不能得到及時糾正。這些都給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我們園小班就有這樣一名問題兒童。在家表現都很乖巧,可是到了幼兒園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半天能打哭好幾個孩子。老師多次教育沒有改正。老師就用手機把孩子在園的表現錄下來,發視頻給家長看。后來通過溝通,才弄明白原因,這個小男孩在家如果調皮不聽話,家長就會揍他。孩子有點畏懼家長,在家表現很乖,可是到幼兒園,就采取攻擊別的孩子,以此引起老師注意,久而久之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隨著互聯網時代來臨,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被拍照或者視頻留存過程,雙向及時溝通,實現家園雙邊互動,教師幫助家長掌握科學、適宜的培養教育方法,與家長合力改變幼兒不良的行為習慣,使幼兒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建立平等、能動的互動關系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應當主動與幼兒家庭合作,為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宣傳指導,幫助家長建立良好的教育環境,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這就明確表示出家園關系是平等的、相互的、合作的關系。在家長工作中,我們要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要把“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充分吸收家長意見和建議,發揮廣大家長的資源優勢,借助互聯網快捷的平臺,盤活家園共育一盤棋!
2.形成豐富的互動方式和內容
我們通常說的行為習慣大致有這些,例如:個人衛生習慣、文明禮貌行為、自我保護行為、人際交往行為、個人行為約束能力等。利用互聯網開展家園共育工作,就是利用網絡多樣強大的功能,以“網”為橋,家園聯手,共同擔負起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的使命。
(1)利用多種途徑:如校園網站、微信群、QQ群、家長電子信箱等網絡手段,宣傳推動網絡家園互動。
(2)根據家長需求,建構滿足家園互動需求的網絡平臺。
(3)建構寶貝主頁,充實家園互動的內容。讓家長和老師了解孩子在家或在園的一些活動等。
(4)綜合利用網絡互動工具(校園app)和平臺,實現家園互動交互化。利用現代信息工具讓繁忙中的家長也能及時地了解幼兒園教育,了解幼兒在園的受教育情況,有效地彌補傳統家園共育家園互動的不足。
(5)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家長和老師在網上共同探討上述習慣培養的最佳途徑,利用直觀圖片、故事講述、榜樣引領、角色游戲、兒歌說唱等多種渠道,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在這樣的網絡互動式教育中,家長也慢慢受到啟發,改變以往的說教式教育,利用拍攝視頻、制作微游戲、親子小游戲、完成任務打卡等多種手段,用孩子喜歡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實現全方位多角色家園互動
實現全方位多角色家園互動,我園主要探索了這樣幾方面的互動:在游戲中實現互動,校園直播互動,微信群互動,校園小助手留言互動,幼兒成長電子冊互動,家園聊天吧互動。同時,在這樣的積極互動中,家園共育質量快速提升。我們還為每一位幼兒建立成長檔案,形成幼兒園資源庫,可以隨時查閱每一個孩子信息。
4.打破時空限制,提高互動效率
互聯網的使用,讓我們從傳統的家園互動模式中解放出來。比如傳統的家長會、家長專欄,入戶家訪,對家長開放日等,都可以在網上直接操作。我們利用互聯網實現家園在線互動、精彩回放、網上答疑解惑、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短片直播等,有效解決了家園互動中互動頻率小、溝通不順暢、效果不佳等問題,讓網絡環境下的家園互動更加豐富多彩。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園就充分利用幼兒園公眾號平臺,智慧幼教平臺,網絡直播等手段,分期向家長推送信息。目前已經向家長推薦居家隔離防疫指南、繪聲繪色(繪本故事)、趣味律動、小巧手、不出門游歷祖國名山大川、親子時光等多期圖文并茂的作品。家長也根據推送進行積極互動,把孩子居家表現、學習狀態、行為習慣,實時反饋回來,實現家園很好的互動交流,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老師和幼兒老師隔屏交流知識和心得,傳達關心、鼓勵和大愛。
總之,用好互聯網教育就是智者!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在大多數家庭得到普及和運用。快速便捷的網絡為幼兒園和家庭帶來了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們要將互聯網家教理念與家園工作相結合,關注且深入探索家長和幼兒的想法和需要,有目的有規劃地創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促使家長在新型的交流模式下更加主動地參與家園共育工作,推動學前教育穩步前進的步伐,為國家培養出類拔萃的接班人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