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恬逸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第一實驗幼兒園中虹分園

前言:閱讀作為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認知世界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中,就要從家庭共育入手,及時引導幼兒,督促幼兒主動進行閱讀,借助圖片、文字等方式豐富幼兒的視野,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家長與老師都是促進幼兒人生發展的重要引導者,所以在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時就要發揮出幼兒園與家庭的優勢,在共同參與中實現取長補短目標,取得理想的效果。幼兒園作為開展幼兒教育的重要場所,就要主動與家庭進行合作,提升服務意識,結合相關指導綱要中的內容,在合作的關系中進行幼兒教育。在合作中還要堅持從平等互助與合作發展的原則出發,得到家長的認可與支持,鼓勵家長主動參與。首先,幼兒園需要從過去的位置中走下來,以合作者的身份與家長溝通。其次,要借助自身的教育優勢,及時指導家長閱讀活動。可以借助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提升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度,結合不同的家庭情況來指導幼兒,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再次,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對傳統方式進行創新,主動詢問幼兒的閱讀情況,并指導家長完成記錄。最后,做好園外輔導工作,確保閱讀活動能夠得到延續。
家長作為影響幼兒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要從提升幼兒閱讀活動主人翁意識出發,明確自身與幼兒園同處于幼兒教育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為基礎,找準教育的重點。家長作為與幼兒聯系緊密的導師,有著一定的教育優勢。所以家長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重任意識,承擔起幼兒教育義務,端正教育態度,樹立起培養信心,在主動與幼兒園合作的基礎上指導幼兒參與閱讀活動。[1]

只有不斷充實閱讀材料,才能豐富幼兒的閱讀感受,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保持幼兒的閱讀欲望。首先,完善輪換機制。由于家庭與幼兒園中有著各自不同的閱讀材料,也就能夠實現相互彌補的目標,所以在家園共育中就要制定出適合的輪換機制,便于幼兒進行閱讀。如在幼兒園中設計圖書閱讀證,每一本圖書中都具備家庭閱讀跟蹤卡,以此來借助家庭的作用幫助幼兒達成閱讀目標。教師通過指導家長填寫跟蹤卡,能夠根據跟蹤卡內容獲取幼兒閱讀的具體情況。幼兒也可以選擇幾本圖書帶入到幼兒園中,放在公共區域進行輪換閱讀,豐富幼兒的閱讀量。其次,營造舒適的閱讀環境,閱讀環境主要包含心理與物理環境兩種。所以在幼兒園中就要主動與家庭進行合作,營造出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在創設物理環境時,需要保證采光與通風的良好性,避免干擾因素的影響。在心理環境中則要避免幼兒存在心理壓力,以科學指導方法幫助幼兒理解閱讀內容,激發幼兒的閱讀欲望。且在這種模式下還可以營造出和諧的親子關系,幫助幼兒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首先,要掌握閱讀目標,組織幼兒進行準確的閱讀。目標直接影響到了最終的效果,只有形成科學的目標,才能端正教育行為。所以在幼兒早期閱讀中就要做好識字、復述與朗誦等,找出其中的重點。幼兒園也可以借助分發調查問卷等方法來掌握家長對幼兒早期閱讀的態度,引導家長參與到指導活動中。幼兒園也要主動指導家庭成員參與閱讀活動,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所以幼兒園與家長要主動進行探討,借助創編故事等方式激發幼兒閱讀欲望,啟發幼兒的思維,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看法。在書籍中存在著大量的詞匯、句式等,所以在教育中需要為幼兒營造真實語言環境,保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避免指導的局限性,豐富幼兒的感受與體驗。[2]
其次,利用科學評價法來評價幼兒的實際閱讀情況。第一,掌握幼兒在閱讀活動中的頻率與持續時間等,明確幼兒是否能夠主動進入閱讀。第二,幫助幼兒積累閱讀知識與經驗。在指導中需要從圖書基本結構以及掌握圖畫與文字關系等方面出發,幫助幼兒理解閱讀重點。最后,借助家園溝通豐富閱讀活動。借助QQ群或是微信群等可以指導家長記錄幼兒閱讀情況,最大限度幫助幼兒豐富詞匯知識,提高對文字的理解,將幼兒帶入到學習中去,保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幼兒在閱讀中很容易出現困惑,所以需要發揮家園共育的優勢,引導幼兒理解圖書內容,結合具體情況,關注幼兒的閱讀感受。
結語:綜上所述,在家園共育背景下就要從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技巧出發,保持幼兒的閱讀積極性,轉變幼兒閱讀態度。家長也要主動與幼兒園進行聯系,確保幼兒早期閱讀的持續性,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從而主動閱讀書籍。幼兒園也要及時指導家長參與早期閱讀指導中,實現早期閱讀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