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霞
青春期是一個重要時期,青少年的身體快速發育,出現了第二性征,心理上也逐漸成熟,經歷了異性排斥和異性相吸兩個階段,異性情感快速發展。
這一階段是學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發展規律,學習與異性交往的重要時期,應該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科學接受性沖動帶來的性幻想等,正確看待對異性的好奇和好感,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情感。
本節課選用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級教材(南大版)中的《青春圓舞曲》一課,通過活動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發展規律,正確看待異性交往,遵守青春期異性交往的規則和性道德,學會大方得體地進行群體性的異性交往,從而提升愛與被愛的能力。
教師介紹活動規則:
全組人員圍成圈,邊喊口號邊拍手。先說“我”,同時拍一下手;再說一下“我”,同時用雙手輕拍右邊隊友的肩膀一下;接著說“我們”,同時拍兩下手;再說一下“我們”,同時用雙手輕拍右邊隊友的肩膀兩下。按此規律,完整說完口號“我們擁有最美的青春”。
學生活動。
教師:這個活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和全班同學一起拍手、喊口號,感覺很奇妙,很開心。
教師:和青春飛揚的同學們在一起活動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愉悅。但是在現階段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可能會遇到一些煩惱。
設計意圖:青春期是學生學習與異性交往的重要時期,集體活動能增進異性同學間的接觸,同時調動學生的熱情,享受與他人在一起的積極情感。
學生快速閱讀課本材料“我訴我心”之“我的煩惱”。
教師:閱讀材料中的“我”遇到了什么事?由此產生了什么情感?對“我”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你如何看待?
學生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
教師:一邊是不可抑制的情感,一邊是成績的下滑,中間還有內心對自我的否定,“我”該如何消除這個煩惱呢?其實,正處于花季年華的你們,出現異性間的愛慕是一件美好的事,這是我們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和正常表現。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圍繞故事進行討論,不同觀點間的碰撞激發他們繼續探究的興趣。
教師:請快速閱讀課本上的“心海導航”內容,然后回答問題:青春期的心理發展一般有哪三個階段?
學生1:青春期的心理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朦朧期:對異性有朦朧的好感,同時伴隨著身體第二性征的發育,會擔心被他人議論嘲笑,因此表現為行動上與異性疏遠,但內心是渴望接近的。
學生2:二是兩性接近期。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開始產生好奇或躁動的心理,會主動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少數人可能會悄悄進行“練愛”的嘗試。
學生3:第三階段是初戀期。選定特定的異性持續交往,相互愛慕,向往愛情生活。
教師:正處于青春期的你們出現這種情竇初開的感覺是正常的,明白了這一點,接納自己目前的感受,一定會更容易走出煩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正確看待青春期出現的對異性的情感。將對異性的特殊感覺正常化,有助于青春期的學生更好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師:面對感情,如果處理得當,可以發展正常的同學友誼,提升與異性的交往能力,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引發一些煩惱。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表白,該怎么應對呢?
一個學生扮演小云,另一個學生念表白紙條:小云你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本周日上午9 點,請到金山公園門口一見,可以嗎?風里雨里,我在等你。
小組討論:你認為小云拿到這封信后的感受是什么?對于公園之約,你認為她該接受還是拒絕,或者其他?理由是什么?
小組合作編劇、表演:這兩位同學會如何發展,表演結束后全班交流:如果喜歡一個人,你會怎么做?
教師:喜歡別人、被人喜歡都沒有錯,重要是知道如何正確面對它。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也要具備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的求愛,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竇初開,學會在保護對方自尊、保護自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處理。
觀看視頻《刺猬取暖》。
小組交流:看完這個視頻,你覺得青少年在異性交往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大方交往,把握分寸;交往廣泛,避免單一;舉止得體,保持距離;控制自己,避免沖動。如果在與異性交往時可以注意以上這些,你一定會更有修養、更受他人的尊重和歡迎。
教師:青春期的愛慕是醞釀在心里的情感,純潔如水晶。練習大方得體地與異性交往,控制自己的沖動,對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可以提升自己愛與被愛的能力。在將來的人生路上,你會擁有愛,你也值得被愛!
設計意圖:課堂結束時,再次總結、強調與異性交往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學會尊重他人。
本課導入和情景活動設計貼近生活,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喜歡一個人你會怎么做”討論環節中,有學生表示會將喜歡放在心里,也有學生表示會勇敢地追求,還有學生說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引導學生努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正是本課的目的之一。
課堂中有學生擔心拒絕對方會傷害對方的自尊,筆者順勢引導學生認識到此時的好感不是真正的愛情,而且經歷被拒絕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財富。一般不公開、不大肆宣揚,但是如果影響到學習和生活,一定要及時告知家長或向老師求助。
本課有效性高,指導作用強,很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以“激情節拍”熱身,調動學生的熱情和注意力,以“我”的感情煩惱切入,探索青春期性心理的發展特點,再自然過渡到收到表白紙條后的應對討論,最后分享青少年異性交往要注意的事項。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
活動環節主次分明,重點突出,設計緊湊,過渡自然,以學生體驗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生成為輔。教師創設安全的心理情境,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升愛與被愛的能力。
課堂中,教師還順勢引導,進行適當的價值引領。討論被表白后如何應對時,有學生表示會立即告訴老師,教師提醒學生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保護他人隱私,避免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