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聞佳
在生涯輔導的課堂上,學生常常反映他們以前想從事的職業現在不存在了,或者有些他們想要從事的職業目前還未出現。這些都告訴我們,現在的學生面臨的發展會存在很多不確定和變化。因此,筆者設計了這節課,通過活動幫助學生體驗變化并嘗試積極認識以及面對這種不確定和變化,從而達到相互溝通、自我探索和發現成長的效果。
教師:今天,老師想問大家一些問題。如果回答“是”,請說“是”,并拍拍手;如果回答“否”,請說“否”,并跺下腳。
教師:你們是不是吃了早飯?你們是不是有喜歡的學科?你們是不是想過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
學生活動。
教師:15 年前,我也讀高一。當時的我想成為一名數學老師,可現在為什么成了一名心理老師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穿越15年??纯催@15年會發生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活動對學生進行簡單的了解,并引出本課話題。
1.互相畫,體驗變化。
教師:上節課,我給大家留過一個思考題:15 年后你可能會從事什么職業。我想請大家用繪畫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
PPT 展示:7~8 人一組,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張紙和一支水彩筆。音樂響起,先在自己面前的白紙上作畫;音樂停,拿起筆,起立,在組內圍繞桌子走;音樂再次響起,原地坐下繼續作畫。以此類推,直到老師宣布活動結束。
音樂響起,學生開始活動。
教師:好,活動結束。請大家把畫還給它的第一作者。請大家想一想,你原先畫了什么?同學給你加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1:我本想成為一位歌手,同學給我添了聚光燈,還加了評委。
學生2:我畫了一個地球,結果同學給我加了很多梯子,我感到很困惑。
學生3:我本想成為一名化學老師,同學給我添了一頂博士帽,我覺得挺意外。
教師:我發現,有些同學添的比較符合他們本來的想法,但有些同學添的并不是。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變化是一直存在的。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深刻體驗“變化會一直發生”,給學生帶來一些心理上的沖擊。
2.自己作畫,嘗試積極面對變化。
教師:當變化出現的時候,有的同學會感到很驚喜,有的會感到迷茫、憤怒、無奈?,F在請大家在自己的畫上進行一些修改,把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學生作畫。
教師:請大家看看手里的畫,你做了哪些修改?為什么?
學生1:我本來只想當中學化學老師的,但看了他們添加了博士帽和很多學生,我又加了幾篇論文在邊上。我覺得化學教授可能也是一個發展方向。
教師:所以,你看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學生1:是的。
學生2:我本來想當一名畫家。我畫了一塊白板,結果同學們幫我畫成了手術臺,我就又加了手術燈,我覺得將來成為一名醫生也不錯。
教師:你是說你看到同學給你添加的內容后,順水推舟,加了手術燈,也愿意嘗試一下成為一名醫生?
學生2:是的。
教師:謝謝大家的分享。看來,無論那幅畫被別人畫得如何,甚至根本不是自己本來想要的內容,大家都在想辦法積極面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調整畫作,幫助他們體驗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能夠積極面對畫作的變化。
3.在繪畫中尋找自身的資源和新的可能性。
教師:我們來回顧下前面同學的發言。先說第一位,給他的作品添加內容的同學希望他不僅僅是一名中學化學教師,還可以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這是他從小到大的興趣愛好,是他的興趣資源。再說第二位,可以接受從畫家變成醫生,說明他樂于嘗試新事物,很有勇氣,這是他的個性資源??磥恚總€人都能結合自己的資源來對發生變化的畫作進行調整。正是這些資源和能力讓我們在面對變化時不再那么焦慮,繼續前行。
PPT 展示:興趣資源(喜歡化學)、個性資源(對發生的變化感到好奇,想要去嘗試的勇氣)、情感資源(發現新收獲時的喜悅心情)。
教師:請大家思考一下,這些資源有沒有給你帶來新的變化。如剛才那位同學,當別人把他的畫板變成手術臺后,他覺得當醫生也不錯。你呢?你有沒有在別人給你添加的內容上發現新的可能性?
學生1:我本來畫的是律師,結果同學們給我添了一張桌子,再添了一頂假發,我就成了一名法官。我口才很好,這是我的能力資源;我有支持我實現理想的父母,這是我的家庭資源。同學們幫我加的假發,讓我覺得成為法官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同學們幫我添加的內容讓我拓寬了思路,也讓我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學生2:我本來想當地理老師,所以我畫了一張地圖。但是同學們可能理解錯了,他們在旁邊給我添加了很多小人,還有一個舉旗子的人,我變成了一名導游。在這幅畫中,我發現我的資源分別是能力資源——地理學科學得比較好;興趣資源——喜歡旅行;人際資源——交友廣泛。雖然這幅畫讓我從地理老師變成了導游,但成為導游也讓我看到了新的可能。
教師:感謝大家的精彩分享,大家對自己的資源都進行了梳理,并找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本環節啟發學生梳理自身的資源,并從別人給自己添加的畫作中發現新的可能性,鼓勵學生知道變化的存在,積極面對變化。
教師: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電影《阿甘正傳》,里面有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當我們看到了變化,看到了我們的資源以及一些新的可能性后,你會在這句話后面填上什么?
學生1: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有驚喜也會有意外,但每一種都值得去嘗試。
學生2: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走下去的時候才會覺得興奮,也帶著無限希望。
學生3: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多一些嘗試,多一些經歷,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而精彩。
教師:是啊,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未來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創造未來的過程既改變著我們,也改變著目的地。祝愿同學們能夠隨心而動,適當求助,順勢而生。
設計意圖:通過補充電影臺詞的形式,投射學生對整節課的理解和收獲??偨Y本節課的思想,鼓勵學生不斷發展自我,積極面對人生。
本課采用自己繪畫、相互繪畫、自己調整繪畫的表達性藝術團體輔導的形式,將學生所要面對的不確定性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活動有更深入的體驗。接著,通過活動推進和自我思考,讓學生感受變化,找到面對變化的策略,看到策略背后的資源,發現新的可能性。通過這一系列層層遞進的思考、討論和分享,幫助學生積極感知、接納和面對變化及不確定性。課上基本是生成性的內容,筆者在提問和學生的生成性回答中把握課堂的層次和節奏,實現教學目標。
這節課視角獨特,立足需求。每個人的生涯發展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很多生涯輔導活動課都未涉及這個內容,這節課的選題和視角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價值。
這節課是標準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設計,通過一個活動的三個不同層次推進并實現教學目標。在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團體帶領的過程考驗教師的心理學素養。因為每個學生都畫得不同,如果教師的提問和回應不到位,學生的思考就無法推進,課堂也就只能停留在繪畫表面。課上,教師對學生作品、學生想法高度關注,貼近學生真實的想法,促進學生思考、表達和梳理,從而真正幫助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