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中國農業來說至關重要,對“三農”工作而言,更是關鍵之年。從大環境來看,糧食安全、農業數字化、脫貧攻堅將會成為2020中國農業發展和布局的重點。近期,“兩會”已經在北京召開,本文從部委高層、企業高層、行業專家的觀點梳理出了2020年或未來農業發展熱點方向。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他用四句話作解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裕,口糧絕對安全,飯碗端在手里。
韓長賦還表示,我國已經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去年產量是13277億斤,而且是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這個生產能力。
現在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已經遠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安全標準線。兩大口糧,也就是稻谷和小麥自給率達到百分之百,現在庫存超過一年的產量,可以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所以,我們對糧食安全完全有信心和底氣。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采訪時,對中國生豬供給和豬價走勢作出判斷。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非洲豬瘟疫情,致使生豬產業遭受“雙疫情”影響。因此,他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生豬產業發展母基金或發行特殊國債,重點支持規?;i養殖項目。
在劉永好看來,疫情使生豬養殖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轉變,應改革傳統養殖模式,打造智慧化新型養豬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在提案中呼吁,加快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氣象災害防范研究、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防范能力。
劉雅鳴建議,在“三區”和高標準農田中科學設置苗情、墑情、蟲情、災情物聯網監測設備,提升遙感監測應用水平,推動多部門數據共享,聯合強化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建設。
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在政協吉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了《推進秸稈工業化利用、產業化發展》的提案。建議推進秸稈工業化利用、產業化發展。并制定針對性補貼政策,設立秸稈產業科技創新基金,通過企業與政府、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秸稈產學研用合作,促進秸稈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彭飛還表示:設立秸稈產業基金,解決秸稈產業投融資難問題。建議設立“秸稈產業發展基金”和“秸稈科技創新基金”,財政資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扶持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廣高附加值產品。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提交了3份提案,涉及完善建筑機器人政策標準體系、大力發展海外農業、打造無人農場以及職教扶貧等領域。
楊國強在《關于大力發展海外農業打造規?;療o人農場的提案》中指出,隨著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占據全球農業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阜陽市委會主委、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工程師吳永利,對加快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持續深入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提出建議:穩妥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玻璃溫室、連棟大棚、生產用房等設施,由市、縣農業主管部門對地上農業設施實行統一登記、確認物權、審核發證。
吳永利建議,政府創新服務模式,引導銀行參與,選擇試點先行開展農業設施物權登記和抵押工作。待總結試點經驗后,逐步推廣。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喬曉玲表示,“人造植物肉”國標已立項,基本框架和思路已定,除了植物肉基本標準之外,還將新增碎肉、丸子、香腸不同系列產品標準,“一般立項后2到3年即可出臺。”
機構預測,2040年全球人造肉市場份額將達到肉類消費的60%。對此,喬曉玲建議加大人造肉產品研發,“只有產品可行,品種豐富,進入大規模生產成本下降,才會迎來大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帶來建議,希望對規模化奶牛養殖行業予以支持。他認為,我國奶業格局正加緊規?;?、集約化進程,規模牧場的飼養條件、產業素質和生產水平逐步提高,但高污染、高成本以及產業配套設施等方面制約了規?;膛pB殖業的進一步發展。
冷友斌指出,優質規?;翀雠涮讬C械設備及購牛政策性補貼不足,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急需給予技術、財政及融資方面的政策資金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受訪時表示,針對新冠疫情發生后出臺的野生動物禁食政策,他通過調研發現,禁令出臺后,部分人工野生動物養殖專業戶不知應該何去何從。因此他建議,人工野生動物養殖應名單清晰,讓人工野生動物養殖專業戶知道哪些動物能養、哪些不能養,并加強規范管理。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相君說,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吳相君建議:加強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設立1億畝中藥材種植目標,制訂科學的發展規劃,優化中藥材生產布局,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縣鄉政府因地制宜擴大耕種面積。建立中藥材收儲制度,在全國建立藥倉,通過購買、存儲、調價、銷售調節市場供需。
陽海玲代表建議,應該鼓勵基層政府創新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的推進機制,統籌農業農村、商務、文化旅游等相關部門,建立常態化協調推進機構,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重點打造優勢品牌。同時,鼓勵和引導品牌主體加快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三品一標”認證等,扶持培養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不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陽海玲表示:把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納入本地職業教育,成立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電商培訓機構,創新培訓方式,為農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張近東曾多次聚焦精準扶貧,建言“三農”問題,今年,張近東再次圍繞鄉村振興,建議大力發展C2M生產基地,讓農村農民富起來,進一步鞏固鄉村振興成果。
張近東還提出要加強政企院校聯動,推動C2M基地產業化、規?;Υ藦埥鼥|表示,C2M模式的興起,不僅有利于消除生產種植和銷售環節的信息不對稱,也為產品上行提供了渠道。許多返鄉創業的商戶以村為單位聚集,依托電商企業賦能建設C2M基地,不僅自己致富,更帶動了周邊村民脫貧增收。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說:“眼下,作為懷柔區五星級民俗村的北溝村,已經感受到了懷柔科學城建設帶來的好處。我們村有金民宿、五星級民俗戶,有一些建設科學城的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到我們這兒來住宿、研討,享受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增加了我們的收入?!?/p>
同時,他建議農村都要成立物業公司,使環境大大提升,但要給物業公司一定的啟動資金,物業公司慢慢也可以創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學坤表示,今年我帶來兩個提案:一是建議設立“全民防疫日”,提升全民的防疫意識和生態安全意識;二是將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顯著標志,讓65周歲以上的農民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充分享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成果。
以上建議有很多具有創新和建設性,如果可以推行的話必將對“三農”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