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山
都說做農業辛苦,付出大于回報。其實,農業的范圍十分廣,不是每一個農業創業類型都不賺錢,在農業細分領域,還有很多藍海,處于賣方市場不愁銷售。比如說生產高檔農產品的精品農業。如今,低質農產品一直低價,而且經常滯銷,但是進口高檔農產品價格卻越來越高,而且需求越來越大。
華東最大的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者曾說,國產低檔果蔬數量巨大,但批發緩慢,而國外的高檔果蔬卻有多少就能銷多少,價格還非常高。
目前,經過幾年的發展,很多國內農業人也開始了有機種養殖,注重品牌化,國產高檔果蔬開始搶回市場份額。
做高檔精品農業,可以在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1.高科技農業
高科技賦能農業形成的智慧農業,不僅僅能夠增加效率,也能夠增加農產品的質量,使之符合有機標準。很多農業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努力,也獲得了巨大成就。互聯網農業將是未來大規模發展的方向。譬如京東的植物工廠、阿里的智慧養豬,網易的“未央豬”等。
2.傳統種植、養殖
在高科技年代,完全依照傳統、古法的手工種植、養殖,出產的農產品,反而更具有吸引力。國人對徒手耕作,用老方法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天然具有親切感。譬如,走山雞就屬于此類。一些傳統的種植品種、養殖品種,如今都恢復起來,如北京油雞,按照古醫書用人參喂養的雞等。這些傳統品種,各個地區還有很多,若恢復種植養殖,一定有好的經濟效益。
3.有文化內涵的農業生產
這里的“農業生產”,包括種植、養殖,更包括各種手工農產品加工。很多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在過去只能銷售于一個地方,如今,通過網絡銷售,能夠銷往全國,收獲非常大。如浙江遂昌的長粽,經過一系列包裝,曾經在淘寶賣瘋了。
4.農產品品牌化
無論何種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都必須走品牌化的路子。如今,比較容易走通的是區域品牌農產品,這得益于有關部門的組織。但是,個人的農產品品牌、一家一戶的家庭農場生產的農產品,如果品牌化做得好,未來也會享譽全國的。
大膽預測,未來,幾百塊一斤的大米、百元一個的蘋果、四五百元一只雞等,經過一系列精品農業操作,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暢銷。低價低質的農產品未來市場會越來越小。
相關鏈接
精品農業的關鍵元素有哪些
特色:特色農業是精品農業的主要模式,發展特色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同時,特色農業給傳統農業帶來更大市場空間。當然,如果這個特色產品能夠實現穩定的供應最好,也就是說,它沒有季節性或季節性很長,在一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能保證一產(農產品)數量穩定的輸出。
小眾:小眾農業就是滿足一部分市場或者用戶的農業類型。通過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和收入。
產業融合和一條龍延伸:產業融合就是產業和農業融合。其中,包括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互聯網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等產業融合程度高的農業項目,都可以和農業融合。一條龍、多樣化的產品,既可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多樣化的產品需求,也能延長存儲和銷售周期,降低產品豐收之后不能及時賣出去的風險和成本。
做好農產品的分級、分揀配送、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當然,精品農業不光是生產端的綠色高質量,品牌打造,產業融合,還體現在分揀、物流和配送階段的精細化處理,包括在農產品的供應鏈上,發揮高效的整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