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 陳瓊 吳挺柏 李麗羽 黃春輝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血液系統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出血、感染及貧血綜合征等,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認為可能與化學藥物、放射線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一旦患病后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環孢素能夠促進機體骨髓的造血功能,對干細胞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但單獨應用的療效不佳。目前,強化免疫抑制治療是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治療方式。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可改善患者的血象,通過將患者血液循環中異常活化的免疫細胞清除后,導致補體依賴的細胞出現溶解與凋亡。研究顯示,免疫抑制劑聯合環孢素治療可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提高機體耐受力[2]。白細胞介素(IL)-17、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為造血的負調控細胞因子,含量異常時會導致造血干細胞分裂受阻,進而發生凋亡[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兔抗胸腺細胞球蛋白聯合環孢素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療效及血清VEGF、IL-17 及IL-6 表達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無藥物過敏;治療前未接受骨髓移植;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合并用藥;合并嚴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合并精神障礙疾病。根據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0)和研究組(n=30)。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單純環孢素(生產廠家: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 960122;規格:25 mg)治療,環孢素的初始劑量為3~5 mg/kg,2 次/d,7 d 后測定血藥濃度調整患者用藥劑量與療程,持續治療6~12 個月。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兔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生產企業:Genzyme Polyclonals S.A.S.,批準文號:注冊證號S20150036,規格:5 mL∶25 mg)治療,劑量為2.5 mg/(kg·d),5 d 為1 個療程,如3 個月內無效可考慮再用第2 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基本治愈:癥狀基本消失,6 歲以下者的血紅蛋白(Hb)>110 g/L,6 歲及以上者Hb>120 g/L,白細胞水平≥4.0×109/L,血小板計數(BPC)≥80×109/L,1 年后未復發;緩解:癥狀大部分消失,6 歲以下者的Hb>110 g/L,6 歲及以上者Hb>120 g/L,白細胞水平≥3.5×109/L,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 個月內未惡化;明顯進步:癥狀好轉,Hb 水平增加≥30 g/L,且能維持3 個月;無效:癥狀和相關指標均未改善[4]。總有效=基本治愈+緩解+明顯進步。(2)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3 mL 空腹靜脈血,置于EDTA 真空管中抗凝,常溫下離心10 min,于-20 ℃下低溫保存。檢測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WBC)、Hb、BPC、血清VEGF、IL-17及IL-6 水平。(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發熱、皮疹、血壓升高及毛發增生。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研究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0~14 歲,平均(4.95±0.63)歲;病程0.5~7.6個月,平均(4.01±0.69)個月。對照組男13 例,女17 例;年齡0~14 歲,平均(4.88±0.61)歲;病程0.5~7.3 個月,平均(4.02±0.6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60,P=0.037),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IL-17 及IL-6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VEGF、IL-17 及IL-6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17 與IL-6 水均低于治療前,而VEGF水平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IL-17 與IL-6 水均低于對照組,而VEGF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象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WBC、BPC 及Hb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WBC、BPC 及Hb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0,P=0.717),見表4。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IL-17及IL-6水平比較[pg/m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IL-17及IL-6水平比較[pg/mL,()]

表2(續)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象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象指標比較()

表3(續)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發全血細胞減少的血液系統疾病,病因較復雜,一旦患病還會影響機體的各項免疫功能[5-6]。因此,需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臨床上常采用免疫抑制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上常將環孢素A 應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中,該藥藥效較強,且不良反應較少,通過對T 淋巴細胞的增殖與被激活產生抑制后,再選擇性地抑制由T 淋巴細胞分泌的IL-17,以改善機體骨髓造血功能的被抑制狀態,對造血干細胞的生長產生促進作用,但單一用藥的治療效果不明顯。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是一種常用的免疫抑制劑,其通過產生多種造血調節因子對人體干細胞的增殖產生促進作用,并對造血干細胞的自身造血功能產生刺激[7]。相關研究顯示,環孢素與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聯合應用可提高治療效果[8]。有學者認為,檢測血清中IL-17 含量能夠客觀的觀察出患者體內特異性T 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因子瞬時的變化特征[9]。IL-6 為活化T 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共同生成的淋巴因子,在炎性反應的病理早期與疾病進展中均可出現過表達[10]。VEGF 能夠維持機體造血干細胞的生存、分化及發育,因此在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血清中,VEGF 呈現出低表達狀態[11-13]。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IL-17 與IL-6 水均低于對照組,而VEGF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Hb、BPC 及WBC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聯合環孢素能顯著提高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療效,調節造血因子水平和血象指標。分析原因可能為:(1)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能夠激活T 細胞所抑制的骨髓造血功能,并刺激其釋放造血因子,以改善機體的造血功能[13-16]。(2)環孢素能夠抑制T 細胞生成IL-6、IL-17,避免其對細胞毒性T 細胞產生激活作用[17-18]。(3)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抑制T 細胞對VEGF 等造血因子的調控,消除T 細胞對造血干細胞造成的破壞,促進造血干細胞增殖和重建[19-20]。
綜上所述,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聯合環孢素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VEGF、IL-17、IL-6 水平和血象,且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