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娜 郭錦龍
摘要: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應用廣泛。尤其是教育領域,網絡技術的運用使教學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創新了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對于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而言,運用網絡美術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勢,能夠打破美術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為美術教學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本文圍繞網絡教育資源整合與高校美術理論課程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網絡教育 資源整合 理論課程 建設
一、網絡教育資源整合的重要性
在高校以往的美術理論教學中,學生獲得美術理論知識的途徑主要來源于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而美術教師基本根據美術教材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豐富美術知識儲備。這種傳統的美術理論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能夠獲得的美術理論知識有限。再加上高校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風格不一,學生在美術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厭煩的情緒。而在高校美術的理論課程建設中,運用網絡教育資源整合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美術教學理論知識內容,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掌握美術理論知識,使學生不再局限于美術課堂教學這種傳統模式。同時憑借網絡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將美術理論知識以圖片、文字、PPT、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出來,增加美術理論教學的趣味性,讓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更加新穎、活躍。
二、網絡教育資源整合在高校美術理論課程建設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創新教育理念,恰當選擇應用時機
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理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因此,作為高校美術教師更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創新高校美術理論教學理念,注重網絡教育資源的整合運用。如果高校美術教師墨守成規,不愿意接受創新理念,就無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運用網絡教學技術。與此同時,高校美術教師還應該深入研讀美術教材,分析美術理論教材中的哪一章節適合運用網絡教育手段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在講授素描理論知識時需要講授素描技法的種類、素描工具的應用、素描題材的選擇以及素描的結構與構成、比例與分割、轉折與輪廓、透視與空間等知識,這些素描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晦澀,講解起來難度大,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此情況下,高校美術教師如果運用網絡資源教學,以動畫的形式將素描的繪畫過程展現出來,可以幫助學生較快掌握素描線條及構圖的相關知識,使其更快地掌握素描的繪畫要領。在高校美術理論教學中,對色彩知識的教學至關重要。由于每個高校美術生的美術水平及學習能力、領悟能力有所差異,如果不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進行色彩知識的講授,學生便很難掌握色彩知識,這必然也會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帶來困難。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教育資源的優勢,通過PPT的制作將色調訓練、色階訓練等理論知識囊括其中,對學生實施教學。學生在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教學中能夠更快地掌握色彩知識。
(二)注重網絡教育資源整合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十分發達。在互聯網中與高校美術理論教學相關的信息資源極其豐富,因此這些教育信息資源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這就對高校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教師在選擇網絡教育資源時,不注重將離散的美術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而是拿來就用,勢必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校美術教師應該做好網絡美術教育資源的整合工作。具體如下:第一,查找所需的網絡美術教育資源,并進行系統分類。當前網絡美術教育資源信息紛繁復雜,教師在備課之前,先要通過互聯網廣泛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美術教育資源,將這些資源查找齊全之后,應對其進行系統、明確地分類,同時在網絡教育資源應用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內容。第二,根據學生的美術水平選擇相符的網絡美術教育資源。在高校美術理論教學中,教師應該以美術課教材為主,再結合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水平,選擇適合學生的美術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網絡教育資源在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三、結語
在高校美術理論課程的建設中,運用網絡教育資源能夠豐富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拓展藝術教育的課程資源。本文闡述了網絡教育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并具體闡述了網絡教育資源整合在高校美術理論課程建設中的具體運用。
參考文獻:
[1]馮皓.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美術專業教學策略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3).
[2]康麗瓊.“互聯網+”模式下的高校美術學教育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9(20).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基于網絡化、信息化、個性化的高校美術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6Z048)的研究成果;系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基于網絡化、信息化、個性化的高校美術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左娜,女,碩士研究生,齊齊哈爾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美術學;郭錦龍,男,碩士研究生,齊齊哈爾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