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將針對如何有效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 分析 新時期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人們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而在基層文化工作中,應不斷發展基層群眾文化,不斷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質量,從而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本文從新時代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工作。
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概況
當前,我國通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群眾文化的形式十分豐富,尤其是在當代社會,例如文學、書法、繪畫、攝影、歌舞等。群眾文化以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為內容,新興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大多以娛樂消費為主,人們通過文化娛樂來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群眾的整體文化水平,也可以豐富我國群眾文化的形式,從而提高我國群眾的整體素質。而推進群眾文化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在于,相關部門能否不遺余力地推行國家政策,切實想辦法解決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新時期,有效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在我國現代化發展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必要性
當前,為了更好地提升群眾的精神境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需要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追求,只有群眾自覺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更好地發揚新時代中國的文化。
三、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發展不均衡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文化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當前仍存在文化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這種情況迫切需要改變。
(二)群眾文化觀念相對落后
一直以來,國家的中心工作都是經濟建設而非文化事業的發展,因而一些相關單位沒有充分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導致一些地方文化館(站)沒有相應的資金支持,無法有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另外,一些地方文化館(站)管理層工作觀念相對陳舊,亟須進行思想上的變革。
四、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制度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政府應不斷完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機制,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有關負責人員應貫徹落實政府的相關機制,努力完善基層文化組織。政府要設立層層監督的文化管理機構,可以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科學技術,不斷優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并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充分的依據。
(二)加大宣傳
各地區政府應根據當地的文化環境制定適合實際情況的文化宣傳形式。相關部門應先對群眾文化工作者進行培訓,通過講解和教授先進的文化活動知識,全面提高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組建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形式必不可少地會出現表演性的活動,所以一個優秀的團隊會使文化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三)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探索和發揚具有當地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由于文化蘊含著當地居民特別的感情,所以這些活動更容易被當地居民所接受,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增加他們的參與度。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文化建設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因此,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文化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且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從而為基層群眾文化做出貢獻。總之,群眾文化工作對于我國文化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直接影響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各地要積極探索與當地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文化發展策略,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香淑.淺談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商情,2018(30).
[2]丁華.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挑戰與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6(01).
[3]盈再付.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藝術科技,2016(04).
(作者簡介:文承鎬,男,本科,延邊群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