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促進廣場文化的健康發展,讓其更好地發揮自身優點、長期服務于人民群眾,在推動群眾文化建設中規范廣場文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就此展開探索,希望對有效規范廣場文化管理有所啟迪。
關鍵詞:群眾文化 建設 規范 廣場文化 管理
一、廣場文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促進社會和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居住環境都有了大幅提高和改善。但是,鄰里間的相互接觸交流越來越少了,鄰居之間相互不認識、在園區里碰面形同路人。因此,街道、社區組織的群眾廣場文化活動,客觀上為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橋梁紐帶,這對促進城鄉社區和諧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群眾在茶余飯后紛紛走出家門,參與到社區廣場文化活動中來,既豐富了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又能使那些有著相同愛好的社區居民建立友情,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包含舞蹈、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地方戲曲等眾多內容的廣場文化具有強身健體、美化心靈的重要功能。群眾可以在音樂和舞蹈的熏陶中提高審美,還可以在地方戲曲中與古人對話,并提高文化素養。總之,群眾廣場文化是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文化活動,它集音樂、美術等藝術元素于一體,它既能健身、娛樂、陶冶情操、拓寬視野,也可以使人精神煥發、身心健康,在優美的節奏中享受生命的快樂,并且不受場地、器材和鍛煉者年齡、性別的限制。
二、廣場文化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嚴格的組織管理
廣場文化是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個新樣態,是隨著城鄉經濟發展、農村城鎮化和人民物質生活提高之后,人們為追求新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自發產生的,因其缺乏組織規范和組織管理,所以其生存能力非常脆弱,很難長期發展。
1.廣場文化因活動擾民被迫叫停
各地廣場文化因活動的時間、地點與群眾的工作、學習、休息等方面產生沖突,經常遭到舉報而被叫停。
2.廣場文化因沒有固定的組織者自行解散
在城鄉人民生活中,廣場文化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精神生活的樂園,人們一有閑暇時間就樂于前往參與。然而,好多地方的廣場文化因缺乏固定的組織者而中途停止活動。
(二)缺乏合適的活動場地
廣場文化活動在移風易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方面具有其他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和優勢。然而,一些地方卻沒有合適的場地,致使廣場文化活動無法開展。
三、規范廣場文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硬件建設
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建設可供群眾觀光、旅游、交友、散心、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的場地,并根據設施全、生態美、環境優、購物方便、服務好等方面要求總體規劃建設,讓群眾在茶余飯后、工作之余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各自喜歡的精神家園,有象棋坊,有戲曲屋,有歌唱廳,有舞蹈組,有書畫閣,有攝影樓等等,讓各種文化活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群眾都能享受到文化之樂。
(二)加強文化骨干培訓
要對群眾的文化興趣愛好進行一次徹底的普查,并登記造冊,從而發現深藏在群眾中的文化人才,根據他們的文化興趣愛好,對其中的積極分子進行集中的專業培訓,讓他們迅速成長為群眾中的文化骨干,鼓勵、支持他們去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各類社區文化活動,發展壯大群眾文化隊伍。對群眾特、優、精的文化產品要建立推廣銷售平臺,開拓群眾文化產業產品致富出路,引入市場力量推動群眾文化骨干的培育。
(三)加強規范管理和引導
1.建章立制
建立有益于廣場文化活動有序開展的管理制度,是保證廣場文化活動經久不衰并能長期造福于人民群眾的一個長久之策。文化組長的義務與責任,文化成員守則,廣場文化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要求、主題、目的等等,都有所規定,讓廣場文化活動既有利于參與者,又不干擾其他群眾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2.經濟扶持
對廣場文化的組織者即文化組長要給予經濟支持,比如讓其兼職社區護林員、消防員等,讓其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鼓勵其長期組織、參與廣場文化建設。對家庭困難的廣場文化活動參與者,結合當地的精準扶貧、扶智、扶志項目,能給予經濟資助的進行經濟資助,能進行技術培訓的進行技術培訓,促進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經濟,比如工藝品刺繡、草編致富、商品書畫等項目的培訓,以此激發其對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長期參與的主動性。
3.思想引導
經常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讓廣場文化參與者能夠辨別是非真偽,防止傳銷、賭博等不良思想的侵蝕,增強廣場文化活動凝聚力,不斷提高廣場文化參與者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四、結語
對廣場文化進行規范管理是為了讓其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把它管死,更不能將其一棒子打死。由于各地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不同,廣場文化的差異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因此,各地應該探索出適合當地情況的規范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峰.淺談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西部,2017(08).
[2]聞進.關于公益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6 (06).
(作者簡介:王麗,女,本科,莊浪縣柳梁鎮人民政府,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高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