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貴文 黎寧菲 黃劍 蔡學堅 徐鎮濤 黎嘉俊 馮文聰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神經生長因子(NGF)和白介素-6(IL-6)水平變化與臨床預后的關系。方法選取6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組,根據患者人院時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分為輕度組(GCS評分13-14分,12例)、中度組《GCS評分9-12分,31例)、重度組《GCS評分3-8分,19例)。另選取40例同期住院非神經系統損傷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給予綜合性治療,并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檢測血清NGF及IL-6水平。觀察比較四組患者不同時間NGF及IL-6水平;比較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的rjcs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結果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重度組和中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P<0.05);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GCS評分分別為(10.51±1.13)、(10.96±1.05)、(11.65±0.85)、(12.69±0.61)、(13.56±0.58)分,重度組GCS評分分別為(6.34±1.11)、(7.65±1.05)、(7.96±1.01)、(9.96±0.69)、f10.65±0.36)分,均低于輕度組的(12.65±1.05)、(13.65±0.58)、(13.96±0.05)、(14.85±0.03)、(14.96±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和重度組NIHSS評分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NGF和IL-6水平實施觀察,其水平越高患者預后越差,值得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血清神經生長因子;白介素-6;預后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01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我國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安全[1]。而患者血壓長期處于非正常水平,會使得患者臟器負擔過大,導致出血情況,屬于高血壓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患者由于情緒激動或用腦過度,導致血壓劇烈升高,引起病變出現腦血管破裂出血[2]。臨床治療原則上需要控制患者血壓,降低患者的顱內壓,保護患者受損的腦組織,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而早期獲得診斷,并積極檢測患者病情,能夠改善患者預后[3]。本文通過檢測對比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與非神經系統損傷患者血清NGF和IL-6水平,研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NGF和IL-6水平變化與臨床預后的關系。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收入的6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40例同期非神經系統損傷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31例,女31例;年齡48-70歲,平均年齡(56.98±15.98)歲;根據患者入院時GCS評分分為輕度組(GCS評分13-14分,12例)、中度組(GCS評分9-12分,31例)、重度組(GCS評分3-8分,19例)。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8-70歲,平均年齡(56.34±15.44)歲。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②均為成年患者;③患者精神癥狀可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外傷性腦出血;②凝血功能出現異常;③腦部出現腫瘤;④相關資料不全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維持生命體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營養神經、控制顱內壓、營養支持等綜合性治療。并于發病當天、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液4-6ml,送檢驗科采用免疫放射方法檢測血清NGF及IL-6水平。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觀察比較四組患者不同時間NGF及IL-6水平;比較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的GCS評分和NIHSS評分。采用NIHSS評價患者神經功能,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經功能越好[4]。采用GCS評價患者昏迷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識清醒,昏迷程度越重者GCS評分越低[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四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NGF及IL-6水平比較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重度組和中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患者不同時間GCS評分比較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和重度組GCs評分均低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患者不同時間NIHSS評分比較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和重度組NIHSS評分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指患者在高血壓狀態下發生的臨床癥狀,主要發病人群為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一般發病較為急促,病情進展迅速,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突發性頭昏、意識障礙、偏癱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與質量造成嚴重威脅[6]。由于腦內血腫主要依靠機體內自身的緩慢吸收,而重度腦出血不適合內科治療,且患者的生存率較低,早期治療能夠改善患者治療效果,并積極監督改善患者預后[7-9]。
本文通過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與非神經系統損傷患者的血清NGF和IL-6水平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重度組和中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血清NGF及IL-6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和重度組GCs評分均低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第2天、第7天、第21天、第6周及3個月,中度組和重度組NIHSS評分均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出血后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能夠激活神經元,會分泌多種細胞因子,使得患者腦組織局部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IL-6是具有廣泛免疫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可有中樞免疫介導、神經修復等作用,在缺血等病理狀態下,高濃度的IL-6可能參與了神經損傷[10-12]。NGF是交感神經存活和支配神經分化的主要神經營養因子,可修復受損傷的細胞,維持細胞存活,調節神經微絲蛋白,促進神經鞘細胞的遷移。參與腦缺血損傷的保護過程,發揮保護神經元、減輕缺血缺氧及谷氨酸毒性損傷的作用[13-15]。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檢測血清NGF和IL-6水平可觀察患者預后情況,并判斷其病情,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國飛,康眼訓,蔡甜甜,等.低T3綜合征及GCS評分與高血壓腦出血生存率及再出的關系研究.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8. 17(7):699-704.
[2]張卉田.血清IL-6 hs-CRP及神經功能相關指標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4):89-90.
[3]王育勝,柯以銓,洪映標,等.30-40mL高血壓腦出血鎖孔血腫清除術與內科保守療法的療效比較.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6. 15(6):629-632.
[4]郭強,張愛蓮,宋志斌,等.基底核區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生命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7):514-523.
[5]上朝平,吳杰,周敏,等.微創鉆孔引流與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中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預后比較中同老年學雜志,2016, 36(18):4494-4495.
[6]劉繼東,宋來君.軟通道微創穿刺引流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及抑郁狀態的影響.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6,15(11):1170-1172.
[7]甘正凱,蔣其俊,鄧昭健,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手術期血清神經遞質、應激激素水平變化及意義.山東醫藥,2016,56(34):63-64.
[8]鐘建斌,李協,鐘思敏,等.破血逐瘀法聯合依達拉奉對急性高血壓腦出患者血腫周圍水腫及神經功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 25(2):133-137.
[9]黃偉,郭鳳,唐智勇,等.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短期預后危險因素及其對IL-2、IL-6、TNF-α的影響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8,13(8):424-425. 429.
[10]劉勝武,師寧,郭改艷,等.神經生長因子與奧拉西坦聯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及對血清11-1β、IL-6、CRP、NSE水平的影響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5065.
[11]種莉,陳麗,唐鵬,等.腦心通膠囊聯合神經生長因子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及對血清IL-6、MMP-9、S100B水平的影響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25):158-161.
[12]黃守標.血腫微創介入抽吸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IL-6水平及預后的影響.實用臨床醫學,2017,18(12):28-31.
[13]陳琳,周成芳,梁江紅.高血壓腦出血患者CRPIL-6水平及其臨床意義.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3):39-41.
[14]房曉勇,郭春光,李志濤,等.微創碎吸術手術時機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165-166.
[15]廖鵬,耿保偉,張小翠,等.腦出血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與患者神經功能及腦水腫體積的關系.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8,20(5):406-408.
[收稿日期:2019-12-10]
基金項目:2019年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950715042652)
項目名稱: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NGF和IL-6水平變化與臨床預后的關系
作者單位:523820 東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何貴文 黃劍 蔡學堅 徐鎮濤 黎嘉俊),外科(黎寧菲),檢驗科(馮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