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娟 劉文斌 劉文蕓 戴顯嬌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對創傷骨科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60例創傷骨科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時間(65.63±7.16)h、住院時間(22.64±4.25)d均短于對照組的(74.71±8.98)h、(25.78±4.31)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3.33%低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優良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可以有效縮短創傷骨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首次下床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創傷性骨科;應用效果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82
隨著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不斷攀升。創傷骨科患者大多需要臥床靜養,術后恢復時間較長,為了加速骨科患者的恢復,有效優質的護理必不可少??焖倏祻屯饪疲‵ast-Track Surgery,FTS)是近年來新興起來的一種圍手術期處理措施,能減少術后應激反應、改善患者預后、加速患者康復[1]。本次研究將快速康復外科模式應用于創傷骨科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創傷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單純下肢骨折35例,單側下肢多發骨折25例。所有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5.21±7.61)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6.12±7.6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精神異常者、手術禁忌癥者、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該方案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如健康宣講、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和傷口護理等。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快速康復外科護理[2]。具體操作過程:①心理護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骨科相關知識講座,將“主動宣教”與“反問式宣教”相結合,使患者更快更充分的了解疾病,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消除患者的憂慮,使患者能積極的配合治療。②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fDVT):患者入院后密切關注疼痛、患肢狀態,必要時采取主被動功能鍛煉、抗凝藥物等干預措施,防止下肢出現DVT。③飲食指導:術前6h禁止食用固體飲食,術前2h禁止食用流質食物,便秘患者必要時使用開塞露排便;術后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液體輸入,鼓勵患者經口進食。④術中護理:術中低體溫是麻醉和外科手術期常見的并發癥。術中應注意保暖,降低出血率和感染率。⑤術后鎮痛:根據患者患肢實際情況幫助其采用舒適的體位以緩解疼痛,必要時給予止痛藥或應用鎮痛泵。⑥個體化功能訓練:患者術后1d進行適當運動,如翻身與四肢活動等;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指導患者盡早下床進行活動,進而慢慢增加運動量,按照病情恢復情況合理調整運動量。⑦出院指導:給患者發放出院健康手冊,指導患者出院后的住家護理,若有異常及時就診或電話咨詢。整個護理過程中保持良好的住院環境:室內通風、光照充足、溫度與濕度適宜、定期消毒與清潔。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并發癥(便秘、壓瘡、深靜脈血栓)發生情況;術后生活質量。采用本醫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評分表進行生活質量評定,包括疼痛程度、健康狀況、日?;顒?、情緒狀況、社會職能等。90-100分為優,70-90分為良,<70分為差,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時間(65.63±7.16)h、住院時間(22.64±4.25)d均短于對照組的(74.71±8.98)h、(25.78±4.31)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3.33%低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優良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創傷骨科患者一般為急診,患者在人院及治療時都伴隨著嚴重的疼痛感,往往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暴躁和低落的情緒等,阻礙治療的進展。并且骨科患者大多需要長期臥床休息,易產生便秘、壓瘡和深靜脈血栓等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3]。傳統的常規護理雖然可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但對患者的個體化需求、心理干預、術后恢復質量等嚴重不足。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在多種科室中均得到廣泛應用[4,5],其優勢是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強調“快速”,其主要以患者為中心,以科學、合理的試驗為依據,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超前與個體化鎮痛護理,加強術后康復護理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加速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時間(65.63±7.16)h、住院時間(22.64±4.25)d均短于對照組的(74.71+ 8.98)h、(25.78±4.3l)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優良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快速康復護理能明顯的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骨科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3.33%低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創傷骨科患者進行快速康復護理能明顯的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可以有效縮短創傷骨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首次下床時間,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屹冰,魏鵬.PubMed及萬方數據庫中骨科快速康復護理相關文獻的計量學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19):1515-1518.
[2]柳倩.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臨床使用體會.西南國防醫藥,2016,26(10):1213-1214.
[3]謝玉清.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在創傷骨科優質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安徽醫藥,2017,21(4):769-771.
[4]Ye XQ, Room O. Appliration of fast-traCk surgiral nursino care to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NursingeffeCts and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World Chinese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7, 25(21):1976-1979.
[5]Ding J, Sun B, Song P,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Enhanred ReroveryAfter Surgery/Fast TraCk Surgery in gastrectomy forgastriccanrer:a sV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cotarget, 2017,8(43):75699-75711.
[收稿日期:2019-12-18]
作者單位:516300 惠東縣人民醫院分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