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才



【摘要】目的 探討無創正壓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7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29%高于對照組的7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酸堿度(pH)、心率、呼吸頻率均較治療前改善,且實驗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機械通氣率、吸人性肺炎發生率、病死率分別為14.29%、0、2.86%,均低于對照組的37.14%、11.43%、1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抗生素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9.6±1.9)、(15.2±4.1)d,均短于對照組的(12.7±3.2)、(19.5±5.0)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中加入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中借鑒并給予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無創正壓通氣;機械通氣;并發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20
慢阻肺是呼吸內科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類氣流進行性疾病,疾病發展至中期時有較大可能發展至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等高風險性的慢性疾病[1-3],當急性發作期時,患者各臨床癥狀不僅會明顯加重,且由于肺功能的惡化,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該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巨大且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該疾病在我國的發生率逐年遞增且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社會各界關于該疾病的防治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是指避開人工氣道,將呼吸機與患者相連,由呼吸機給予正壓支持達到輔助患者呼吸的一種通氣手段,該方法不僅效果確切并兼具無創的優勢[4-5],對于耐受性較差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更便于其接受。本次研究作者將以科室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70例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剖析無創正壓通氣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的輔助治療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室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63.2±5.9)歲;慢阻肺病程4-12年,平均病程(6.6±2.3)年。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64.1±6.2)歲;慢阻肺病程3-15年,平均病程f6.8±2.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對于研究知情并白愿參與。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均符合2007及2013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慢阻肺的診斷標準;具備無創正壓通氣的應用指征;呼吸頻率<25次/min;患者愿意接受無創正壓通氣并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
1.2.2排除標準 精神疾病或意識、溝通障礙;合并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或休克;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患者;嚴重腹脹或腸梗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或上腹部手術史患者;嚴重低氧血癥及肺大泡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慢阻肺常規治療,包括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氧療、祛痰并糾正體內酸堿、電解質失衡。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無創正壓通氣,方法:應用鼻面罩加壓給氧并增加呼氣末正壓同期(PEEP),參數設置為:初期吸氣壓力為8-10cmH2O(1CmH2O=0.098kPa),呼氣壓力為4-6CmH2O,當患者逐步適應且未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后,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壓力調節至15-20cm H2O,呼氣壓力調節到6-8CmH2O,間隔時間為3h,3次/d,要求將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期間醫護人員還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呼吸機呼吸的注意事項,在未經醫護人員許可的情況下不得隨意將面罩摘下,當患者進食、排痰或進行必要的交流時,護理人員可將面罩短暫摘下。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肺部哮鳴音消失或顯著減輕,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大幅度改善;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肺部哮鳴音減輕,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較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兩項標準之一或病情加重,患者須行機械通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O2、PaCO2、pH、心率、呼吸頻率。③比較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率、吸人性肺炎發生率、病死率以及抗生素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29%高于對照組的7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心率和呼吸頻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PaCO2、PaO2、pH、心率、呼吸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CO2、PaO2、pH、心率、呼吸頻率均較治療前改善,且實驗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實驗組機械通氣率、吸人性肺炎發生率、病死率分別為14.29%、0、2.86%,均低于對照組的37.14%、11.43%、1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抗生素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9.6±1.9)、(15.2±4.1)d,均短于對照組的(12.7±3.2)、(19.5±5.0)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慢阻肺是臨床上常見的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群體的呼吸系統疾病,疾病不僅累及患者的肺和氣道,同時還會引發較為明顯的全身反應[6-8],臨床上根據臨床癥狀分為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的臨床定義是:慢阻肺患者在短時間內咳嗽、氣促、喘息等臨床癥狀加重,并伴有發熱等表現[9];就目前的醫療衛生水平而言,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通氣治療、氧療和常規藥物治療等[10-12]。
研究所使用的無創正壓通氣是借助鼻面罩將呼吸機與患者相連,在無需建立人工氣道的情況下實現輔助通氣,相對于機械通氣而言,不僅操作難度小、患者方便接受且出現氣道感染等相關并發癥的幾率更低[13],但須患者具備良好的意識狀態。從本次研究來看,無創正壓通氣能夠大幅度提升患者的肺泡通氣量,進而降低CO2[14]。從本次研究結果的數據比較來看,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同時治療后PaCO2、PaO2、pH、心率和呼吸頻率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無創正壓通氣應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具有顯著的輔助作用;同時,實驗組患者的機械通氣率、吸人性肺炎發生率、病死率、抗生素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治療方法聯合應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保證患者安全的基礎上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但須特別提到的一點是:無創正壓通氣應用過程中醫護人員須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走勢,若患者出現病情加重或自主排痰受阻時應及時插入導管,并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若患吐痰及嘔吐時應第一時間脫下面罩,避免誤吸事件發生[15]。
綜上所述,無創正壓通氣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中可取得顯著的輔助治療效果,且安全性好,患者便于接受,該方法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借鑒并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楠.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6):75-76.
[2]雷應軍,胡振紅,劉海潮.無創正壓通氣對COPD合并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療效和血氣、炎性指標的影響.疑難病雜志,2016,15(3):233-235, 240.
[3]李德鵬.無創正壓通氣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療中的作用.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9):892-894.
[4]徐非凡.有創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較.中圍醫藥導報,2016,13(8):128-131.
[5]林勻華.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4):98-100.
[6]魯西亮.無創正壓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新疆醫科大學,2016.
[7]王佳林.無創正壓通氣對pH≥7.35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療作用.第三軍醫大學,2017.
[8]劉英杰.探討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中國醫藥指南,2018,
16(1):83-84.
[9]李俠.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心衰療效觀察.醫藥論壇雜志,2018,39(4):76-79.
[10]蒲曉偉,梅花.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無創機械通氣失敗的危險兇素.現代儀器與醫療,2019(3):48-51.
[11]王春超,苗虎,桑宏超,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13):1943-1945.
[12]申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5):74-75.
[13]李菁.無創正壓通氣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相關癥狀指標研究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8):1316-1318.
[14]伏籽橋,文曉蛟.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效果研究.當代醫藥論叢,2019,17(4):107-109.
[15]穆丹.無創正壓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觀察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5):87-88.
[收稿日期:2019-10-29]
作者單位:253500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德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