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媚 梁濤 曾海蓮 舒云華


【摘要】目的 分析小兒細菌性感染診斷中C反應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降鈣素原(PCT)、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球蛋白(GLB)及血沉(ESR)水平檢測的價值。方法 126例細菌性感染患兒作為觀察對象,依據病原學和血清檢查結果將患兒分為A組(細菌性感染,66例)及B組(病毒感染,60例).另抽選60例同一時間段內本院接收的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對照組。三組觀察對象均接受CRP、PA、PCT、SAA、GLB、ESR水平檢測。比較三組觀察對象各項檢測指標水平,CRP、PA、PCT、SAA單項檢測和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準確性。結果A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B組及對照組,PA水平低于B組及對照組;B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對照組,P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觀察對象的GLB、ESR水平兩兩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CRP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93.94%(62/66),準確性為93.65%(118/126),特異性為93.33%(56/60);PA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81.82%(54/66),準確性為80.95%(102/126),特異性為80.00%(48/60);PCT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90.91%(60/66),準確性為90.48%(114/126),特異性為90.00%(54/60);SAA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87.88%(58/66),準確性為87.30%(110/126),特異性為86.67%(52/60);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為96.97%(64/66),準確性為96.83%(122/126),特異性為96.67%(58/60)。聯合檢測的敏感性、準確性及特異性最高。結論 CRP、PA、PCT、SAA聯合檢測應用于小兒細菌性感染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準確性及特異性。
【關鍵詞】小兒;細菌性感染;降鈣素原;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淀粉樣蛋白A;C反應蛋白
DOI:10. 14163/j.cnki.11-5547/r.2020.16.038
在兒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為感染性疾病,真菌、病毒以及細菌等均為導致該類疾病發生的主要病原菌,以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最為常見[1]。血常規檢測為目前臨床中診斷感染的一種常用措施,CRP水平受體內細胞的刺激可明顯提升;PA水平對臨床醫務人員判斷病情變化以及預后而言有重要作用;PCT水平在細菌感染時可明顯提升,SAA水平在機體出現細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可明顯提升[2];GLB水平同機體免疫能力之間有密切關聯,其水平在機體受外來病毒侵襲及感染時明顯提升;ESR在多數病理狀況下可出現明顯改變的表現。為此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患兒的臨床診斷中應用病原學檢測的同時開展CRP、PA、PCT、SAA、GLB及ESR水平檢測具有重要輔助作用,對疾病診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CRP、PA、PCT、SAA、GLB及ESR水平檢測應用于小兒細菌性感染診斷中的價值,其詳細研究內容闡述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擇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126例細菌性感染患兒作為觀察對象,依據病原學和血清檢查結果將患兒分為A組f細菌性感染,66例)及B組(病毒感染,60例),另擇取本院同期接收的健康體檢兒童60例作為對照組。A組:男41例、女25例,平均年齡(4.35±0.62)歲;B組: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43±0.58)歲;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齡(4.41±0.67)歲。三組觀察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相關資料均上交至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且經過批準。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細菌培養結果呈陽性且臨床癥狀被確診為細菌性感染的患兒;呼吸道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兒;年齡>2歲,<16歲的患兒;家屬對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納入者。
1.2.2排除標準 有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情況的患兒;入院前接受過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患兒;有先天性心臟病、肺部疾病的患兒;機體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的患兒;經臨床檢查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
1.3方法 所有觀察對象均接受CRP、PA、PCT、SAA、GLB以及ESR水平檢測,采集所有觀察對象晨間空腹靜脈血4ml待檢,對血液樣本實施離心操作以后,采集血清開展檢查工作。以全自動生化儀應用免疫比濁法開展PA水平檢測;以全自動熒光免疫分析儀應用酶聯免疫熒光法開展PCT水平檢測;SAA定量、CRP定量試劑盒開展SAA水平以及CRP水平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儀對GLB水平檢測,以EDTA抗凝血,采用毛細管光度計成像測定動停流動分析開展ESR水平檢測。所有檢測操作均嚴格依據說明書和相關標準實施,對檢測結果數據進行詳細的記錄。
1.4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統計三組觀察對象的CRP、PA、PCT、SAA、GLB與ESR水平。②記錄并分析CRP、PA、PCT、SAA單項檢測、聯合檢測的敏感性、準確性以及特異性。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觀察對象的各指標水平對比 A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B組及對照組,PA水平低于B組及對照組;B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對照組,P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觀察對象的GLB、ESR水平兩兩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CRP、PA、PCT、SAA單項檢測和聯合檢測的敏感性、準確性以及特異性分析CRP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93.94%(62/66),準確性為93.65%(118/126),特異性為93.33%(56/60);PA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81.82%(54/66),準確性為80.95%(102/126),特異性為80.00%(48/60);PCT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90.91%(60/66),準確性為90.48%(114/126),特異性為90.00%(54/60);SAA水平檢測的敏感性為87.88%(58/66),準確性為87.30%(110/126),特異性為86.67%(52/60);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為96.97%(64/66),準確性為96.83%(122/126),特異性為96.67%(58/60)。聯合檢測的敏感性、準確性及特異性最高。見表2。
3討論
細菌性感染在小兒人群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腦膜炎等為常見疾病[3]。患兒發生細菌性感染以后,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極可能導致多個器官系統出現病變,病情嚴重可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生物標志物可以對患兒的感染情況進行快速檢測,有利于醫務人員明確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對臨床抗菌藥物的選擇以及患兒預后評估等均有指導作用[4]。
CRP為肝臟急性時相蛋白,對單核巨噬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菌釋放溶酶體酶而言均有促進作用,有理想的抗炎功效,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之下,機體血液當中的CRP水平可明顯下降,一旦機體發生感染情況,受體內細胞刺激的影響,CRP的分泌量可明顯提升。PCT屬于降鈣素激素源,甲狀腺C細胞受刺激以后可將大量的降鈣素產生,PCT通常在多種細胞受細菌感染以及炎癥因子影響以后分泌,正常的狀況下血清當中的PCT水平可明顯下降,甚至臨床難以檢出,一旦機體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存在,PCT水平可顯著提升,因此該指標可作為目前臨床中判斷細菌感染的一項重要指標[5]。SAA為高度特異性急性時相蛋白,受炎癥刺激以后由激活的巨噬細胞以及纖維母細胞所合成,在機體存在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的情況下,該指標水平可明顯提升[6,7]。PA屬于非特異性防御物質,感染發生時PA同機體當中的有毒代謝物質相結合,且PA在清除代謝毒物的過程中逐步被消耗,在機體出現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過程中可急劇下降。GLB通常生成于肝細胞外,一旦機體受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對外來細菌以及病毒具有抵抗作用,因此該指標水平可明顯提升[8];健康人體的ESR水平波動較小,臨床中多種病理情況均可提升ESR水平。
本次研究中,A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B組及對照組,PA水平低于B組及對照組;B組患兒的CRP、SAA、PCT水平高于對照組,P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觀察對象的(LB、ESR水平兩兩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GLB通常生成于肝細胞外,該指標水平上升同肝細胞炎癥侵襲之間有密切關聯[9,10];ESR水平無差異可能與本研究中樣本量較小這一因素有關。研究中,CRP、SAA、PCT和PA水平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為96.97%(64/66),準確性為96.83%(122/126),特異性為96.67%(58/60)。該研究結果表明,CRP、PA、PCT、SAA聯合檢測可以對患兒的疾病情況進行準確的反映,有利于臨床醫生依據檢測結果為患兒選擇用藥治療的方案,在提升臨床療效的同時,促進疾病預后改善。
綜上所述,小兒細菌性感染診斷中,CRP、PA、PCT、SAA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準確性及特異性。
參考文獻
[1]石祖亮,胡洪波,暢林,等.超敏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和血清淀粉酶樣蛋白A檢測對新生兒早期感染的診斷價值.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12):1896-1899,1903.
[2]胡冠中,張金飛.降鈣素原和淀粉樣蛋白A檢測在腫瘤患者早期細菌感染中的臨床價值.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8,28(12):1482-1484. 1487.
[3]張小佛,王曼知,危松青,等.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淀粉樣蛋白在鑒別診斷小兒腸炎中的價值.安徽醫藥,2019,23(10):2044-2046.
[4]季孝,劉思寧,史楊,等.PCT、CRP、SAA聯合檢測對兒童化膿性扁桃體炎的鑒別診斷價值.浙江醫學,2018,40(12):1351-1354.
[5]任瑋,李艷.休克新生兒降鈣素原和正五聚蛋白3水平變化及臨床價值.微循環學雜志,2018,28(2):45-49.
[6]胡愛星.李情操.血清淀粉樣蛋白A、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感染診斷中的應用.上海預防醫學,2019,31(5):413-416.
[7]修青,姜濤,戰燕.淀粉樣蛋白A、超敏C反應蛋白與血清降鈣素原鑒別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的價值.中國實用醫刊,2018. 45(10):45-47.
[8]陳海清,張雪岷,惠平,等.血清PCT與Hs2CRP和SAA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暈期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臨床意義.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7):3930-3932.
[9]湯明勝,雷華濤.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合地塞米松對梗阻性黃疸并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腹腔鏡術后康復療效及血清CRP、PCT、SAA、CA19-9的影響.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4):65-69.
[10]柏居林,孫巨軍.血清淀粉樣蛋白A、降鈣素原、C一反應蛋白及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兒童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陜西醫學雜志,2018,47(8):1075-1077.
[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單位:525000 茂名市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