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落實,國家開始重視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寫作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本文當中我們從生活實踐對初中作文的影響及導向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如何將生活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寫作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有效策略,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生活實踐? 導向? ?初中語文? ?作文寫作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下,教育教學也更加注重生活化的融入,而此時教師一定要以生活為導向融入人或事物,并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展開相關的分析和探討,最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形成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
一、意義、注重生活化素材的積累
作文教學和生活緊密相關,也是學生創作的源泉。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字詞的積累,字詞是文章的重要組成,所以在素材生活化積累的過程中要從字詞開始,積累日常生活中常用且易讀錯寫錯的字和詞;其次,注重名句和片段的積累,初中語文不需要過多華麗的詞語,但是如果能結合名言警句會使得整個作文更具優勢,而且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寫作興趣;最后,引導學生融入社會和生活,引用社會現象進行教育教學,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觀察周邊生活、積累素材,觀察大自然的鳥語花香、自然變化、感悟人和事,逐漸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
二、學會觀察周邊事物,逐漸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會觀察周邊事物,進而積累寫作素材。而初中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應該帶著明確的目的,將自己的觀察對象和范圍弄清楚之后,集中注意力搜集素材。初中階段學生對生活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愛好之后,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觀察自然萬物,比如日月星辰、花草樹木;更加熱衷于社會人際交往、風土人情等實踐活動,逐漸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積累寫作靈感。初中生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生閱歷及讀書經驗少,所以容易進入無話可寫的狀態,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以生活實踐為導向,引導學生夯實語文基礎,學會融會貫通基礎知識,逐漸構建牢固的知識體系。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內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逐漸養成勤思考、多下筆的寫作習慣。
三、豐富學生校內生活,拓展寫作渠道
首先,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校園活動,幫助學生豐富校園生活,改變課堂食堂兩點一線的生活狀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狀態。比如在課間10分鐘,我們可以開展小型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也可以通過學校廣播的渠道,讓學生嘗試扮演小記者角色朗讀優秀文章;其次,在家庭親人交往的過程中注重心靈溝通,引導家長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比如節假日帶學生游覽名勝古跡,到書店借閱書籍,參加更多的夏令營活動,逐漸充實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父母親人的關心及人世間情感的真摯。而如何將這些真摯的情感與自己的寫作有效結合,此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家校活動,比如組織“以家庭人際交往之路”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留意觀察自己父母及親人的言行舉止、性格特點、愛好以及興趣,感受父母親人對自己的關愛,之后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時間讓其給自己的親人寫一封信,將留在心中的心里話,不敢說的想法通通寫下來,通過書信的方式轉達給家人。再次,要求親人給學生進行回信,這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心,而讓學生也學會關愛他們,逐漸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技巧,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后,引導學生走向自然更好的感悟自然景觀,感悟生活的絢麗多彩、四季更替、花開花落,讓學生學會觀察自然,時刻與自然為伴感受自然的魅力,觸發學生的情感。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去踏青,讓學生尋找春天或秋天的足跡,然后寫下自己的感悟。其中有學生在文章中寫道。 “陽光微笑著輕輕地舔舐著我的身體,緩緩地將我抱入懷中,像母親的愛,那樣甜蜜、又似媽媽親手編織的毛衣 ”通過這些優美的語句我們能夠感受到學生的真情和語調,真正的與大自然之間實現了交融。比如在寫春景的作文之前,我們也可以組織開展尋找春天的活動,讓學生去繪畫、拍照,記錄自己喜歡的景色,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去描寫春天的景象,讓學生更好的走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通過以生活實踐及素材為導向進行寫作教學,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結束語:以生活實踐為導向展開語文作文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引入生活化素材進行寫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此外,生活實踐通常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此時結合生活化案例進行聯想和思考,能夠很好的豐富學生的寫作題材,一改模板化、格式化的教學弊端,同時也使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作文語言更加活躍,整個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妮.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J].語文課內外,2019,(4):170.